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望打破“牛不過三”

春季行情已開始,全年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荀玉根/文

在過去的兩年中,上證綜指、萬得全A、滬深300、創業板指等股票市場主要指數均大幅上漲,因此在展望2021年時,許多投資者擔憂“牛不過三”,即歷史上牛市很少能連續漲三年,2021年市場大概率不好過。

從概率上講,以三年為一個樣本(滾動計算),1991-2020年共28個樣本中隻有4%的概率出現瞭三年連漲。那是不是就此意味著A股2021年大概率不會出現陽線?要以動態的眼光看待歷史規律。借鑒美股的經驗,美股在1980年以前三年連漲的概率也很低,而1980年後美股三年連漲的概率則從16%上升到34%。

這源自美股1980年後投資者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機構投資者在股市中的占比從1980年初的40%逐漸提高至2000年前後的60%。過去幾年,A股中機構投資者占比也在上升中,公募、外資、保險公司三大機構投資者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口徑下的持股市值占比從2015年最低的16%上升到2020年三季度的27%,剔除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基金後,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從2007年低點的4%上升到2020年三季度的21%。隨著A股制度的改進及投資者占比的提升,A股“牛不過三”的歷史規律有望打破。

2019年市場整體處在由資金面驅動的牛市孕育期,指數上漲與盈利的相關性並不大。2020年市場進入瞭基本面和資金面雙輪驅動的牛市爆發期,各大指數的漲跌幅差異與基本面差異基本。展望2021年,預計A股凈利累計同比增速將持續回升至2021年三季度,ROE持續回升至2021年四季度,2021年全部A股凈利同比增速預計為15%。與此同時,當前市場熱度隻有約60度,對比歷史牛市頂點還有提升的空間。因此,2021年股市將從2020年的爆發期轉變為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泡沫期,將是“股”舞人心的一年。

中短期,春季行情或已正在路上。歷次春季行情無明顯風格特征,價值、成長風格出現概率差別不大。行業上,2021年市場將進入牛市第三階段泡沫期。

回到當下,資源股和金融股都屬於後周期的滯漲板塊。資源股的持續性還需看全球需求復蘇後續如何,相比之下,金融確定性更高一點,因為目前大金融板塊整體漲幅低、配置低、估值低、基本面回升。短期看,牛市成交量放大將推高券商業績,2020年三季度,券商歸母凈利潤單季度同比高達73%,但2020年以來申萬券商行業漲幅隻有8%;中期看,金改將改變券商業態,最終將提高券商ROE。2020年三季度基金重倉股中券商股持有市值占比為1%,相比滬深300(自由流通市值)低配8.1(4.3)個百分點。而銀行行業ROE下行的趨勢中,估值中樞下移很正常,但目前銀行PB畢竟才0.71倍,如果修復至0.9-1倍附近,空間也很可觀。

中長期視角看,本輪牛市是轉型升級牛,主線是科技+消費。2021年行業配置的第一梯隊是科技:一是政策推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排名第一的重點任務,繼續強調依托新型舉國體制突破核心技術、解決一系列“卡脖子”問題,同時強調瞭清潔能源、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稿也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二是產業鏈擴散,2010-2015年前後,科技股行情上下遊行業間傳導過程是從電子設備開始,逐漸向軟件內容傳導並擴散至場景應用,當前正處於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周期中,前期以硬件為主,中後期帶動軟件革新需求,最終萬物互聯、人工智能。依照硬件-軟件-內容-應用場景規律,往後看計算機(雲計算、人工智能)、傳媒(遊戲等)、新能源產業鏈等產業發展空間更大。2021年行業配置的第二梯隊是內需。預計乳制品、餐飲、超市等大眾消費需求或將大增。

(作者為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