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僅次於美國的美洲大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第9,民生狀況卻很糟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整體實力僅次於美國的美洲國傢,巴西,全稱巴西聯邦共和國,位於南美洲東部,北鄰法屬圭亞那、蘇裡南、圭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東瀕大西洋,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國土面積約851.5萬平方公裡(南美第1、全球第5),總人口約2.1億,首都是巴西利亞。巴西是個多種族混居的國傢,其中白種人約占總人口的54%,將近65%的民眾信仰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巴西行政區劃圖

巴西原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但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當地依舊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1500年,葡萄牙航海傢卡佈拉爾抵達巴西,並以國王的名義宣佈對當地擁有主權,但直到16世紀30年代才建立起殖民地,1549年委派總督進行治理。巴西遭受葡萄牙的統治長達300餘年,直到1822年9月7日宣佈獨立,定國名為巴西帝國。1889年11月,帝國覆滅,由巴西合眾國取而代之,1967年又改為現國名。

共和制建立後,巴西政權長期被軍閥、大地主和教會勢力竊取(三者的聯合,被稱作“考迪羅集團”),他們之間時而聯合、時而互鬥,使得政局動蕩不安、政變頻發。時局的動蕩嚴重拖累經濟的發展,並導致民生維艱,數次把巴西推向崩潰、滅亡的邊緣。直到1985年3月,軍政府才宣佈還政於民,1989年又經全民直接選舉出民主政府,由此才使得巴西結束混亂局面。

巴西第一大都市裡約熱內盧

作為備受命運眷顧的國傢,巴西境內的資源極其豐富,完全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就主要礦產而論,截至目前,巴西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53億桶(南美第2),金礦1800噸,鐵礦333億噸(全球第5),鈮礦456萬噸(全球第1),煤礦101億噸,鋁土礦27億噸(全球第3),錫礦77.7萬噸,銅礦1436.5萬噸,鎳礦830萬噸(全球第1),鋅礦620萬噸,石墨約1.1億噸,磷礦約2.5億噸,堪稱坐在“聚寶盆”上的國傢。

除瞭豐富的礦產資源外,巴西還富含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高達62%,木材儲量達658億立方米,占全球儲量的1/5。同時,巴西的水力資源也極其豐富,擁有全球18%的淡水,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除此之外,巴西還是個漁業大國,盛產鱸魚、鯔魚、鯷魚、鯖魚、鱈魚、魷魚等優質海魚和包括羅非魚在內的多種淡水魚種,年捕撈量接近100萬噸。

亞馬遜森林

作為農牧業大國,巴西可耕地面積高達2.8億公頃,由於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量和熱量充足,非常適合大規模的種植糧食和咖啡、蔗糖、柑橘、可可、大豆等經濟作物。與此同時,巴西的牧場面積相當於耕地面積的3倍,為發展畜牧業提供瞭良好的條件,目前,巴西養牛的頭數和牛肉的產量均占世界第2位,豬的頭數名列世界第3位。自獨立至今,農牧業始終是巴西的支柱性產業,現今產值占GDP總值的1/3。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巴西能夠有效地開發、利用好上述資源,如果該國局勢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完全有資格步入富裕國傢的行列。事實的確如此。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隨著局勢趨於穩定,巴西歷屆政府在充分開發利用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建立並維護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積極吸引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調整經濟結構等措施,使得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勢頭,年均增長率高達10.1%,被譽為“巴西奇跡”。

巴西利亞鳥瞰圖

然而,上世紀80年代,由於受高通脹和債務危機的困擾,巴西經濟結束高速增長勢頭,從而進入長期滯漲階段,直到90年代政府推行外向型經濟模式,局面才有所好轉。然而,1999年發生的嚴重金融動蕩再次重創巴西,使得經濟增速再次放緩。2003年後,由於政府采取穩健務實的經濟政策,使得巴西經濟逐步走上穩定發展道路。

如今,巴西經濟已擺脫單純依靠農業和礦產品出口的畸形局面,已成為一個工業基礎雄厚、農牧業發達、旅遊業和服務業水平不斷提高的國傢,經濟總量在南美洲獨占鰲頭,位居全球第9。隨著轉型成功,巴西的GDP總值、人均收入、營商環境、全球競爭力、創新指數都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巴西2018年人均GDP為9001美元(約合63007元人民幣),屬於“中等收入偏上”國傢。

巴西貧民窟

巴西的人均GDP雖然並不低,但由於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均、貪污腐敗盛行、治安糟糕、物價奇高等原因,導致民生狀況相當差。截至2018年,巴西基尼系數高達0.449,貧困率高達26%,失業率高達14.3%,文盲率達6.8%,新生兒死亡率達8.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達12.8‰,國民營養不良率達2.5%,兇殺率高達30.8/100000。上述數據令世人觸目驚心,也值得執政當局引起高度關註。

參考書目:《列國志:巴西》、《巴西通史》、《巴西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