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買基金也沒賺到錢呢?

據統計,2020年,A股滬指和深成指分別上漲13.87%和38.73%,創業板指更是漲超60%。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各類型基金中(按份額加權平均計算),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3.49%,位列第一,其次是被動指數基金和混合基金,收益率分別為32.15%和26.08%。合計有89隻基金收益率翻倍,賺錢效應顯著,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高。

2020年內新募公募規模3.12萬億元,公募基金規模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瞭18萬億,其中新發基金中超過百億級規模的爆款超過40隻。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2020年基金投資者的平均收益率超14%,而股民全年平均收益率僅3.6%。超過一半的股民未能實現盈利,投資瞭個寂寞。股民不賺錢可以理解,那麼基民為啥隻有少部分能跑贏平均收益率呢?為什麼在代銷機構、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狂賺的一年,很多人都在賠錢,或者賺得並沒這麼多呢?

潛規則一:掛羊頭賣狗肉

明明買的是主打中小盤的基金,結果持倉的確是茅臺、五糧液,明明買的是科技行業的基金,結果持倉的仍是茅臺、五糧液,說的好聽叫策略漂移,實則是抱團取暖,這種現象在年末沖業績時尤其普遍。投資者若真要配置白酒賽道,可以買純正的消費基金或藍籌基金,既然選擇瞭你,就是為瞭分散賽道,結果雞蛋還是放在瞭一個籃子裡,變相增加瞭風險。所幸白酒行情持續瞭一整年,基金經理打擦邊球為投資者賺到瞭錢,若要使虧瞭投資者找誰說理去。當然,這在美股市場也非常普遍,3000餘隻美股公募基金中,“掛羊頭賣狗肉”的基金超過50%。

潛規則二:造風口發新基

買新基金真的是個好選擇嗎?結構化行情中,基金經理抱團取暖已成常態,眾人拾柴火焰高,手握大資金的基金經理們很容易把一個版塊的價格迅速拉高,然後找券商、銀行及其他代銷機構發新基金。這時候人皆諸葛亮,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地分析報道,股評師們也給瞭一大堆邏輯自洽,關註投資的你很難不發現這個題材,無論去銀行去券商還是打開代銷機構的app,都在推這個題材的新發基金,因為他們都要賺基金公司的銷售服務費。實際上,當一個題材類新基金從立項、募集到完成建倉時,第一波行情差不多已經到瞭頂端,所以題材基金往往買進就虧損,強勢的題材有第二波還好,弱勢的題材一套就好幾年,比方地產、金融、軍工。由基金經理主導的這一條龍“造夢”服務讓當中所有環節都賺得盆滿缽滿,而投資者隻當配合完成瞭一次投資者教育。所以新發的題材基金慎重購買,再牛的基金經理都無法在一波行情到山頂時建倉賺錢。

潛規則三:炒業績發新基

基金經理的KPI不一定是幫你賺錢。衡量一個基金經理業績的往往是產品規模,無論業績如何,管理的規模都直接產生利息和管理費。在這熊長牛短的A股中,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熊市中,基金公司也要發工資的。所以每一個基金公司都會捧紅一個業績最好的基金經理,以他的名聲和過往業績去募資,去發新基金。

通常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勝且長勝”,幾何平均年化投資收益率遠高於其他人,且跨越牛熊經歷過股災考驗,牛市多賺熊市少虧,管理的基金規模也都是百億級別。那這樣的明星基金經歷發的新基金為什麼也不建議買呢?老基民都明白這一點,買舊不買新,一方面,新基金有3個月封閉期無法贖回,另一方面,想想看新募資金會買哪些股票?無非還是明星基金經理的老基金持倉,相當於新基金幫老基金“抬轎子”。換一個角度來看,基金經理是不可以自己炒股的,但他們可以買基金,你要是基金經理,會買哪個基金呢?明星基金經理多半會買自己操作的基金,那麼,新基金募來的錢必然買入老基金的持倉。

除瞭以上基金公司的那些道道外,不賺錢的基民還有個原罪:像炒股一樣炒基金。

看到漲瞭趕緊申購,看見跌瞭趕緊贖回,一頓操作猛如虎,自以為是在做波段,實則是追漲殺跌。且不論,短期內贖回有高額的懲罰性手續費,從長期定投的經驗來看,買綠不買紅比買紅不買綠收益率也要高出不少。這類基民建議還是別買公募基金瞭,而是買場內ETF,否則就是憑白貢獻手續費。當然,真正賺錢的老基民都是長線投資,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波動,忍得瞭踏空。

當市場逐步陷入狂熱,新發基金“日光”成為常態,朋友圈和媒體都在瘋狂進場時……有人在傾其所有,有人則默默減倉。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