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到底什麼毛病?為什麼中國一有難,印度必來亂?

冤傢宜解不宜結。中國一直秉持瞭世界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平崛起,攜手“兄弟姐妹們”共同走向富裕、美好的明天。印度卻不這麼認為,隻要中國一有難,印度必來亂。

“零和博弈”並不是無解的問題,那為何印度始終不願意和中國建立互信呢?印度到底是什麼毛病呢?

印度國內勢力“搞事情”:民族主義遮蔽瞭印度雙眼

印度政府和民眾被民族主義蒙蔽瞭雙眼,在民族主義的蠱惑下,處處視中國為“敵人”。特別是近年來,印度國內的政治生態出現瞭重大轉折,原本民族主義的話語權沒有占據重要位置,一時間宣揚“印度教特性”的民族主義有瞭抬頭跡象,並逐步主導瞭印度主流意識形態。

在政治架構中,印度人民黨代表層面被民族主義保守勢力所滲透,並不斷擴大勢力和影響力。近年來,民族主義保守勢力翻盤成為瞭在印度人民黨代表的主導者。

民族主義保守勢力的野心不僅僅停留在政治層面,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印度經濟、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擴散,已經滋生出瞭多種民族主義的“變體”,如經濟民族主義、科技民族主義、宗教民族主義,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印度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

印度民族主義對中國有著“深仇大恨”。在印度民族主義看來,中國原本和印度勢均力敵,中國近年來卻登上瞭世界老二的位置,印度民族主義內心是“羨慕嫉妒恨”。

印度民族主義是自大的,一直不願意承認中國大國的地位。印度民族主義自戀到瞭極點,覺得印度有著“印度優先”、“國際領導性力量”、“世界導師”標簽加身。與中國相交的對外政策十分蠻橫,以行政手段封禁中國App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而這一事件的本質原因,是印度民族主義想要轉移公共視線的低下伎倆。今年以來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印度國內的日子並不好過,不但要應對疫情惡化、蔓延的危機,還要應對因此加劇的民生壓力。

出於這樣的政治考量,印度一直跟著美國“走”,企圖把疫情爆發的黑鍋讓中國背。印度看到美國以疫情為由頭,引導世界將疫情爆發的“元兇”指向中國,印度乘機“落井下石”。

今年5月以來,印度就一直在暗地裡策劃,並在中印邊境挑釁,引起局勢緊張,甚至直接引發瞭中印間的對峙事件。在處理中印問題中,印度方面態度強烈,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在印度的不斷挑釁下,中印有瞭激烈肢體沖突,並造成瞭人員傷亡。

印度政府以為中國應對美國的疫情指控會自顧不暇,能夠在邊境問題上討到便宜,沒想到中國仍是寸步不讓。印度政府如同戲精附身,竟在本國以“受害者”身份自居,大勢挑起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這背後是印度經濟民族主義在暗流湧動,操控著印度政府和民眾將矛頭指向中國。

外部勢力美國以“交好”誘惑印度與中國抗衡

美國一直虎視眈眈盯著亞洲,印度洋作為很好的戰略屏障,可以起到防止任何地區大國和集團崛起,繼而能使美國的霸權體系得以長久地維持下去。

美國和印度的關系不是一路向好的。冷戰時期,印度和美國的關系曾陷入困境。而印度和美國關系的轉折點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兩國間的關系得到瞭快速發展。

克林頓政府執政的最後幾個月內,兩國關系已有明顯的改善。2000年3月,克林頓總統出訪印度的時間長達六天之久。

佈什總統繼續與印度交好,兩國在反恐問題、地區安全、經濟貿易在內的諸多問題上達成瞭一致意見。佈什政府還曾對印度承諾,會“全力”幫助印度成為全球的主要大國。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時期,印度和美國的關系得到瞭進一步發展。

