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催收案件逼近10萬件 海爾、中銀、中郵占比超五成

杭州互仲科技聯合創始人莊德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除瞭司法訴訟之外,仲裁調解亦可促成雙方化解糾紛,減少對司法資源的擠占,“相信仲裁調解會成為金融機構貸後處置的一種重要方式”。

時代周報記者 夏子軒 發自廣州

2020年,消費金融公司受外圍環境和行業轉型的雙重影響,起訴借款人的司法案件數量大增。

據裁判文書網等平臺數據,截至2020年年底,涉及目前27傢已開業消費金融公司的裁判文書累計量達到98763件,較2019年增長大幅37.36%。其中,涉訴最多的前三傢公司分別是海爾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和中郵消費金融,涉及這三傢的裁判文書數量分別達26513件、15262件、12363件,超同業平均水平。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指出,相較此前一些飽受爭議的“灰色”貸後管理手段,消費金融公司更多地采取主動訴訟仲裁的方式,這也說明瞭司法催收正成為消費金融公司貸後管理、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

1月11日,杭州互仲科技聯合創始人莊德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除瞭司法訴訟之外,仲裁調解亦可促成雙方化解糾紛,減少對司法資源的擠占,“相信仲裁調解會成為金融機構貸後處置的一種重要方式”。

涉訴案件過度集中

時代周記者不完全統計,消費金融公司涉及的近10萬件司法案件中,超過60%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超過20%屬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執行,後者屬於申請強制執行訴訟案。

從數量上看,2020年消費金融公司法律訴訟量出現大幅增長,較2019年增加26861件。其中,2020年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執行分別達到62412件、20163件,同比增長34.20%和100.27%。

值得註意的是,海爾消費金融2020年法律訴訟量達26513件,較2019年增長233.45%,數量遠超第二位中銀消費金融的11251件,且案件主要集中在山東地區。這也直接拉高瞭山東此類訴訟案件的數量。

數據顯示,海爾消費金融在山東省的法律訴訟達26399件,占比99.57%。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主要與海爾消費金融在山東省已建立互聯網審判系統有關。

據最近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下稱《報告》)顯示,海爾消費金融在互聯網法院訴訟保全取得突破,該公司與當地法院聯合搭建互聯網審判系統,第一期批量立案1375件,並已全部審結。通過一鍵立案,一鍵排期進行發訴,庭審結束自動生成判決書並加蓋法院印章。

莊德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現在批量拿到法律生效文書已經不是問題,在2019年31傢仲裁委一共處理20餘萬件線上仲裁案件,有法律科技公司一天最多時候能處理1.8萬件案子,大大降低仲裁成本,且不占用司法資源,且更有效。

時代周報記者註意到,中銀消費金融連續三年法律訴訟量維持在1萬件以上。數據顯示,2018―2020年,中銀消費金融法律訴訟分別為11460件、19773件和15262件,法律訴訟涉及全國25個省和直轄市。

此前,中銀消費金融曾回復媒體稱,因抵押類產品的特性,對於不良資產的核銷必須通過訴訟流程完成,因此在業務體量增長的同時,訴訟工作也會根據需求等比例上升。

同時,中銀消費金融還一直被業內稱為“盈利王”。2017年,中銀消費金融實現凈利潤13.75億元,排名消費金融行業榜首;2018年,其凈利潤下滑59.35%,縮減至5.59億元;2019年,中銀消費金融盈利能力得到增強,同比增長17.89%至6.59億元。財務數據顯示,中銀消費金融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僅為1.01億元,光環不再。

司法催收還須突破執行難

時代周報記者註意到,2016―2020年,涉及中銀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合計多達53738份;同期,涉及海爾消費金融和的裁判文書量40465份、中郵消費金融裁判文書量31239份。

多名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消費金融公司訴訟糾紛數量激增受多重因素影響。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借款人還款能力受到影響;另一方面,2020年8月末,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引發部分借款人以利率超出法律保護上限為由拒絕還款等糾紛。

從2020年年底數據來看,在27傢消費金融公司中,有19傢去年的法律訴訟量出現增長,其中,海爾消費金融訴訟件數增長最多,較2019年增加18558件,捷信消費金融增加6385件,華融消費金融增加4681件。

快速增長的消費金融訴訟案件,直接關系到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清收和利潤增長。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爾消費金融實現營收6.8億元,同比微增0.3%;凈利潤0.38億元,同比下降70.31%;總資產94.1億元,同比下降4.18%。值得關註的是,近五年其法律訴訟件數分別為5件、1027件、4969件、7951件和26513件。

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郵消費金融凈利潤僅為0.49億元,同比下降64.75%。2018年和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的凈利潤分別為2.03億、3.49億元。近三年法律訴訟件數分別為1件、2件、353件、18520件和12363件。

此前,中郵消費金融曾對外表示,近年來公司業務持續發展,服務客戶數增多,通過司法訴訟手段促進客戶回款數量也同步增加,但總體訴訟量屬於行業正常水平。

1月11日,一名長期處理債權債務糾紛的律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司法催收成為貸後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應有之義。此前,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強,暴力催收呈現野蠻發展態勢。近年,相關法律法規日漸完善,有助於司法催收健康有效進行。該律師還指出,司法催收還面臨執行難問題的困擾。

上述《報告》提及,消費金融貸款金額往往較小,單筆訴訟效用低、成本高,為有效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催收環境、保障並提升催收效率,目前已有數傢消費金融公司完成瞭與互聯網法院系統的對接(含證據鏈的上傳確認),實現瞭案件的線上批量受理與審判。

(本文涉訟數據為不完全統計,僅供參考,不作為其他用途)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