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面對我國GDP增長,不那麼開心瞭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天泡在網上的人,也最容易感知到網友們思想的變遷。2020年,我國GDP增長2.3%,美方GDP預計下降4.3%左右;中美GDP差距進一步明顯縮小,中方GDP趕超美方的時間,提前到2027年左右。

不過,很多網友對此的反應卻相對平淡。有些人認為這是對中方的“捧殺”;有些人對我國能這麼早趕上美方表示質疑;有些則人稱,GDP這數字沒多少意義,科技、教育等方面趕上才是重要的;更有些人稱,總量趕上意義不大,重要的是人均收入。

總體上,這些評論、質疑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真的能這麼快趕上美方?一個是,GDP總量高有多少意義?前一個問題,有賴於平時對經濟相關數據的積累以及計算,知道的就會明白,這個時間點是正常的;而後一個問題,則似乎是對以前“十分關註GDP”現象的一種顛倒——其實GDP真的很重要,因為它基本決定瞭一個國傢在科研、國防、教育、衛生等方面的投入;而投入,基本決定著產出。

就像早期人們很重視錢,後面認為錢不是萬能的;再後面就認為,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到現在,人們又認為,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可能是90%能的。人們“對錢的作用的認識”的不斷變化,可以類比對GDP的意義的認識上。到這裡,大傢應該就可以有一個大概的共識,那就是GDP還是很重要的。

不過,GDP的爭論隻是表象,我們透過GDP的爭論,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對我國GDP的增長,以及對美方的趕超,不像以前那麼興奮瞭。這裡面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1、需求問題。在過去很長時間裡,我們是被各強國打壓的存在,所以大傢十分的在意我國整體實力的強弱。大傢認為,我國實力強瞭,國傢才不會被欺負,百姓才不會受苦。所以,大傢比較在意我國GDP總量的增長。而現在,大傢已經過慣瞭和平的生活,而我國的GDP總量,雖然還不如美方,但也遠遠地超越瞭第3名,跨入瞭超級大國的門檻。

在很多人心裡,我們現在已經不弱瞭,除瞭美方還能打壓我們一下外,已經很難有誰能夠欺負我們瞭。所以,大傢對整體總量的變化已經不那麼在意瞭,反正多多少少區別也不大。而反過來,他們開始更加關註自己的小生活的變化。

2、國傢平均收入與個人收入的反差,牽涉到“獲得感”的問題。根據國傢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名義增長率為4.7%。註意,這裡指的還是可支配收入,是扣除掉稅收後的收入。如果一個4口之傢,一對夫妻,一個老人,一個孩子,那麼傢庭年可支配收入將達到近13萬元,也就是月入1萬多一些。

關註經濟的會知道,平均收入是高於“收入中位數”的,也就是說,實際上,60%左右的傢庭的平均收入,是低於這個標準的。而目前又是一個網絡社會,網民總數量達到瞭9億,也就是說,除瞭不讓玩手機的小孩子和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基本上是全民上網,全民可以發表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網民傢庭的平均收入,是低於這個標準的,這讓他們覺得,他們得到的沒有這麼多。然後在民意表達上,大傢看到的更多的觀點就是,“哎呀,我又拖後腿瞭”,“真的有這麼高嗎,沒感覺到啊”,或者一些人會產生一種“國傢有錢的人更多瞭,而我卻還比較窮”的想法。

這有平均收入標準的原因,有國際因素的原因(全球經濟衰弱,中美MY問題),有疫情的原因,也有貧富差距相對不算小的原因。一般來說,一個小國面積、人口小,發展相對容易均衡;而我們國傢卻是一個大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相對容易發展不均衡。

我們常說,我國的優勢就是更關註廣大人群的利益,也就是分配得更均衡。但實際上,目前我國的貧富差距,如果按照基尼系數,是跟美方差不多的——大概在0.46上下;而且,是大大高於日本、北歐一些國傢的——他們一般在0.25上下。所以,你會發現,這幾年每當國傢發佈人均收入的數據,下面的回復都是一堆的“哎呀,我又拖後腿瞭”的言論。不過,這也是我國目前正在努力調整的,也就是這幾年所提的,讓百姓更多地分享國傢發展成果。

多種原因綜合下,人們對國傢GDP總量的增長不再那麼的感興趣,更加關註自身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變化,是造成很多人面對我國GDP增長,不再像以前那樣那麼開心的原因。但其實這也更反映瞭我國整體實力已經變得比較強大——因為強大,所以自信;因為自信,所以不再那麼關註瞭。

作者:晨曦防務-唐志峰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