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當年舊事,小旋風與四大天王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林志穎成名於1992年,時年十七歲。

出道就變成一個神話。

兩年推出七張唱片,據說總銷量超過千萬。

幕後推手是臺灣飛碟唱片。

當年的飛碟宣稱,歌手唱片銷量低於5萬張,公司就可以立刻解約。

在發掘林志穎之前,飛碟唱片已經集合瞭包括郭富城、王傑、小虎隊、張雨生、鄭智化,以及溫兆倫、葉倩文、蔡琴、薑育恒、蘇芮等眾多或偶像或實力類型歌手,在當時的唱片市場可謂呼風喚雨、能量驚人。

林志穎這場旋風,迅速波及整個華語世界。

1992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同時把最有前途新人金獎給他。

而當然這也並不出格,一般而言火速爆紅的歌手都能拿到,而且一年後單飛的吳奇隆也有這待遇,但香港推廣普通話有功獎、香港叱吒樂壇過江龍金獎、商業電臺過江龍銅獎,這幾個獎項,明顯是因人設事。

尤其是過江龍這個名稱,完全就是量身定制,記憶中仍然隻有林吳二人有過此殊榮。

《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十七歲那年的雨季》、《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牽掛你的我》、《野菊花》、《戲夢》,隨便數幾首,都是當年的大熱之作。

十七歲的小旋風,確實堪稱少年無敵。

這些都是大傢熟知的事情。

而據《四大天王傳》一書記載。

四大天王中,除張學友之外的另外三人,都被這場旋風波及。

郭富城被認為「雖然眼睛大而深,但嘴和鼻子不夠完美,舞藝雖然精湛,歌聲卻似乎不夠匹配。」

年僅26歲的黎明雖然憑著臉蛋走俏,但「林志穎比他更年輕英俊,他可以退休瞭。」

甚至已是電影紅星的劉德華也被說,「號稱天王,歌喉還不如一個小孩子。」

張學友因本非以長相走紅,反而未受沖擊。

這些摘抄內容或隻是當年輿情的冰山一角。

但足以窺見當年瘋狂。

而隨著1994年底開始服兵役之後,這陣旋風漸歇。

及至1996年歸來,已不復當年聲勢。

此後的林志穎,逐漸從歌手變成商人、賽車手,以及電視演員。

再後來更幾乎變成常駐綜藝人士。

從職業生涯而言,距離四大天王,已非常遙遠。

有個觀點是這樣的,林志穎在演藝圈的人氣不再,是因為人氣巔峰時去服兵役。

那如果林志穎沒去服兵役,會怎麼樣?

當年人氣爆棚到能比肩四大天王的小旋風,能不能繼續一路走高?

世事當然無法假設。

但推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96年服兵役結束的林志穎,也不過才二十二歲。

他成立吉米工作室,推出新專輯《男人是很好騙的》,從這歌名就知道,他想要轉型瞭。

畢竟沒有人能夠一直都是少年,這個方向完全沒錯。

但是我們看到瞭什麼?

一個故作成熟的少年,無論嗓音、唱腔還是MV的表情。

春天不隻是冰河融化,還有萬物復蘇,這也就像一個演員,故作情緒,卻內裡空空。

其實他有很好的樣板可以借鑒。

那就是昔年受他沖擊最重的郭富城,一夜之間從純真少年派變成狂野性感的男子。

是真的狂野,也是真的性感。

郭富城的成功,是在嗓音力量的蛻變、舞姿的跳脫奔放,以及濕漉漉的頭發,與堅定熱辣的眼神。

林志穎在MV裡,其實也有濕漉漉的頭發,但嗓音唱腔以及眼神,都還停在過去。

所以其實人們需要的,是真非假。

當年的少年陽光有多真實,轉型後的大男人形象就有多虛假。

這就是林志穎這張專輯反應不如預期的真正原因所在。

而不是他真的被歌迷拋棄和遺忘瞭。

所以兵役事件之後。

林志穎與四大天王的距離越來越大,是戰之罪,而非其他藉口。

再說直接點,就是其歌、影、視作品所決定的。

人氣始終是一個輔助助推的作用。

少年無敵、同檔最強的林志穎,刮起超強旋風,直逼天王。

作品逐漸乏力之後,人氣自然回落,再不復來。

天王之所以長紅不衰,其後是強勢作品的支撐,這個道理適用所有同期藝人。

很多人以包裝、炒作或者人脈為原因,其實是極度偏頗。

#

所以歸根到底。

作品與實力,才能決定藝術生涯的高度。

這也和我們的人生,並無二致。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