印度和美國“一拍即合”背後,其實各自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美國權力在衰落,對於印度洋地區的管控有所放松,造成印度洋地區出現瞭“權力真空”。印度各國看到瞭新機遇,積極主動想要填補真空地帶。

美國心裡明白自己無法全面而絕對控制印度洋,而中國將對其構成最嚴重的挑戰,不如和印度合作,聯合對中國加以制衡。選擇印度,是因為印度的地緣優勢來制衡中國最為合適。

印度洋

美國在印度洋上的強大力量,印度短期內也是無法撼動的。加上印度不願意看到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抵禦中國這件事上,美國和印度有著共同的利益。

亞洲局勢風雲變幻之際,美國需要印度,這樣有助於美國捍衛自己在該區域的話語權。印度同樣需要與美國合作,這樣印度則可以與中國進行更積極的對話。

美國影響著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在美國的利誘下,印度和美國結成利益聯盟。印度對於中國勢必會處處警惕著,印度甚至一看到中國有困難,就會“踩一腳”,以便讓中國崛起道路變得艱難起來。

“舊仇”之一:西藏和平解放是印度解不開的“心結”

印度和中國結下梁子由來已久。在西藏解放問題上,兩國間的分歧就很大。

西藏和平解放是 我國統一的內政,也是完成一統大業的重要一環。印度對西藏卻有著狼子野心,印度甚至希望延續英國帝國主義的侵略西藏的野心。當時,印度對西藏問題直接提出瞭想法,印度能接受的底線是,西藏為中印之間“緩沖區”。

印度有此想法,是印度獨立後野心膨脹,印度有著引領亞洲的雄心壯志。印度狂妄地做著一個“聯邦夢”,它想要構建以一個印度為中心,這其中涵蓋瞭中國領土在內的所謂的聯邦。

印度為實現西藏成為其東北區域國防的緩沖地帶,而對中國和平統一西藏問題橫加幹涉1950年初,噶廈派出代表團到北京商談西藏問題,在取道印度期間,代表團直接被印度“扣下”,要求中國和噶廈在新德裡舉行談判。

噶廈

印度阻擾是堅定的,代表團直到10月都未允許離開印度。中國的態度也是堅決的。人民解放軍發起瞭昌都戰役,但印度方又出來叫囂,聲聲指責中國在阻止和平談判。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在印度和西方勢力的阻擾下變得異常艱難,但最終成為瞭大勢所趨,印度無力進行阻攔。

昌都戰役

可印度又飛出瞭幺蛾子。在談判中,印度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印度拿出瞭與中國西藏毗連的理由,以此來反對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中國捍衛國傢領土完整,驅逐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出西藏,是不容挑戰的底線。任印度和其他侵略勢力怎麼樣的“攪局”,中國都不會退讓。

印度在西藏問題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印度和中國的關系就如人心不隔肚皮。印度對於中國也猶如“如鯁在喉”,總感到會有威脅在,自然中國一不順,印度就是幹些“雪上加霜”的事。

“舊仇”之二:中印邊界和領土爭端至今懸而未決

中國和印度在領土問題一直達不成一致的意見,並曾引發瞭戰爭。戰爭的傷痛是致命的,難以修復的,印度自然對中國不友善。

中印關系並不是一直不好。新中國成立後,中印關系曾一度很親近。當時印度的尼赫魯總理夢想著將印度打造成為亞洲大國,而將中國列入印度的“小弟”,主動向中國示好。

印度還做出瞭一系列舉動來表達自己的誠意,印度做出瞭“大出血”的舉動,願意主動放棄對西藏地方勢力的支持和自身在西藏的特權。

印度和中國的領土問題上,印度單方面認為自己已經仁至義盡,做出瞭最大限度的讓步,拒絕和中國通過談判來解決領土糾紛。

印度在領土方面的態度是十分強硬的,甚至還向非武裝化的爭議地區派兵。印度信心滿滿地這樣做會震懾中國,沒想到是引發瞭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

