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新規”!中國股市未來20年已成定局!

前言:

於寒風外讀春意,於雷鳴處聽雨聲。

退市制全面鋪開,可以說是一次足以徹底改寫“中國股市未來20年投資邏輯”的重大變革。

有的人說這是史上最嚴新規,也有的人說這不過是又一次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如果你想知道,這次公告到底說瞭什麼?

這次大變革到底意味這什麼?

監管的底層邏輯到底劍指何方?

未來的財富到底如何分配?

認真看完這篇文章,帶你看明白這次“4大條”到底要幹什麼。

1

2020年12月14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佈關於上市及退市新規的征求意見通知,已經紛紛揚揚鬧瞭幾年的退市制塵埃落地,距離全面鋪開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

本次“退市新規”發佈的強制退市條款主要涉及:

交易類、財務類、規范類、違法類強制退市4個大類22條。

其中最重要的改動:

1.明確瞭三板“成交量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不足500萬、300萬、100 萬股”退市標準。

將原來的面值類退市改為瞭“連續20個交易之收盤價低於1元”退市。

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市值全都低於3億”的退市指標。

2.取消瞭以前隻看凈利潤和營收的粗暴玩法,新增組合指標,使用扣非前/後凈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的退市指標。

明確“期末凈資產為負”的退市強制要求。

同時以“無法出具意見的審計報告”及“否定意見審計報告”對上市公司非標財報的退市標準進行瞭非常嚴格的要求。

3.設立連續預警機制,凡是觸及退市標準的,提前預警、連續預警、每日預警,直到退市或者合規為止。

4.最核心部分!以及其強硬的姿態新增關於:信息披露違規、股權變動、運作存在重大缺陷、年報半年報不保真等行為細化具體標準,設置剛性紅線!

一改以前曖曖昧昧、拖拖沓沓的弊病,隻要觸線立刻ST,兩個月內不完成改正直接退市。

此一條可謂是有史以來中國證券監管“最剛”條文!

此次新規也因此被稱之為“中國股市史上最嚴新規”。

2

午夜驚雷,“史上最嚴”新規一出,當真是炸碎瞭一地好夢。

媒體紛紛高呼“狼來瞭!大利空!”。

但是,狼真的來瞭麼?我看未必吧!

透過現象看本質,根據以往的經驗,每逢監管層半夜雞叫,第二天市場必定一地雞毛,閃崩、踩踏、擠兌幾乎是保留曲目。

但是這次半夜雷鳴呢?

第二天股市僅開盤初期進行瞭一次下探,緊接著便開始築底反彈,最終以一個雙底結構收紅。

而成交量方面尚不及前兩個交易日。

市場表現之平靜,資本流動之淡定,直接說明資本對退市制這種所謂的“利空”其實並不認可,恐慌的也隻是部分沒鬧明白狀況的散戶。

相反,退市制半夜出臺,反而止住瞭上一周“三大陰”的預期性拋盤,市場一連兩日收平,甚至第三天便出現強勢反彈,大盤當天上漲1.13%並最高價收盤,這雖不一定能夠扭轉這次下行調整的趨勢,但也透露出一些耐人尋味的意義。

究其原因,這次的新規在“強硬”的背後,其實透露出極大地“非攻”意味,所謂“看文看意、聽話聽音”,主力資金正是讀懂瞭監管層強硬制度背後的弦外之音,十五個字:引導為主,治理為輔,回歸誠信,回歸價值。

3

咱們從第一條開始看。

這四條旨在剔除根本沒有任何活躍度的僵屍企業,給更有價值、流動性也更強的新興企業騰坑讓位,就是要改掉以前某些公司不思經營,攤在地上隻想靠借殼、炒殼摟錢的臭毛病。

但是,所謂“為四缺一、網開一面”,從“連續一百二十個交易日累計”就能看出來,這次的新規制定一改曾經“不出事兒不管、出瞭事兒一刀切”的懶政模式,多瞭一些柔性積極的部分。

為什麼是“一百二十”而不是更短或者更長?

這就是要給企業一個機會,不一棒子打死,拯救那些還有自救欲望的企業,從此就可以看出:“搞死”隻是手段,“搞活”才是目的。

在“搞死”“搞活”的過沖中,也給投資者一個反應和考慮的時間,不會讓投資人一下子跟垃圾企業一起沉。

因此為企業和投資人又配套瞭一個連續公告機制,使得這些陷入困難的企業和投資人之間能夠進行雙向選擇,企業不再能夠通過躺倒等救援,或者以“拉著投資人一起死”為籌碼脅迫監管妥協。

從這個安排來看,就是讓投資人用腳投票,但凡上點心、但凡關註一丁點企業價值的投資人,都能夠提前從累計成交量以及其他公開性指標及預警信息上看出企業風險的累積,如果連成交量這麼直接的流動性指標都漠不關心或者以賭徒心態博暴擊,那麼跟著企業一起沉也就天經地義瞭。

所以這不僅是在淘汰企業,更是在淘汰根本不適合進行證券投資的極業餘散戶!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有時候“驅離”才是對他們權益最好的保護

接下來兩條,改變曾經“面值退”為“1元退”,降低瞭退市壓力,給部分企業騰出瞭一些喘息空間,同時也對喜歡炒作低價股、垃圾股的投資人敲響警鐘。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兩條規定當中,關鍵字是“連續”,這也是目前網上被提及最多的一個條目之一。

我對市場總計4149隻股票進行瞭統計,截止12月16日收盤位置,價格低於1元的股票僅有4隻,分別是ST金鈺、ST剛泰、ST宜生以及ST天夏。

其中ST金鈺連續收盤價低於1元16天,ST剛泰17天,ST宜生2天,ST天夏1天。

但是新規當中也提及瞭,不做一刀切,新規新算的概念。

也就是說,目前整個中國證券市場竟然沒有一隻符合“新規價格退”標準的股票!

