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女學生為討男友歡心,觸及舍友隱私:是母親忽略瞭這些教育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成長過程中,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總是至關重要。因為母親往往是孩子在童年時期接觸最多的人,而在此期間,能夠給予的教育也將影響孩子一生。

年初,一名19歲女孩因上大學期間談戀愛,男友要求她拍室友的浴照,她便順從瞭男友的要求,偷拍瞭室友出浴的背影。室友知道後,要求她刪掉所有照片並且搬離宿舍。

女孩在受到室友質疑後,認為自己並沒有拍臉,根本不算侵犯室友的隱私,令人啼笑皆非。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女孩的行為的確侵犯瞭室友隱私,但事件背後的原因可能並不簡單。

從女孩的言語之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她並不是不知道事件本身不合適,不然也不會選擇偷拍和拍背影。但她確實又做出瞭傷害室友的行為,可能是出於好玩或想要滿足男友願望的心態。

在此過程中,她並沒有意識到對室友的傷害程度。也就是說,她認為此事雖然不太光彩,但也沒有到傷害人的地步。

對性的好奇心理

從個人角度來看,事件中的男孩和女孩對“性”充滿好奇,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因為這種好奇,做出瞭有違道德、法律的舉動,便是教育出現瞭問題。

有關社會調查顯示:相對於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社會、媒體、學校、傢長等對的孩子性教育非常缺乏。

雖然孩子由於好奇心,對性有些知識層面的探索,進而產生認知,但認知的范圍並不全面,比如,性對人的意義,如何正確看待性本身等等。

該事件也讓人們意識到,青少年對於基本的法律常識非常缺乏,對法律的邊界認知模糊,對事態沒有明確判斷。

對於女孩而言,母親在成長的過程中更為親密。因此,身為媽媽一定要給孩子樹立起邊界感,讓她們明辨是非,把握為人處世的邊界。

如果事件中女孩的母親做到這一點,想必也不會發生這種事瞭。

自我理論

從心理學層面來講,這個事件既體現出人對性的好奇心態,也對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提出重視。男孩要求女孩拍室友照片是前者的寫照,女孩害怕分手從而順從男友是後者的描摹。

客觀地說,教育的確對本能有一定的壓制作用,這和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論相吻合。該理論認為,人由三個“我”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有各種欲望的、沒有受到後天修飾的“我”,超我指的是在高道德、嚴要求下的“我”,自我則介於兩者之間,調節兩者矛盾,使之外顯於現實中得到統一。

因此,男孩的要求是本我的表現,女孩對男孩的順從是自我歪曲的表現。前者在提出要求時,並沒有超我的壓制,而後者在順應要求時,超我也沒有發揮正確的作用。

超我缺失是個人社會支持缺失的縮影,也就是說,他們的社會支持體系沒有給予感情方面的需求,迫使他們不得不尋求外援。但由於沒有社會支持體系的引導,便走上瞭不合常理的道路。


一般來說,青少年的社會支持體系大部分來源於監護人,通常是指父母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安全感和向外探索的正確方法。

但一味地怪罪父母也是有失偏頗的,每一個原生傢庭或多或少都會給子女留下傷害,這是客觀上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親密關系的作用之一,就是尋找到修復原生傢庭創傷的力量。

因此,尋求外界專業人士或相關權威書籍的幫助是正確認識愛、正確尋求愛的有效途徑。

如果傢長本人無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觀念,可以引導孩子走這條路,讓他們在自我學習中認清人和世界。

善用科技

科技已經融入瞭我們的日常生活,變成人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也是一把單刀利刃,使用的方式不對就可能引發負面效應,就像該事件中,拍照侵犯瞭個人隱私。

在哲學界,科技和倫理的關系深受相關學者關註,各個學派對科技的看法也褒貶不一。

綜上所述,母親應該早早為女孩樹立起“隱私”觀念,讓她們明白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參考資料:《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