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羅奇喊話拜登: 建議主動降溫貿易摩擦, 重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12月12日,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S.Roach)在三亞·財經國際論上表示,未來幾年,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就是中美關系。在羅奇看來,拜登政府的上臺將給中美關系改善帶來契機,希望雙方開展一些更有建設性的交流。在他看來,拜登政府應該重點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中美對話的結構應該進行改變。他建議兩國建立一個全天候的部門,可以把它稱之為“中美秘書處”,設在中立的第三國,員工由兩國高級官員組成。他們將負責共同開發數據庫,共同提出政策提案以及裁決機制,以確保政策的有效執行且過程透明。

第二,拜登政府應該撤回或者降低對華關稅。他建議,放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因為這個協定是不可行的,且在理論上也說不通。“經濟學傢都會告訴你,一個國傢儲蓄率這麼低,像美國,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巨大的貿易赤字,而且這是一個多邊貿易赤字帶來的問題,不能通過跟一個國傢的雙邊貿易協議解決多邊貿易帶來的問題。”

羅奇說:“其實,跟中國的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也是一種傷害。(要解決這個問題)更多的應該是儲蓄上的共同安排,美國要多存點錢,中國少存點錢,通過這樣解決貿易的不平衡。”

第三,放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框架,搭建一個新的框架,以解決一些重大問題及一些結構性問題,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國有企業補貼以及網絡安全問題。“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一些結構性的問題,確實是我們兩國長期發展的關鍵。我們必須在這些問題上達成共識,這樣雙方才能互相合作。”

羅奇說,他希望中美能夠談成一個雙邊投資協定,重啟過去談瞭10年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中國有100多個雙邊投資協議,美國有40多項。我們都知道,投資協定是最好的通過規則和標準的制定改善市場準入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我們將能夠解決棘手的結構性問題,特別是涉及到技術轉讓、知識產權,甚至網絡安全、國企補貼的問題。”

在羅奇看來,拜登上臺後將面臨一個比較艱難的政治時刻,他不太可能徹底反對特朗普的所有觀點,但是他依然有機會利用政治智慧解決最關鍵的經濟關系的問題。“在21世紀,沒有比中美關系更重要的經濟關系瞭,所以拜登應該好好利用這次政治上的勝利,在為時已晚前解決中美的問題。”

羅奇認為,雖然拜登上臺後可能無法馬上就撤銷所有的對華懲罰性關稅,或者一上來就取消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但為瞭中美兩國恢復互信,拜登應該主動讓貿易戰降溫,而中國也需要做出同等的姿態。雙方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協,以向對方釋放善意。

對於中國,羅奇表示,他希望中國能夠進一步闡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是否加入CPTPP的政治意圖。“這種透明度的釋放,將會受到美國的歡迎,否則就會被反華勢力加以利用。信任是雙方的,不能由單方操作。”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