周六論股:當前市場下的散戶生存

今天是周六,我在為過年做準備,采購食品,打掃衛生,很累,到瞭晚上,真的很想放空大腦,不再思考投資的問題。

不過養成日更的習慣,是我對自己的自律要求。思考也許會痛苦,但不思考則會更加難受。

我今天主要思考的問題,核心仍然是如何在市場上生存下去。不管市場怎麼變,散戶還是不會消失的。美股的註冊制搞瞭多少年瞭,還是照樣有一定比例的散戶。管理層提出儲蓄資金搬傢,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也沒有明確說就去散戶化。

絕對意義上的去散戶化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認知不同,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把錢交給基金經理打理。盡管2020年基金經理的成績驚人,但說實話,很多年份裡,我的收益率是超過基金經理的。抱團指數牛行情雖然有點讓人意外,但花一段時間我們照樣可以去適應它。

知名操盤手花榮最近發文指出,抱團本質上仍是一種坐莊現象。這一點很多人早就心中明白這一點,隻不過花榮說出來更有說服力。我翻看過許多知名美股的年線走勢,雖然它們中不少個股出現過十年甚至於二十年的連續上漲,但歷史上同樣也出現過多年的下跌。我相信漲跌輪回因為這是一個常識。

以價值為本,以趨勢為王,理解透價值與趨勢,我覺得足以應對任何的市場。之所以出現失敗,不是因為理念出瞭問題,而是因為我們對這二者的理解還不夠到位。就以2020年7月以來的下跌為例,凡是虧錢的,無非是繼續長線持有處於中長線下跌趨勢的個股造成瞭虧損。

機構對抱團股的過度炒作已經制造瞭巨大的泡沫,這時候去追高抱團股,存在在巨大的套牢風險。對於大資金來說,不會選擇在現在這個時間段在高位抱團股上開倉。對於小資金來說,在風險偏好夠高的前提下,適度擁抱泡沫不過是在玩一場跑得快的遊戲。

同樣地,對於下跌趨勢個股的抄底佈局,對於大資金來說叫左側,可以無所謂被套,因為哪怕再跌50%,機構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做T降成本,同時在砸盤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多的籌碼。而對於散戶來說,左側交易是相當令人不愉快的體驗,除非有極強大的心理素質,否則他們可能倒在黎明到來之前。

沒有數十次數百次的失敗的交易體驗,一個散戶很難在股市裡變得強大起來。輕松得到的成功,不過是為下一次更大的失敗做準備而已。

資本永遠處於趨利避害的過程中,聰明的資本會不斷地吞噬壯大,而散戶卻很少有人意識到資本市場的血腥與殘酷。從這個角度講,去散戶化是好事,是對散戶的真正保護。隻有讓散戶在資本市場碰得頭破血流,散戶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才能做出合適的選擇。

選擇靠自己而不是靠基金理財,就意味著我們選擇瞭一條艱難的道路,但好處是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從來不認為基金因為是專業的就一定會是成功的,就國內基金的水平,放到國外市場上就是被人傢吊打的嬰兒水平;我也不認為自己的水平就一定比基金經理高,但我喜歡盈虧在已,雖然艱難,但總有希望。

儲蓄資金搬傢,養老金入場,意味著資本市場將來必然是長期慢牛。至於目前的指數牛行情,應該是基金經理們制造出來的一場去散戶化運動。能夠經歷住這一次考驗的散戶,才有繼續在牌桌上玩的資格,不能的就要被清場瞭。

指數牛背後的8股股災,一方面有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的基本面邏輯,另一方面也有貨幣寬松格局將要轉變的資金面邏輯,並不是完全的市場操縱。但是經過半年多的下跌,跌勢加速,乃至於出現崩盤現象,則隻能是因為主力需要制造恐慌,以達到進一步的逼散戶出局的目的。

所以,年前年後,我們對市場的預期都不是很樂觀。這種不樂觀,並不是說我們就認為A股市場會一直沉淪下去,不是的,不管是全面註冊制,還是巨量新股發行,再或者養老金入場,種種消息其實都在表面,目前的一九格局不會持續下去,很快就會有8股的春天到來。

但是很多人會倒在春天之前,因為他們沒有準備好過春的食品以及保暖等方面的需求。投資人往往會在下跌趨勢裡損失太多的財富,以致於行情轉好時他們也看不到一點扳回本金的希望。這是極為重要的生存課,即如何過冬。但很多人從未學習過這個。

我前面說過,我們要樹立起熊市思維。我們不管指數牛不牛,我們隻須知道大多數個股是熊的,這意味著我們的買入持有決策有8-9成概率是錯的。當然,結構性行情下還是有人能捕捉到做為少數派的牛股的,但大多數散戶不具備這種能力。既然如此,那麼,輕倉空倉就是應對熊市的最好策略,這一條同樣適合於目前的市場。

更何況,抱團股的瓦解跡象已經比較明顯,這意味著即使我們現在以強換弱,也已經錯過瞭實施的時機。散戶總是要麼擔心踏空,要麼擔心套牢,經常因為此類的擔心不能做出及時的決策,卻不知道不決策才是最壞的決策。

我認為在跌勢股上割肉,即使隨後第二天該股爆漲,也無須後悔。因為短線走勢是不確定的,我們無須學習事後諸葛亮那樣來證券自己之前的決策是對是錯。最重要的是趨勢,當我們不能確定下跌趨勢馬上就要轉為上漲趨勢的情況下,任何止損的決策行為都算不上是錯誤。

馬上過年,也許跌勢會趨緩,也許還會有反彈,不管怎麼樣,現在可以靜下心來認真過年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