這也是為什麼網上會有傳言“雷聲大雨點小”的出因所在。

到底為什麼要這麼搞呢?真的是為瞭“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如果不斷章取義,而是結合後續三條來看,脈絡就會非常清晰瞭。

奔著誰去的?無腦高送轉!

其本質意義很簡單,高分紅、高送轉可以!但是要有區分,企業業績好的、價格合理的,該送你就送。

但是那些經營業績差,價格還爛的公司,如果不思進取、隻想想通過高送轉等名目吸引眼球樓錢,就得掂量掂量後果。

說白瞭,就是讓企業少玩點那些歪門邪道,一心一意的把精力投入到企業經營當中去,別天天本職工作不做,凈整點那有的沒的。

其核心依然是價值引導,對企業本身以及投資人雙向的價值引導。

這就是回歸價值!

4

除瞭第一類對企業和投資人進行價值引導的傾向,第二類“財務類強制退市”,更是加大瞭對企業回歸價值的鞭策力度

其中最重要的條目就是這三條:

其中尤為重要的部分是後續說明條款中,一改曾經隻看凈利潤和營收指標的粗暴方式,加入瞭“扣非前/後凈利潤”的綜合性指標。

什麼叫“扣非”,就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

其中包括14種情況:

也就是說,企業想要靠虧損瞭以後賣兩套房子“起死回生”,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瞭,別管你是“往上搞”還是“往下搞”,反正我隻取最低值。

同時結合期末凈資產為負的強退標準,企業除瞭回歸經營本源,認真搞好自身本職以外,幾乎沒有其他“活路”可走瞭。

同時結合第三條“無法出具意見”及“否定意見”兩種指標,企業連弄虛作假的路子都被堵死瞭。

隻要審計部門認為你的財報不能公允的表現企業經營狀況,或者無法確定能不能,你都得給我跪!

別說騙瞭,哪怕是說不清楚都得死。

整套監管策略下來,依然是那八個字——“回歸誠信、回歸價值”。

5

如果說第一類和第二類是引導雙方回歸價值的套索,那麼第三類則可以看做是一把架在企業脖子上的“斷頭鍘”,是整個新規最核心的部分

事實證明,想要靠資本自律完成對價值的建設那是完全不可能,馬克思說過:一個人為瞭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這第三類對困擾市場多年的披露難、披露慢、不披露、假披露等現象進行瞭強制規定!

2018年深大通武力對抗檢查的事件震驚整個金融圈,相關人員拒絕簽收監督檢查、調查通知書,拒絕檢查、調查人員進入辦公場所,拒絕接受詢問,拒絕提供會議紀要等相關文件資料,辱罵、威脅檢查、調查人員,擅自轉移、隱瞞被封存的重要證據等拒絕、阻礙檢查。

但依據當時條例,僅僅是對其罰款60餘萬元,主要責任人處以“市場禁入”處罰。

相比其違法所得,這種處罰力度幾乎等於按摩!

由此也給眾多企業開瞭一個極差的先例。從此幾乎形成瞭“悶著頭摟錢、檢查來瞭對抗”的風氣,罰款幾乎快成瞭黑錢洗白的“充值道具”。

但是此次新規一出,一切皆成過往。

我不管你業績怎麼樣,我也不管你屁股後面是什麼事兒,要麼合規披露、要麼接受檢查,否則直接ST,兩個月內敢不服軟直接退市。

這就是強行將所有上市公司納入監管規則之中,從此誰也別想做那“法外之徒”,表面上看是在降低退市門檻,但實則是加大監管權力,畫出紅線亮出刀子,威懾宵小才是主要目的。

說白瞭,就是那句“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至於最後一類違法類強退,則更加簡單直接的說明瞭“此處沒有法外之徒的生存空間”,某極信息那種1年之內被4傢法院強制執行6回的企業,投資人入場前可要好好掂量掂量瞭!

6

縱觀整個退市新規,其核心與其說是如何“退”,不如說是如何“不退”。與其說是“如何處罰違規”不如說是“如何讓企業不違規”。

與其說這次退市制是奔著上市公司去的,不如說主要是奔著合理引導投資者價值觀去的。

監管的主要目的,是引導投資者從資本投機轉向價值投資,逼迫企業在合規、合法的區間內從市場資本導向回歸企業經營本源。

為市場溯本清源,淘汰死性不改、無視誠信、漠視經營的垃圾企業和“人渣”公司,為開啟慢牛、長牛的健康行情奠定基礎。

守規矩,做價值”的思想貫穿始終,也與近幾年監管層不斷強調的“長牛”、“慢牛”基調珠聯璧合。

對企業和投資人的雙向引導隱藏在字裡行間。

未來的中國股市,在這種雙向引導,雙向選擇,雙向制約之下,必然要走到價值投資的主路上去。

而以價值為核心,以監管為骨架的價值長牛、慢牛幾乎已經成定局。

曾經每一次政策風向的改變,都必然會引發一場造富神話,踩準政策的節點,更隨政策方向才是一飛沖天的不二法門。

正所謂“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專註以投資優質企業,專註於長遠發展的價值投資者,才是未來二十年中國股市真正的寵兒!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