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英加入CPTPP態度大不同,日本在暗示什麼?

文/餘翔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

直新聞:本月31日恰逢英國正式“脫歐”將滿一年。英國選擇在這一關鍵節點加入CPTPP頗有意味。工黨就批評英國政府,歷經千辛萬苦“脫歐”,為何卻要舍近求遠。您認為,英國為何在“脫歐”後另辟蹊徑要加入CPTPP?

清華大學全球化中心高級研究員 餘翔:我覺得英國這個時候宣佈要加入CPTPP,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個是政治上的考慮,第二個是經濟上的考慮,政治上的考慮是因為我們知道英國一直在國際舞臺上自詡是推進多邊主義,以及捍衛這種全球化的角色。那麼在脫歐問題上,可以說讓英國顏面盡失,那麼它這個時候需要去尋求跟外部來找一個比較好的平臺來重塑自己這樣一個角色。

它這個時候宣佈加入CPTPP,毫無疑問是希望借這個來重塑自己是個多邊主義的一個推動者,這是政治上的考慮。經濟上的考慮,我覺得是因為CPTPP的11個成員國,它的GDP占整個全世界的規模大概在13%,它整個貿易量占整個全世界的15%,那麼當英國脫歐之後,英國急需給自己對外貿易和投資尋找一個大市場。

那麼CPTPP毫無疑問能夠給它提供一個非常廣闊的大市場或者是潛力的地帶。

另外一個我們知道,其實英國已經和 CPTPP的11個國傢中間的7個,已經有瞭一些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的舉措,那麼這次英國還要和簽署CPTPP的國傢要進一步地捆綁。

英國一直自詡是個金融城,它對投資資金的運用,或者是調度配置功能比較強。

如果英國能夠加入CPTPP的話,一方面對它的貿易和投資直接有個拉動,另一方面能夠對它在英國脫離歐洲大市場之後,有一個在歐洲之外的一個大市場來進行補充。

直新聞:美國對CPTPP的場外影響不容忽視,有觀點認為,拜登可能有意將CPTPP打造成聯合盟友制衡中國的工具。我們馬上看到,日本對英國要參加CPTPP表示“展開協調”,但是對中國表態要參加,日本首相菅義偉卻表示“很難”。在您看來,日本的態度是否厚此薄彼?中國加入CPTPP面臨哪些障礙?

清華大學全球化中心高級研究員 餘翔:最新的消息,說日本在對待英國和中國加入CPTPP的態度上,是完全或者是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截然不同的一個立場,我覺得,這和日本向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和美國在協調步伐或政策之後,它對外采取一個雙重的政策和標準,我覺得是有關的。

那麼我們知道,當特朗普政府宣佈退出TPP之後,然後由日本來擔綱、來推動TPP往前走,把一些比較難的條款進行瞭弱化,從而達成CPTPP。所以我覺得CPTPP表面上看是日本在主導,其實背後還是美國在操盤。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那麼日本對中國加入CPTPP的態度,除瞭它自己對待中國的立場以外,還受到美國整體對華政策立場的影響。

我個人覺得,雖然拜登政府上臺之後,至少對中美關系是一個機會期和窗口期,但是這也不意味著,中美關系會短期內迅速實現一個大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日本這個表態非常曖昧,然後和對英國的積極形成一個鮮明的反差,我覺得反映出瞭背後的大國戰略的博弈和考量,這是第一個問題。

中國加入CPTPP,我覺得障礙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中國加入CPTPP的程序,按這個規則來說,它是要求成員國一致同意,我們知道要11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其實這個難度還是有的。

第二個,我們知道CPTPP的一些條款,關於國企的地位,競爭中性,還有像知識產權保護、市場開放等等,中國和CPTPP目前的成員國,其實還是存在一定的分歧。要進行一個協調,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第三個我覺得更大的分歧,還是在於CPTPP成員國,尤其是日本對待中國的競爭力的認識,存在非常大的反差。

以日本為代表的一些CPTPP的主要成員國,或者是背後的美國,它認為中國加入CPTPP的話,會改變整個CPTPP的競爭力、 經濟結構,而我們中國一直釋放非常強硬的信號,就是我們中國是一個以積極建設性的力量來參與CPTPP的。這樣進去以後,不光是對CPTPP組織是有好處的,對整個世界經濟以及世界貿易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對待中國的進入,整個競爭力這樣一個格局的變化,其實以日本為主的這些國傢它們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覺得這可能給中國未來加入CPTPP構成一個非常大的障礙。

直新聞:有觀點認為,即便美國繼續對中國采取封鎖策略,中國仍應在一些領域中繼續實行單邊開放;這樣中美就不可能“脫鉤”。在外交政策方面,日本和德國在特朗普“退群”後都爭取在外交上變得更加獨立。在這樣情況下,您認為美國是否可能重啟冷戰同盟遏制中國?

清華大學全球化中心高級研究員 餘翔:對這個問題,我認為美國要想重啟冷戰同盟來全面遏制中國,是不可能實現的。第一個是因為我們知道在過去的4年,中美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它整體政策尤其是所謂的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這樣一系列美國政策,讓整個它的盟友體系覺得心寒,讓他們看到在利益面前,美國永遠考慮的是它自己。

過去的幾年中,很多美國的鐵桿歐洲盟友都開始進行全球政策的獨立,更多的是在多元化自己的對外關系和聯系,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在利益方面有種說法,是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在利益面前以及在發展的考量面前,我覺得可能更多的國傢還是會考慮發展和利益。

未來10年預測來看,中國將是世界經濟增長30%以上的這樣一個主要貢獻力量,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這樣一個巨大的未來機會來說,我覺得對其他國傢還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這些國傢如果跟著某些國傢一起來對抗中國的話,毫無疑問它會失去中國這樣一個非常大的潛在的發展市場。

第三點我覺得,因為我們中國不光一個和平崛起和平發展,實際上我們往歷史上來看,中國的發展之路,都是秉持著不光是自己要發展,也給其他國傢共同的發展機會,把中國發展的福祉也與全世界進行分享,不像某些國傢隻是在空喊口號。所以中國已經有實施行動,證明瞭我們中國是一支和平崛起的力量,說明瞭這些國傢如果它們還是要去逆勢來對中國進行打壓的話,我覺得這就是與歷史發展趨勢相悖瞭。

綜合來說的話,我覺得未來拜登政府可能會重新來整合它的西方盟友體系。因為我們看到拜登在整個他的競選中,也一直在說要重塑盟友體系,來對中國進行一個聯合施壓。我覺得這種動作可能會有這個目標,也是比較明確的,但是能不能實現,我覺得這是需要達到一個大大的問號。從實際效果來說,確實是達不到的。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