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沒有瞭利用價值,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生一世,各種關系很復雜。這些關系都不盡相同,想要維持就難免會涉及到各種利益。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有十足的理解。其實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利益,還有很多與人際相關的利益,比如名望、社會資源等等。

當然,由於每個人興趣和性格各不相同,所以自己身處的社交圈子也不相同,往往關系當中有親密的,也有相對疏遠的。

但是無論關系是否親密,一旦成為相識的人,那麼在一方有需求時,難免就會涉及到利益的互換。基於這一點,心理學傢認為,當你不再有利用價值時,你就會驚異地發現自己原先的朋友一個都不在瞭。

無論是什麼關系,難的並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當你真正落魄,處在四面楚歌的地步時,能夠站出來予以幫助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而酒肉朋友則會在此時“自動消失”。

陷入資源稀缺形勢

也許有人會疑惑,稀缺資源狀態值得是什麼?其實很簡單,這種狀態就是指當一個人陷入窘迫的生活時,任何資源對他而言都是十分稀缺的。

相信每個人都多少經歷過比較困難的生活,無論是經濟上的貧困還是感情上的困乏,都會讓一個人經歷失落。

所以在一個人經受情感上的稀缺時,對他而言最重要的資源就是關愛、幫助以及其他情感層面的幫助。

此時,能夠為你提供這種資源的社會關系無非就是親人、戀人、好友等等。他們可以通過一些親密的交談、內心的交流等等形式來讓你感受到溫暖。

但是我們知道,社會交往是講究平等的,無論是哪一方遇到困難,最重要的都是建立在相互基礎上的一種互惠。

所以說得好聽就是一種互惠,說得誇張一些,其實就是一種感情上的相互“利用”。

那麼假如你已經不具有任何有意義的社會資源,那麼身邊的人其實就沒有理由來與你進行交往瞭。所謂“樹倒猢猻散”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社會心理學視角

在這一學科的視角看來,個體之間由於存在著各種顯著的差異,所以在交往的過程當中,差距會導致彼此間距離的產生,於是相對處於弱勢的一方便會感受到失落甚至是痛苦。

在生活當中也存在一些例子,假如一個經濟狀況處於瀕臨破產狀態的商人,在與之前的商人好友交流時,內心那種自卑與傷感便會油然而生。

所以這種差距也會使得那些處於較高地位的人產生一種想要遠離的情緒,雙方漸漸疏遠。

刻板印象的影響

刻板印象這一心理學概念由詹姆斯·鮑德溫提出。

我們知道,社會是具有群體性的,群體性在共同生活的過程當中,會在長時間的相似環境中形成類似的觀點,以及一種不約而同的價值觀點,這也就是所謂“群體性”。

而刻板印象這種觀點其實就屬於一種基於群體性認知的誤解。常見的就是對於某一群體的固定認知,比如山東人都能喝酒、四川人都能吃辣、東北人都不怕冷等等。

所以很多群體會根據外界對自己的看法來對本群體的身份進行一種社會建構,亦即我們平時所說的“標簽”

在社會交往當中,假如某個人從事一項被社會認為是“底層”的工作,那麼此人的社會交往便會充滿瞭艱辛。

比如現如今,由於電商和網絡的發達,外賣、快遞行業催生出許多工作崗位。

大眾往往會對於這種工作保留一種“底層工作者”的標簽化印象,所以假如一位從事快遞行業、收入不菲的男性,在相親時也許就會因此受到冷落。

這種誤解以及惡意的揣測是十分影響那些處於“弱勢”行業之中的人的,人們不會去深入地瞭解其本人,隻是根據傳統觀念便否定一個人。

就像很多致力於人類平等的偉人們如馬丁·路德·金、納爾遜·曼德拉的貢獻一般,人們之間不應再因某些因素而產生歧視。

盡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這種謀求自己的利益並不應該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Nkwcomb, T. M. The varieties of interpersonal at- traction, In D. Cartwrighl &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2nd cd.) Evanston: Row, Peterson, 1960.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