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白酒賽道:千禾味業(603027)會是下一個牛股嗎?

要說目前最好的生意,大傢肯定都說是白酒,對此我也認同。

但是如果說成長性最確定的行業,我認為就不一定是白酒瞭,我認為是CRO和調味品行業,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並不喜歡喝酒,所以對白酒的認知沒有那麼深刻,說實話,直到現在我對於白酒的成長性也並不是十分的篤定,所以我不願意以過高的估值去買白酒股,也正是因為此,所以這幾年不敢重倉白酒,錯過瞭白酒的大好行情。

但是作為一個吃貨,我對調味品的認同感則是深入骨髓的,我也相信未來調味品的成長確定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我願意適當地高溢價去買調味品股,唯一的遺憾是我研究這個行業太晚瞭一點,現在估值已經高高在上,所以現在也不敢重倉。

下面談談我對於調味品行業的一點認識。

一、行業簡單,研究難度低,比白酒的研究難度還要低,特別適合業餘投資者。

首先,調味品沒有白酒那麼多層次,不像白酒那樣分什麼高端、次高端、中低端,目前的調味品主要是以大眾化的中端為主(這是海天和中炬的主要消費群體),隻有剛剛切入調味品行業的公司(比如千禾)會另辟蹊徑從高端入手,以避免和海天剛正面。

產品的價格層次越簡單,對於企業經營者的要求就越低,在決策的時候犯錯誤的概率就越小,這個行業屬於隻要你願意多幹,就能多收獲的的生意,說白瞭就是多打廣告,多發展經銷商。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踩雷的概率就比較低。

和白酒一樣,研究調味品行業一定要關註產能,因為它們都有一個發酵的過程,產品的生產周期比較長。所以,產量的提高並不是說完全通過機器化生產就能解決的,業績要能保持增長,產能建設必須要跟上。

其次就是品牌建設(廣告)和營銷網絡建設(渠道、經銷商),這個行業是典型的多勞者多得,因此管理層的進取心就顯得特別重要。正如宗慶後以前說過的,娃哈哈以前之所以發展那麼快,也沒什麼特別的秘訣,就是廣告打的猛,再加上自己一門心思花在經銷商上,宗慶後自己每年有200多天都在出差跑銷售。

二、從成長性來說,調味品行業具備量增、價升、集中度提升的基礎。

首先說銷量,銷量增長的動力一是來自於人們口味的多樣化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調味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可以這麼說,調味品不怕銷不出去,就怕你不能開發出更鮮更美的味道。

以日本的醬油發展過程為例,最初醬油品類也較為單一,後來大蒜醬油、花生醬油、生魚片醬油、藥膳醬油等專用功能的醬油陸續出現。

又比如中炬高新開發的蒸魚醬油、海鮮醬油等。

因為人們對來自舌尖上的滿足感自古以來就心馳神往,作為一個吃貨的我對此深有體會,我相信以後吃貨傢的廚房裡放的的醬油肯定不止生抽和老抽這兩種。

再就是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城鎮化推進使得居民外出就餐以及外賣需求增加。

再說價格,由於我國目前仍然是發展中國傢,經濟發展速度還處於中速發展階段,一般來說,經濟發展較快的時期往往都伴隨著通貨膨脹,所以大部分非自動化機器生產的商品理論上都是會跟隨通脹而價格上漲,尤其是調味品這種剛需消費品是具備漲價的條件的;而且由於單價低,所以消費者對於其漲價並不是太敏感。

以海天醬油為例,平均噸價由 2014 年的 4873 元/噸提升至 2019 年為 5356 元/噸,年均復合增速 1.9%;中炬高新醬油平均噸價由 2014 年的 5686 元/噸提升至 2019 年為 6467 元/噸,年均復合增速達為2.6%。至於醋的漲價幅度則要更大。

從產品的結構來看,未來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低端調味品的占比會越來越少,這個趨勢也有利於總體毛利率的提升。從普通醬油到高鮮醬油,再到零添加醬油,再到有機醬油,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醬油單價不斷提高。

集中度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趨勢,其實對於絕大部分行業來說,隻要產品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標準化,最後都是會向頭部企業集中的,目前的醬油市場是一強領先的格局,第二名中炬高新不到5%的份額,至於剩下的企業份額就更少瞭,所以未來必定會誕生龍二、龍三。

目前調味品的各個品類中,隻有醬油和蠔油的集中度相對高一點,其它品類的集中度都很低,集中度提升的空間很大。集中度的提升可以參考榨菜的軌跡,榨菜也屬於可以做到標準化的產品,榨菜行業的CR5 由 2008 年的 46%提升至 2018 年的 79%。

三、企業發展路線

在各傢企業的發展路線上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海天、李錦記、中炬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重點發展餐飲渠道,因為它們的產品價格屬於中低檔,更適合餐飲渠道的價格要求,而且本身規模比較大,隻有餐飲渠道的量才能滿足它們的成長性要求。

另一類就是千禾這種以C端為主的,為瞭避開和龍頭的正面競爭,主攻高端空白市場,目前這個市場還比較小眾,零添加、有機等健康概念還在市場培育階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千禾對經銷商的扶持力度是最大的,一方面體現在給經銷商巨大的讓利,千禾的一級經銷商的毛利率要遠高於海天和中炬。

另一方面,對於新開拓的賣場,公司會和經銷商共同分擔商超入場費等前期費用,並給予推廣促銷費用支持。這是千禾的銷售費用遠高於其它幾傢公司的主要原因。

比如,根據公司招股書中的披露,2013 年下半年為瞭開拓華東市場,2015年度、2014 年度向上海經銷商匯鮮堂銷售產品獲得毛利分別為 2058萬元、1363萬元,支付推廣促銷費分別為1886萬元、1337萬元,支付相關運費分別為 169萬元、125 萬元,公司在新開拓的華東市場實際毛利扣除推廣促銷費、運費後分別為 2.64 萬元、-99.43 萬元。也就是說,為瞭開拓華東市場,不惜微利甚至虧本。

千禾屬於剛剛進入調味品行業的新玩傢,為瞭快速進入一線陣營,它的策略是比較激進的,成敗與否還需要業績的驗證,從過去幾年的業績來看還是很不錯的。

相應地,投資調味品行業的股票分為兩類:千禾和非千禾,分別代表著激進和穩健的風格。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