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後去銀行“存定期”要多想想,否則可能會損失一筆錢

近日,六大國有銀行相繼發佈瞭“關於調整部分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服務內容”的公告。宣佈,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啥意思呢?

眾所周知,定期存款的利率要遠遠高於活期存款的利率,人們如果有餘錢,如果一時不急著用,都會選擇存“定期”。

定期存款一般從3個月到3年不等,按照不同的存款時間的長短來計算利息。

依據上表,我們以北京的利率來計算,如果一個人選擇瞭存3年期的定期存款,以10萬計算,存夠3年,將獲得100000×3.30%×3=9900元。

如果他有急事需要提前支取,沒有存夠3年,但已存瞭2年,銀行就會按照2年期限的存單利率2.73%來支付利息,那麼他將得到的利息為10000×2.73%×2=5460元。

這就是“靠檔計息”

從1月1日起這種計息方法被銀行叫停瞭,也就是說,如果一旦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不論你存瞭多久,銀行都將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0.30%)來給你結息。

10萬元3年期的“定期”,存夠兩年提前支取,利息為:10000×0.30%×2=600元。

一樣是提前支取,取消“靠檔計息”後,利息少瞭4860元。

有人說,六大行這一做法特別不“人性化”,誰傢都有個急事,提前支取憑什麼就不能再“靠檔計息”瞭?

原來,“靠檔計息”一是擾亂存款市場競爭秩序,可能導致銀行“高息攬儲”等無序競爭行為;二是加重銀行負債成本,如果銀行將成本轉嫁到貸款環節,可能推高貸款利率,不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於是監管部門出於安全考慮叫停瞭這種做法。

取消“靠檔計息”雖然看上去是讓我們消費者吃虧,但實際影響卻並不大。

因為在選擇存“定期”之前,消費者一般對傢裡的財產都有瞭一個長期的規劃,選擇存“定期”的這部分錢,一般都是在計劃期限內暫時用不到的“餘錢”,提前支取的概率並不大。

但蒙馬財經仍要提醒大傢,在元旦之後,大傢在選擇“定期存款”前,一定要做好資產規劃,把暫時用不到的的”餘錢”分成幾個部分,“長短”期結合,避免發生損失利息的情況。

(喵瞭個咪)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