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放下對一個人的執念?

所謂執念,其實不一定是對方有多好,而是你自己走不出失戀的怪圈。盡量全面說下,給大傢一些方法和思路吧。

一、為什麼明明跟一個人早已分離,卻依舊結不斷與他的回憶?

怎麼才能放下對一個人的執念?

那我們先瞭解下為什麼我們難以放下執念,通常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因為你隻是戒斷瞭與他的戀愛關系,但不代表兩人的心理或生理的“互賴模式”消失瞭

也就是說,你們共同經歷的時間和經歷,已經在現實中形成瞭一種相對契合的模式,你們為瞭更融洽地相處,對自己不斷修刻,

逐漸互補,形成一個相對配合的完整個體——而當對方突然抽離,走的不僅是他的人,更是你的另一半生活。

2、失戀,令你產生內啡肽戒斷反應

愛情會讓你體內釋放多巴胺,多巴胺促進內啡肽的分泌。

所謂內啡肽,更像是一種成癮性的愉悅,有效止痛和令人愉悅,很多“成癮藥物”都會促進人體內啡肽的分泌,例如大麻素、尼古丁等。

而失戀,則切斷內啡肽的分泌,本質上與戒煙戒毒是一樣難熬的,很多人就是戒不掉。

3、沉沒成本

你總覺得兩人對這段感情投入瞭這麼多,怎麼能因為一件事就完全前功盡棄呢?

為瞭不辜負曾經的付出,你寧可原諒當下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你無法說服自己想開。

4、損失厭惡心理

這是一個經濟學的詞匯,放到愛情中同樣有用。

指的是,當你面臨的是風險和損失時,你反而更無法說服自己離開。

像賭博,賭贏瞭你會拿錢離開,賭輸瞭你反而不甘心走。

5、完形傾向律

人們有一種傾向,盡可能把被知覺到的東西呈現出一種最好的形式。

失戀之後,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完善”對方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把他幻想得越來越好,然後更舍不得放開他。

二、你還要在“執念”中持續多久?

美國健康心理學傢庫伯勒羅斯提出過一個“重癥患者五個階段”理論,用在失戀中也同樣有效。

分別是:否認、憤怒、談判、絕望和接受。

也就是說,隻有經歷到最後一個“接受”階段,才能慢慢真正放下對一個人的執念。

可是,多數人都在前四個階段中找不到出口,一直循環在其中痛不欲生。

1、否認:你不相信對方已經不愛你瞭,或雙方曾經那麼甜蜜,說分開就分開瞭。

你一再懷疑,說什麼也想不開。

2、憤怒:“由愛生恨”的典型表現,你會質問對方,質問自己,甚至以“威脅、強迫”來試圖扭轉局勢。

3、談判:這個過程中,你會嘗試與對方深度溝通,試圖用和解的方式挽回對方。但往往結果無效。

4、絕望:這是最難熬的過程——你知道對方可能跟自己沒可能瞭,但還是不想承認這個事實。

無法說服自己接受,於是又回到第一個階段,如此循環往復。

三、如何科學有效地放下執念,真正截斷一段感情?

你會發現,其實你對一個人有執念的原因,多數來源於你自己的心理因素。

所以我們也要通過科學的心理控制法,來按部就班、有規律可循地放下這份執念。

心理學傢佩格·斯特裡普和艾倫·伯恩斯坦提出過一個專有名詞:目標脫離

1、認知脫離:接受分手的事實。

你要學會接受現實,讓自己盡快進入前面提到的“重癥患者五個階段”中的接受階段。

很多人在分手初期,之所以痛苦,是無法接受現實,內心不承認分手的事實,所以期望越大自然失望越大。

當你以為自己哄哄他他就會回來,當你以為他隻是鬧個脾氣,

當你以為你們感情足夠深厚不會真的分開的時候,他堅決的態度,都會一次次澆滅你的期望,讓你一次次痛不欲生。

這其實都是因為你沒有接受分手的現實導致的痛苦:他是真的決定離開。

不管你是想走出來,還是想挽回,第一步都是要接受分手的事實,因為如果你不接受這個事實,你就會遇見兩種糟糕的情況:

  • 你還想挽回,你的不接受現實會導致你去糾纏,會讓對方對你反感而離你更遠,讓挽回變的更難。

  • 你想放下,你的不接受現實會讓你一次次失望,而更加痛苦。

2、情感脫離:正視自己的情緒,別逼著自己放下!

是我首次把“白熊效應,應用到失戀情緒”中的人, 目前這個理論一直在被抄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