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降溫信號,會不會二次來臨?

我還記得去年6月底到7月中旬的時候,指數出現瞭一段加速行情,上證指數最高到達3400點,尤其是從3000點到3400點僅僅用瞭幾個交易日,最終市場迎來瞭降溫信號,當時好像是對部分基金的暫緩發售,這是媒體傳出來的消息,但是監管始終給予否認,覺得沒有給市場釋放出這樣的信號,但就是在這種朦朧的、大傢所不知道的所謂降溫預期效果下,滬指持續小箱體震蕩的6個月,從7月份一直到瞭年底,可以說這個橫盤過程那是相當的漫長,簡直是一種煎熬。

從這個中間我體會到瞭這一屆監管的智慧,其實意願本身希望A股呈現慢牛行情,而不是希望快牛出現,所以說這次你會發現指數從3350點到3380點附近,雖然說隻漲瞭200點,但是感覺行情的健康程度似乎不亞於過去一波500點以上的行情,因為過去指數大漲之後你不記得賣很容易獲得回吐,導致瞭大傢對股市的短線思維,從去年7月份以來,市場調整的幅度非常小,這個期間如果短線買賣,你持有的是優質品種的話,和那些賽道比較好的上市公司,可以說不僅僅沒有賺到錢,反而會吃很多的苦頭,這就是當前新格局下的模式,如果不能夠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被淘汰那是一定的。

最近你總會聽到指數上漲自己賬戶慘烈的怨言,出現這個現象還是沒有對投資拐過彎來,那是因為自身持股結構中多數是垃圾公司或者題材類品種,去年底到今年年初的這段上漲,可以說將風格一九演繹的淋漓盡致,兩市4000隻個股,每天上漲的品種也就600傢左右,或者說真正能保持獨立走勢的也就100多傢,主要集中在白酒和新能源,這樣就給市場釋放瞭一個重要信息,現在的市場你不買酒或者新能源就別想賺錢,於是大傢的資金開始割肉垃圾公司,持續湧向這些以白酒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核心資產,導致瞭市場的極端化風格愈演愈烈,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消費類公司尤其漲的讓人目瞪口呆。

市場每次出現極端風格的時候,總是會迎來一些媒體的批評和指責,比如證券時報說部分機構投資者的道德風險不可以忽視,這話的意思很簡單,不要為瞭業績和凈值,而無腦地去拉抬自傢的重倉股,這說的是哪些板塊和個股想必大傢心知肚明,其實這個也就罷瞭,昨天下午的時候我又看到瞭一個降溫信號。

是財聯社轉發的證券時報的消息,標題是:知情人士,“消費類基金產品發行受阻”消息不實“,這個話我不知道各位看瞭作何感想,但是對我來說感覺有點似曾相識,去年7月份類似的模式好像再次出現瞭,兩次時間周期不同,性質也不大一樣,這次元月份的上漲行情是持續瞭很長時間的白酒作為主導,為什麼偏偏傳出瞭是消費類基金產品發行受阻的消息不實呢,而不是其他的呢,這個裡面的邏輯需要好好想想,是不是以白酒股為代表的消費股漲得太高瞭呢,盡管給予否認,但是你要看後續的實際行動,或者說接下來的市場氛圍,你千萬不要想著類似的消息等待監管去認可,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監管對此表示認同瞭,想當於行政化手段去控制股市瞭,性質則完全不大一樣。

一般來說聽話要聽音,有些事情不見得要有一說一,的確白酒為代表的風格演繹的太極致化瞭,如果任由新基金持續發行下去,持續給白酒帶來推動的動力,到最終會釀成巨大的風險,哪怕茅臺這類公司有資源的獨特性,但是節奏和速度真的很重要,一口吃個胖子是長久不瞭的。

我說這話的意思是,不管監管是怎麼想的,當一個市場熱點過度的被追捧後,一定要深思熟慮,而非人雲亦雲,要站在長遠的角度去看待價值投資,畢竟這不是投機。

如此你說呢,降溫信號,會不會二次來臨?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