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弟弟、有野心的親王,他才是日本天皇裕仁一生最大的威脅

作者:張堯

回顧軍國主義時代的日本政壇,可謂就是一個“亂”字,政變暗殺層出不窮,無論是首相重臣,還是高級將領,都動輒成為刀下之鬼。然而,在日本國民心目中處於“現人神”地位的裕仁天皇,表面上倒可以高枕無憂,在俯瞰這些血腥鬥爭的同時保持自己絕對的權威。不過裕仁的地位也並非那麼超然,有那麼一個人物在二十多年中一直被其視為心腹大患,甚至有數次可以取而代之的機會,而這個能威脅到天皇的人,就是裕仁的親弟弟,秩父宮親王雍仁。

雍仁隻比裕仁小一歲,幼時他們曾是親密無間的玩伴。後來裕仁成瞭天皇,雍仁則被封為秩父宮親王,並在陸軍任職。比起高高在上的哥哥,雍仁則親民得多,他不以皇族自居,而是對人謙恭有加,並經常在傢中舉辦沙龍聚會,即使一些出身貧寒、地位不高的青年軍官,也能成為他的座上客受到很好的招待。很快他在軍隊特別是中下層軍官中建立瞭較高的威望,而擅於體育運動、性格活潑外向的特點也讓他在民眾心目中積累瞭不錯的人氣。就這樣雍仁成為瞭“國民偶像”級的人物。與此同時,兄弟倆的關系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對於裕仁來說,雍仁已經不再是幼年那個單純的小弟弟,而是一個逐漸造勢、影響力與日俱增的潛在政治對手。

雪上加霜的是,裕仁婚後連生瞭4個女兒,這讓民眾對其頗有微詞,甚至不少軍官認為他缺乏男子氣概,質疑他是否具備擔當一國之君的資格。在這種情況下,雍仁作為皇位繼承的第一順位,則已經被很多人私下稱為“皇太弟”。這種情況直到1933年裕仁的兒子出生才得到緩解。然而,雍仁也已經逐漸發展到尾大不掉之勢,特別他已經被“皇道派”軍人視為精神領袖。

當時的日本陸軍主要分化為“統制派”和“皇道派”。簡而言之,“統制派”就是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大多出身世傢門閥,主張維持現狀;而“皇道派”則以出身貧寒的底層軍官為骨幹,主張在尊皇的名義下打倒重臣把持的軍政大權,重新實現權力再分配(其實就是山寨我國的“清君側”)。兩派勢如水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1936年,皇道派發起瞭“二二六政變”,一批年輕的尉級軍官率領1400名士兵揭竿而起,殺死殺傷多名軍政界大佬。然而更為致命的是,叛軍公開打出瞭“我們的領袖是秩父宮”。這已經是赤裸裸的政變宣言瞭。

當時還在外地駐軍擔任陸軍少佐的雍仁,聞訊後立刻乘上火車趕赴東京。如此舉動,不言而喻。此時的裕仁真是心急如焚,如果雍仁到瞭東京,振臂一呼,該如何收場?所以,他一方面派學者大川周明(該人可算日本皇室的“國師”)去用忠君孝悌那一套封建理論去勸說雍仁回心轉意,另一方面,他又及時派人將雍仁軟禁起來,不讓他與叛軍聯系。與此同時,裕仁也對叛軍持堅決鎮壓態度,最終缺乏支持的叛軍被迫繳械投降,領頭政變的軍官們全部被處以極刑。

回顧整個政變,其背後實質,是雍仁對裕仁的一次總攤牌、總挑戰,然而這麼關鍵的皇位之爭,雍仁一方從頭到尾就是一群低級軍官在那上躥下跳,作為政變一方真正的領袖雍仁,既沒有做好事先準備,事件發生時竟然坐個火車就冒冒失失的趕赴東京,結果很快被裕仁控制。他的徹底缺席使得叛軍如同一盤散沙,缺乏強有力的核心領導,最終導致失敗。可見雍仁也不過是個野心有餘、能力不足之輩,他在緊要關頭表現出的那種優柔寡斷、束手無策、缺乏計劃,也反映出這個養尊處優的王爺,實在是難堪大任。

“二二六”堪稱雍仁政治生涯的一道分水嶺,隨著事後裕仁對“皇道派”的清洗,雍仁也失去瞭支持他的力量,裕仁從此也不再給予其實權,而是讓他從事一些外交、訪問、宣慰等禮儀性的工作。雖然雍仁後來也混瞭塊陸軍少將的牌子戴戴,但職務也還隻個高級參謀,手裡一兵一卒都沒。值得一提的是,被日本滅國的朝鮮李氏王朝的末代王子李垠,竟然還當瞭日本陸軍中將並出任第一航空軍團指揮官,堂堂天皇的親弟弟、當朝王爺混的竟然還不如一個他國流亡的王子,不僅讓人可笑,也看的出裕仁對於雍仁提防到何種地步!

然而打壓歸打壓,裕仁卻還需要雍仁打著“禦弟”的招牌去為侵華戰爭“出工出力”。雍仁也不含糊,他既參與過多次中日大規模會戰,也曾赴“偽滿洲國”與溥儀等人大談“日滿親善”,特別是在以掠奪我國黃金資源為目標的日軍“金百合計劃”中,雍仁也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參與其中。可見雍仁這個裕仁的馬前卒確實也是罪行累累,而他也和他那個頭號戰犯的哥哥裕仁一樣,必將永遠地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隨著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個讓日本人鬼哭狼嚎乃至要死要活的敗局卻給瞭雍仁一個天賜良機。當時占領日本的美國當局為瞭自身利益,決定對頭號戰犯裕仁為首的整個日本皇室不予起訴(包括南京大屠殺真正的罪魁禍首“皇叔”朝香宮鳩彥王),網開一面。此舉即使在美方內部也是議論紛紛,不少人認為即使不追究裕仁的戰爭罪行,讓他繼續坐在那個位子上也實在不妥,不如讓其他皇族取而代之,面子上也好看一點。於是,雍仁再次行情看漲(畢竟他的戰爭罪行相對於裕仁要“小一些”),將裕仁取而代之似乎也是指日可待。此時的裕仁不過是個小命都攥在美國人手裡的亡國之君,連自己都顧不上哪還有能力去給雍仁穿小鞋瞭?沒辦法,裕仁和他的老臣們隻好一方面低三下四地去抱“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的大腿,一方面又唱起瞭那套封建忠君的陳詞濫調。最終,美國人還是放棄瞭雍仁繼位的計劃,仍然扶持裕仁做天皇。

最後一次失去良機的雍仁也不久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1953年,雍仁身患重病後不治療身亡,死時50歲。而他臨死前想見裕仁最後一面卻也不得,足可見裕仁對其的憎惡。恐怕隻有雍仁身死,裕仁才最終松瞭一口氣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