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傢不講武德的一箭143星,打破印度104星紀錄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老馬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不太講武德,沒事幹就打破別人創造的世界紀錄。這不,獵鷹9號火箭以一箭143星打破印度2017年創造的一箭104星世界紀錄

獵鷹9號一箭143星發射瞬間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一箭一大堆的小衛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發射到太空隻是增加太空垃圾而已。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看看。

一箭多星技術

一箭多星是指一艘火箭發射時候,搭載多顆衛星(載荷)並將其送入軌道,是一種優越的發射方式。掌握一箭多星技術,意味著掌握分導核彈頭、發射技術和火箭與衛星分離技術上的新突破。目前世界上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傢隻有美、俄、歐、中、印度及日本。

各國的一箭多星發射記錄

1、美國:世界首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傢是美國,1960年就成功發射過一箭兩星,2013年達到一箭29星,2021年的一箭143星,再次創造新的記錄。

2、俄羅斯:前蘇聯是第二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傢,最高紀錄是2014年”第聶伯”火箭創下的一箭37星的記錄。

3、中國:我國在1981年成功實施瞭一箭多星發射,最高紀錄是2015年“長征六號”的一箭20星

我國民營企業的衛星

4、印度:2017年2月,印度創造瞭一箭104星的世界紀錄(由於大多是納米衛星,被網友戲稱為撒土豆)。

一箭多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有部分人對一箭多星(特別是小衛星)技術嗤之以鼻,認為其沒什麼技術含量。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一箭多星發射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同一個軌道的多星釋放,另一種是不同軌道的多星釋放。

一箭143星的裝載

前一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註意重點:相對),除瞭火箭需有足夠運載力外,還要考慮載荷對火箭重心及穩定性的影響,火箭、衛星之間的無線電相互幹擾問題。另外最關鍵的是要掌握“星-箭分離”技術,讓其按順序精確分離進入各自軌道,不發生碰撞。

後一種方式就比較難一點,除瞭上面的問題外,還需要在不同軌道面多次點火,這對火箭運載能力、發動機、控制要求都更加復雜。

獵鷹9號發射

不過客觀來說,一箭多星技術雖說也是技術的更新和突破,但還算不上裡程碑性的技術變革,屬於量變級的技術進步。

一箭多星都是發射太空垃圾?

一箭多星發射的衛星大多都是近地軌道的微小型衛星,功能較少,壽命較短。不過如果定義小衛星都是太空垃圾,那就太過武斷瞭。畢竟衛星這東西,夠用就可以,搞那麼大來浪費。隨著技術進步,現在幾公斤的衛星,都比以前幾十公斤的衛星功能更加強大。

太空垃圾示意圖

由於小衛星大多都是低軌衛星,會受到稀薄大氣的影響,即使失去動力也很快墜入大氣層燒毀。而我們所說的太空垃圾,主要是指航天器的碎片,中高軌道的報廢衛星等。一個國傢發射衛星多瞭,大部分都是小、微型衛星,這是肯定的事。

另外,衛星太多對地面觀測太空有影響是肯定的。但是這種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地面四通八達的公路及汽車、城市徹夜明亮的燈光、彌漫整個地球的無線電波,這些都是恒古未有過的改變,而我們隻能有序規劃和適應。

一箭多星的意義?

2021年1月份航天發射統計

一箭多星最大的意義在於可以大幅度降低衛星發射成本,降低發射衛星的門檻。不但大國可以發射衛星,小國、企業、高校,甚至於一些個人組織都可以發射自己的衛星。這對於全民進入航天時代,探索太空、百傢爭鳴,都是極為有利的。

Spacex的一箭143星

本次Spacex一箭143星發射,屬於一箭多軌的發射方式,載荷總重量大約5噸多。除瞭近地軌道的133顆客戶衛星,還有10顆極地軌道的星鏈衛星(據說要進行激光星間鏈路測試)。

星間激光鏈路

如此多的衛星分離本身就是一個很復雜的設計,何況還要涉及二級再次點火,其技術難度不言而喻。另外,本次獵鷹9號還攜帶瞭一個叫做SHERPA-FX的“轉移級”,在其上面還載瞭18顆小衛星,與主火箭分離後將繼續飛行,然後再釋放載荷,相當於一個“三級”火箭。

2019年,重型獵鷹完成瞭一次號稱極其困難的一箭三軌發射,三個軌道分別是LEO 300 x 860 km x 28.5 deg,LEO 720 x 720 km x 24.0 deg,MEO 6000 x 12000 km x 45.0 deg。這次發射有多困難,馬斯克表示是Spacex有史以來最難的一次發射

重型獵鷹的發射

科學探索無止境,不但是要超越競爭對手,更難的是不斷超越自己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