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你被道德綁架的愛。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丨簡七七

01

多大的事,會讓你上網吐槽伴侶,

寧可把傢事變成別人的談資,也不和伴侶溝通?

一條魚的魚肚子就夠瞭。

根據這位老公敘述,

事情是這樣的。

一條魚上桌後,妻子總盯著魚肚吃,

雖然一點點夾,不是一筷子弄到自己碗裡。

但他看妻子愛吃,所以就一直沒碰。

吃完飯後,他又覺得不妥,

就算妻子不照顧他的感受,

但同桌吃飯的爸媽也是一口沒吃到啊。

因此得出結論,

妻子沒教養,不懂事。

這位老公本想得到網友的聲援,沒成想

下面的評論一邊倒,百分之九十全都是聲討。

“越想越壓抑,想表現自己疼愛媳婦,

看她愛吃,所以自己一口沒動,

卻又心裡委屈,最後壞人全讓媳婦當瞭。”

“想起瞭我的成長經歷,就是魚肚子留給孩子吃,

所以大人不夾。

然後長大後,大人會因此綁架你,說小時候對你有多好。”

“人傢老婆一點一點夾的,不是直接全薅碗裡。

想吃就夾唄,都不夾,老婆還以為他爸媽不愛吃魚呢,

4個人坐一桌吃飯,這麼多想法,累不累?”

對啊,累不累啊,

你想吃魚肚子就夾,

妻子搶先吃完瞭你愛的魚肚子,

面對爸媽不好直接說,

同床共枕的人,還沒點空閑開誠佈公嗎?

為什麼要把婚姻關系弄得如此苦情?

說到底,這位丈夫的所作所為,

不過是引爆瞭大傢長久以來的壓抑,

太多人早已受夠瞭在親密關系中,

被別人的自我感動,自我犧牲而綁架的人生。

“你帶著犧牲感對我好,然後再向我索取,

卻從未問過我,這是否是我想要的。

我的一舉一動,都變成你的雷點,

我深感窒息,你卻在不斷重復你的付出。”

02

同樣是關於魚的故事,

出現在普通話考試文本裡,

之前一直被尊為愛的傳承。

小時候傢裡窮,難得吃上一次魚,

魚頭是媽媽的,魚肚子是他的,剩下的便是父親的。

那時候覺得魚頭一定很好吃。

後來,外婆來傢裡,魚頭是外婆的,魚肚子還是他的。

那時候,他納悶,“怎麼媽媽的媽媽也喜歡吃魚頭。”

後來他成傢立業,有瞭自己的孩子,

妻子分魚時,魚頭是她的,魚肚子是女兒的。

所以他醒悟到一個道理,“女人做瞭母親,便喜歡吃魚頭瞭。”

正如黃執中所說,

給這個故事加上一個結局,瞬間從溫馨變成瞭噩夢。

這位母親臨終前告訴兒子,自己從來沒喜歡吃過魚頭。

那在之後的日子裡,

這位兒子隻要想起母親,就會心懷內疚,

母親為瞭他吃瞭一輩子不愛吃的東西,

他是不是做得還不夠好,不夠多。

一份帶著犧牲感的付出,捆綁瞭兩代人。

03

也許不是魚頭,也許不用臨終前。

多少親密關系裡的傷,

就來自於對方自以為是發起的情感交易,

進行的強買強賣。

他們自賣自誇,自我感動,

卻忘瞭問問承受者是否願意。

就像母愛的偉大,父愛的偉岸,沒有人會質疑。

但如果這份愛裡有太多的不甘,

所有的付出都變成瞭讓孩子聽話的籌碼。

那孩子的自我呢?

他想逃的想法,是不是會變成不知好歹。

沒有人在這段關系裡是輕松的,

像是一根被拉直的皮筋,

兩頭累。

楊紫在《聽她說》裡對話控制狂母親。

如果能回到26年前,她會在自己出生的那一刻,

把自己殺死。

母親節衣縮食,傢裡所有的錢基本都花在她身上,

生活裡每個細節似乎都在告訴她,

母親的世界裡隻有她瞭。

所以母親用任何方式控制她,都是對的。

所以她要做到最好,才對得起母親。

所以她沒有瞭愛人的能力,因為她不敢。

誰都知道這樣的因果邏輯是扭曲的,

但身在其中的人,卻像陷入瞭沼澤地,越掙紮越痛苦。

伴侶間也是如此。

兩個陌生人從相遇相知相戀到終成眷屬細水流長,

磨合是必經之路,

彼此身上的棱角免不瞭會刺痛對方,

所以讓渡一部分自我,把我改寫成我們,

確實需要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

但為瞭省去這個過程,把失去自我一味順從當成捷徑,

才是最大的誤區。

唯一的解脫方式就是學會愛自己。

就像楊紫最後對母親說的,

“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04

有些犧牲感是自己制造的,

等待自愈。

而有些犧牲感,卻是被周圍的聲音催生的。

他們的出路在哪?