中國在爭取國傢領土這件事上是“較真”的,這場中印邊界戰爭,印度一點便宜都沒有占到,並且慘敗。這直接導致瞭印度政府的垮臺。印度政府為瞭轉移責任,竟然很不負責地對民眾說,這是中國背信棄義惹得禍。印度民眾對中國產生瞭深刻的敵意和不信任感。

中國和印度就領土問題“撕破臉”後,印度又和中國關系不好的蘇聯“交好”。中國則和巴基斯坦建立起瞭深厚的友誼,這讓印度感到被中國制約,進而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不良情緒被深深地根植。

直到今日,很多印度人,尤其是軍政要人,對於1962年的戰爭仍是耿耿於懷,對中國充滿敵意,看到中國有難,自然會“落井下石”。

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領土紛爭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最大爭議區藏南地區仍舊被印度占領,阿克塞欽雖已回到中國懷抱,但印度方依舊拒不承認中國對其的所有權,還一直對中國提出領土上的“非分之想”。此外,中國和印度還在其他零零碎碎的區域也有爭議。

領土問題向來是牽動國與國之間的神經問題。中印邊界地區會因此頻繁出現“越境沖突”,甚至是對峙事件。這樣的緊張關系,不但讓印度對中國保持著高度警惕,而且一看到中國有難,印度就想乘機加重中國的困境。

“新恨”不斷:動瞭印度的“利益奶酪”

印度一直看中國“不爽”,因為印度本身很自負,一直有著大國心態。建國以後,印度政府根本不管現實情況如何,一直有著大國情結,即便做不成世界區域內大國,印度也要做地區大國,印度的最低目標是做南亞大國。

正是印度有這樣的遠大“抱負”,所以非常警惕自己身邊出現一個競爭性大國。在印度看來,如中國這樣的對手,肯定會“侵蝕”自己的勢力范圍。中國的日益發展壯大,讓印度在很多現實問題上,對中國有瞭很強的提防心理和幹擾沖動。

其一,印度認為中國倡導的共同發展戰略本質是在與其爭奪戰略空間,甚至認為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建的經濟走廊還對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構成威脅。印度對於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的這件事一直懷恨在心,認為中巴“勾結”在對印度不利。

其二,印度在爭取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件事上走得不順,印度將責任歸咎於中國的“百般阻撓”,因此對中國十分不滿。印度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得到瞭日本、德國的積極支持,美國出於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的目的,也和印度達成瞭共識,暗中給予印度許諾。

中國考慮到安理會擴容後,可能會引發表決結構的巨大變化,故而希望安理會保持穩定,不要不急於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中國其實並未針對印度,而是從全局的角度出發,但在印度看來,中國是阻止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絆腳石”。

其三,中國單方面阻止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這件事,更是強化瞭印度對中國的敵意。印度本身“違規”,公然違反國際禁令開展核試爆。

但在國際制裁時,印度居然向美國暗示自己開展核武器試驗,是為瞭應對中國威脅。這正中美國下懷,美國立刻“變臉”,居然放棄制裁,還慫恿拉攏西方國傢一起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最終隻有中國反對印度的加入,這顯然會加重印度對中國的敵意。

印度對中國的“恨意”已久,特別是1962年的戰爭讓中國和印度之間有著不可愈合的裂痕,這讓印度對中國耿耿於懷。近年來,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又一直在煽風點火,美國又用利益誘惑印度,讓印度對中國的仇視情緒得不到化解。

中國和印度還存在著大量難以解決的重大現實矛盾,領土爭端是兩國之間解決不瞭的矛盾,加上印度想要趕超中國,對於中國的崛起,印度感到中國動瞭它各方面利益奶酪。故而,印度對中國充滿瞭敵意。中國一有異樣,印度就想給中國“顏色”看。

中國的態度一直明朗而不變,對印度不會放棄溝通和釋放善意,攜手起來“共同取暖”,讓本來看似在“零和博弈”的雙方實現雙贏。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