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疫情再度爆發,這些已經回去的小留學生們怎麼辦?

鄰居女兒在英國倫敦留學,今年3、4月份國外疫情剛發生時,正趕上國內疫情基本穩定,夫妻兩個緊張得逢人就說女兒回國的事,想到各種辦法都回不來,講到難過時還淚流不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那段時間夫妻兩個就是天天聯系大使館詢問回國的消息。

最後還是花高價大概8萬英鎊買的機票終於在3月份回到國內,閉環隔離14天後,回到傢裡。

那段時間經常能看到比父母都高的女兒,和母親勾肩搭背的在小區散步,母女兩個的臉上都充滿瞭燦爛的笑容,我們看到她女兒順利回國躲避疫情也很為她高興。

女兒回國後住瞭半年左右,今年十月份又和大批留學生一樣返回瞭英國。12月20日媒體上報道瞭英國倫敦因為新冠病毒變異封城的消息,電視上可以看到人們正在蜂擁著逃離這座城市,據報道大約有數十萬人逃離瞭倫敦。

火車站、機場、公裡都是擁擠不堪,各大商業超市也是人滿為患,都在搶購生活用品,貨櫃幾乎被搶購一空。

而一些歐洲國傢,法國、德國、意大利、希臘等大概有30多個歐洲國傢,迅速作出反應,宣佈關閉瞭邊境,停飛所有往返英國的航班。

西班牙甚至要求所有歐盟國傢對英國發佈“禁航令”,以防病毒輸入。

這些畫面無疑很刺激傢有子女在英國倫敦留學的國內的傢長們。我們樓下那個鄰居更是急得團團轉,現在再讓女兒回來,幾乎不太可能,真正是感覺到瞭束手無措。

這幾天夫妻兩個不斷的關註著封城的消息,囑咐女兒多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沒事就不要出門,呆在傢裡那都別去。我們國傢雖然還沒有宣佈禁航令,但是回國之路可以預見到很艱辛。

目前我國有大約23萬在英國的留學生,許多還是十幾歲的低齡初中留學生,最小的才8、9歲,他們本來自主生活能力就不強,再遇上這麼嚴重的疫情,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些留學生在今年三、四月初因為疫情乘包機返回國內過一次,半年後大多再次返回留學所在地繼續未完成的學業。誰知道又遇上瞭歐洲疫情的二次大規模爆發。

並且倫敦這次的病毒傳播,屬於新冠病毒的變異病毒,傳播速度極其迅速,至少已經感染瞭數千人,而且已經擴散到瞭鄰國。

據隨後發表講話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證實,該變種病毒危害很大,傳播性比目前都已知的普通病毒毒株要高70%,此言一出更是引起瞭世界的恐慌。目前,據瞭解,滯留倫敦的中國留學生有幾種去向。

一、現在媒體的消息傳播很快,早在倫敦封城前已有傢長知道消息較早

知道倫敦封城消息的傢長,通知子女離開倫敦,這樣這些留學生也和當地的大批英國居民一樣,逃離倫敦去往英國其他城市暫時躲避,英國許多城市也接納瞭他們。

也有些打算去往鄰國躲避,但是因為邊境關閉,無法成行。

這些能夠去往其他城市躲避的孩子,也讓傢長少許放點心。

二、大部分留學生還是滯留在當地

因為倫敦封城的消息也比較突然,許多人沒有條件迅速成行父母即使著急也是鞭長莫及,隻能每天視頻叮囑孩子們,盡可能多的采購貯存一些生活用品,盡量不出門,做好防護準備。同時父母也在不斷的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回國,即使隔離時間再長,花費的代價再大也在所不惜。

那些滯留倫敦的孩子,這幾天無疑成瞭國內父母的最大的牽絆,說心都碎瞭都不過分。

三、能夠留學英國的孩子,大多都是出自中產傢庭

在所有出國留學的國傢裡,英國的學費生活費無疑是最貴的,一般人真的承受不起。所以,這些留學生的傢庭也是非富即貴的。

其實真的不能理解那些在孩子隻有十來歲,甚至隻有8、9歲就送出國的父母,國內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現在看來都不比國外差,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教育難道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嗎?

孩子在自己身邊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也不用忍受分離之苦,也不會讓自己天天牽腸掛肚的。為什麼非要舍近求遠的跑到異國他鄉去學習?

難道外國的月亮真的比中國亮一些嗎?而且在孩子世界觀形成的最關鍵時刻,父母不在身邊,很容易性格走偏,人格和心理都出現問題。

前段時間出現的廣西南寧高知傢庭去英國留學的孩子,因為疫情回傢後,要求再次出去被父母拒絕後,竟殘忍地將父母都殺害瞭,這就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

當然,父母的本意都是“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總覺得國外的教育條件比國內要好,也有一些是奔著學成後移民留在所讀書的國傢去的。這些都無可厚非,選擇是自己的。

疫情過後,一部分有些警醒,這種低齡留學的現象應該會有所減少。

結語:

從年初的疫情開始,在國外留學的孩子們就引起瞭人們的極大關註,那些滯留國外的留學生讓人們揪心不已。那段時間,媒體每天都在報道國內包機接留學生回國的消息,也讓人們感激不盡尤其是傢有留學生的傢長更是如此。

誰知道這些留學生剛剛返回去不久,又再次遭遇歐洲發生的二次疫情,並且其嚴重程度遠超第一次的疫情。還出現瞭超級傳播的病毒變異,更是讓人們驚心。

目前,國內的傢長們面對此情此景,也是知道消息早的,及時通知孩子去往英國其他城市躲避,有親友的投奔親友避難,無計可施的隻能留在倫敦準備大批食品日用品,減少出門,做好自我防護,等待疫情的過去。

—END—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