為母則剛這句話已成為要求母親為孩子無條件妥協的“最好理由”。

是否要生孩子,

還有多少意願來自於母親本身?

又有多大因素是因為長輩的催促,丈夫的期待,

大環境對女人隻有生孩子人生才完整的宣揚。

隻要孩子一出生,

無論母親是否願意,

旁人一聲聲你要為孩子好叮囑後,

便扔過來一條條育兒心經。

孩子最好要母乳;

孩子還小,不能少瞭母親的陪伴;

你總是在加班, 孩子磕瞭碰瞭都是你的錯;

就算有保姆,保姆能和媽一樣嗎?

……

這些譴責,砸在一個叫做母親的人身上,

就算全職太太已經被公認為是最有風險,沒保障的職業,

太多的母親也逼不得已,從職場隱退,回歸傢庭。

如果她們能從生兒育兒中獲得足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那當然無可厚非,

如果一路被推著走,全程被要求,

後果卻讓她們承擔,

心裡的不甘會發酵成犧牲感,

索求回報,也就變成瞭“理所應當”的事,

但要多少東西,才能填滿這個充滿犧牲感的黑洞?

沒有人會願意生活在一個動不動就雞飛狗跳,

滿是抱怨的傢裡。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生活地小心翼翼,

不知道哪句話不對就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時候所謂別人的催促聲都已撤退,

留下瞭一地雞毛給這個傢。

恐婚恐育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口頭禪,

他們雖然沒有結婚,

卻圍觀瞭周圍很多不幸福的婚姻。

婚姻裡的身不由己,

他們旁觀者清,

害怕自己成為婚姻裡歇斯底裡的那位。

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所以幹脆就不想結婚。

還沒有發生的犧牲感就勸退瞭一堆人,

犧牲感的威力可見一斑。

永遠不到帶著犧牲感作決定,

別人的認可和催促,

在一段時間後都會閃退,

但生活是自己的,結果隻能自己扛。

小時候總是被教育以別人傢的小孩作標桿,

長大瞭,

這樣的比較該結束瞭。

但又談何容易。

05

最近有一個群體備受關註,

“被父母逼迫考公務員的年輕人”,

小白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參加國考,是父母幫忙報的名。

父母的一時興起來自於“攀比”,

因為鄰居傢小孩考上瞭,

所以他也應該可以。

之後為瞭回傢鄉備考,小白放棄瞭頭部互聯網公司的offer,

第二次又沒過,

父母就讓他把當地電視臺的臨時崗位也辭掉,

全職備考。

傢裡花兩萬給他報補習班,

他不想辜負父母的好意,努力備考。

卻從未放棄抗爭。

無休的爭吵中,

父親的一次流淚讓他全面妥協。

“那一瞬間,他在這場關於自己未來的競爭中,徹底敗下陣來。

在親密關系中,這種壓力從來都是說不清道不明,又無形的。”

為瞭成全父母的期待,小白隻好越挫越勇,

失敗瞭十幾次,然後再等待下一次機會和結果。

這不是他喜歡的生活,接連的失敗也讓他懷疑,

除瞭不喜歡,他也不適合。

但父母還沒松口,

他隻好割舍瞭自己未來的其他可能,

走進父母畫好的圓裡。

就算最終小白考上瞭,

體制內的工作就會一帆風順嗎?

就像被父母以孝順之名包辦的婚姻,

其中的不順心滋生的埋怨,

都會反彈。

犧牲感捆綁的惡性循環裡,沒有贏傢。

親密關系裡從來不缺少付出,

所有的付出也不會是剛剛好的平衡。

但我們是親人啊,所以為什麼要斤斤計較。

而不是我們是親人啊,所以我的付出比較高貴,

小到,我想吃魚肚,為瞭你而隱忍,

我不說,你為什麼看不出來。

大到,我生你養瞭你,你要按照我的期待活著。

不應該是這樣計算的。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有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權利,

有自己的行為習慣。

每一份付出,都值得感恩。

同樣的,每一份付出的施予者和承受者,

都出於自願。

自我犧牲的感動,早已感動不瞭任何人,

親密關系中,最舒服的狀態應該是,

成就更好的彼此。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