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2500多萬人,全國耕地非常有限,如何實現糧食供應?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傢聊瞭朝鮮的工業園區和經濟發展。今天,我們聊聊朝鮮的耕地和糧食產量。認真的說,朝鮮的總人口達到瞭2500多萬人,但是,朝鮮的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利用有限的耕地,供養全國2000多萬人口,至關重要。那麼,朝鮮到底如何實現糧食供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中原王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是安南和琉球。例如服飾、文字等諸多方面,與中原王朝非常接近,在眾多的韓劇中,經常看到明朝服飾的影子。當時,《資治通鑒》等中國經典書籍,屬於李氏朝鮮貴族子弟們的必讀刊物。在明朝滅亡以後,朝鮮部分地區,仍然沿用瞭崇禎年號。在19世紀末期,經歷瞭明治維新之後,東亞的日本迅速崛起,並且開始瞭對外擴張。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清朝被打得一敗塗地,日本迫使清朝簽署瞭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隨後,朝鮮半島被日本所吞並,日本在朝鮮半島設立瞭總督府。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瞭1945年,在日本戰敗投降的時候,蘇聯軍隊已經挺進瞭朝鮮半島北部,美國軍隊則遠在沖繩列島附近。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和蘇聯進行瞭一系列的談判,雙方以北緯38度線為界限,劃定瞭雙方的勢力范圍,這就是朝鮮和韓國的前身。在日本統治期間,由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地勢平坦,日本把半島南方劃為瞭農業區,把北方劃為瞭工業區。請註意,南北地區的耕地面積和地質結構,差距非常大。

通過統計,依靠北方鄰國的大規模援助,在五六十年代,朝鮮每年的經濟增長率為25%左右,堪稱是世界第一。在60年代末,朝鮮的農村全部實現瞭通電。到瞭70年代末,朝鮮城市化率已經達到70%左右。認真的說,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80年代前期,朝鮮的農業,已經完全實現瞭機械化生產。其中,95%的插秧,80%的收割,98%的農業灌溉,都實現瞭全面機械化。1960年,韓國GDP總量僅是朝鮮的40%左右,人均經濟僅僅是朝鮮的55%。直到1973年,韓國趕上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風口以後,韓國的人均GDP才超過朝鮮。

當時,朝鮮能夠從蘇聯和東歐各國,獲得各種農業機械和石油。尤其是蘇聯的廉價石油,起到瞭非常大的作用。進入90年代初期,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朝鮮無法再進口廉價石油。由於石油進口量迅速下降,很多農業機械無法操作,隻能重新使用人力或者畜力耕種。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耕種效率,都出現瞭明顯的下降。其實在八九十年代,我國農村地區,基本上也是使用畜力耕種,例如騾子或者耕牛。無論是耕種的速度,還是耕種的效果,都明顯不如當代的各種農業機械和車輛。

我們看一下朝鮮的地形,朝鮮境內多山地和丘陵,在當年的戰爭年代,非常有利於防禦作戰。但是在和平年代,對於農耕來說,則並沒有什麼優勢。從氣候來說,朝鮮的冬季非常寒冷,夏季的降水又過於集中。造成瞭國內的大部分耕地,隻能選擇一年一熟的農作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夠選擇一年兩熟的農作物。越南等東南亞國傢,甚至能夠一年三熟。因此,從氣候來說,越向北越吃虧。由於山地和丘陵的地質結構復雜,農業灌溉的難度非常大。眾所周知,農作物的生長,需要足夠的水源。

根據朝鮮的統計,全國耕地面積,大約190多萬公頃,其中,旱田占瞭70%左右,水田占瞭30%左右,旱田中還包括30萬公頃的山地果樹和10萬公頃的桑田。與之相比,越南的耕地面積,達到瞭600多萬公頃,將近700萬公頃的水平,確實擁有明顯的優勢。由於國內的耕地面積有限,全國人口又有2500多萬。為瞭養活國內的人口,朝鮮鼓勵農民們,在丘陵或者坡地上開荒耕種。從土地的土壤來說,也存在各方面的問題。朝鮮的耕地土壤,由玄武巖、花崗巖殘積物為主的山區土壤構成,主要是褐土,地力貧瘠,其中60%是酸性土壤,表土平均厚度隻有15到20公分。

由於土壤的厚度有限,對於農作物種類的選擇性很強,很多農作物根本無法耕種。朝鮮的農作物,以玉米和土豆為主,因為這些農作物都比較抗旱。在這方面,與我國的甘肅省有些類似。朝鮮的土豆產量,在200萬噸以上,起到瞭很大的作用。在國內耕地方面,認真的說,韓國的優勢明顯。雖然韓國境內也有不少丘陵和山地,但無論是地質結構,還是耕地面積,都明顯多瞭很多。早在日本占領時期,就發現瞭這個問題。為瞭用於出口,在地勢平坦的地區,朝鮮種植瞭煙草、棉花、亞麻等經濟作物。

朝鮮的煙草非常出名,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換回瞭大量的外匯。由於國內的人口比較多,但耕地面積和機械化水平有限,造成瞭糧食供應不足。一旦出現比較大的自然災害,國內的糧食供應就會出現缺口。大約有10%到20%的人口,需要從國外進口糧食,進口糧食以大米和小麥為主。此外,朝鮮國內一直提倡節約糧食。根據一些留學生和遊客的描述,在朝鮮旅遊的時候,導遊會提醒大傢節約糧食。此外,對於吃不完的糧食和飯菜,建議打包。關於朝鮮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傢慢慢聊。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