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溝通方式,就像是插入男人心裡的刀,一開口就傷瞭感情

前幾天,收到來自讀者的困惑問:”你覺得男女交往中,需要儀式感嗎?”

當時看到留言,我毫不猶豫的回復說:”需要。”

雖然“情侶之間是否需要儀式感”是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男女都持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仍覺得儀式感是可以讓愛情保鮮的。

當倆人的愛意被日常生活中的雞毛瑣事日漸消耗掉時,儀式感能夠給平淡的日子註入新的幸福元素,從而讓感情持續保鮮。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愛情中的儀式感呢?

01

由於男女思維上的差異,對儀式感的看法會有所不同。

女生通常想通過儀式感來證明彼此之間愛的流動,希望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裡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幸福。

而在大部分男生心裡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會認為儀式感僅僅適合存在偶像電視劇裡。

正因如此,在儀式感這件事上,我認為雙方應該放下矜持,直接表明各自的訴求。

雖然提前溝通節日的安排,儀式感的驚喜度會大大地降低,但是可以提高滿意程度,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曾經有個讀者跟我說過,她跟男朋友正準備結婚,卻臨時發生瞭一些矛盾,讓她一度不想結婚。

他們矛盾的導火線是端午節送禮,在女生那邊有一個習俗,即雙方訂婚後,在結婚前男方逢年過節都需要給女方傢送禮。

端午節前幾天,女生怕男生因一時忙碌考慮不周全,就事先提醒瞭一下對方,結果男生直接表明不願意送。

男生這種不重視的行為,讓她開始有瞭擔憂,害怕以後的婚姻會不幸福。

他們彼此在產生矛盾後都對這件事進行瞭溝通,然而可惜的是在聊天的過程中都在爭論誰對誰錯。

比如,男生雖困惑事情的發酵程度但仍選擇瞭道歉,女生卻直接從端午節擴散到結婚紀念日,從國慶節又擴散到說“結婚有個屁用”。

這無疑是在無止境擴散彼此之間的沖突,而不是縮小矛盾。

再比如,在聊天裡,女生對男生說:錢不用花,都省著以後能發傢致富。

這話讓一個男人聽到是什麼感受?對方會解讀成:就這點錢,難道能發達瞭不成?

在親密關系當中,任何諷刺都是愛的毒藥。

而這種諷刺以及蔑視,一定會讓一個男人內心充滿痛苦和憤怒,並在心裡種下“今天你瞧不上我,明天讓你高攀不起”的小種子。

在溝通當中,語言服務於自己的目的才是溝通的本質。

如果沒有溝通目標,那去溝通什麼呢?

正所謂上兵伐謀,解決沖突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溝通就能夠解決問題,或者退而求其次,哪怕不能解決問題,至少不要擴大問題。

大多數處在戀愛狀態的男女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的喜怒哀樂對方會在第一時間察覺到。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需求到底在哪裡。

所以不要讓對方來猜自己對於這種節日儀式感的期待值,男生一般都很討厭這種猜的感覺。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期待值講出來,比如說自己是個在乎的儀式感的人,希望以後的對方重視平時的禮節。

就算不直接說這些事情本身,哪怕隻是表達心情也是可以的,正向地表達對方是可以感受到的。

02

在現在這個社會,似乎女生對儀式感的安排要求都很高,固執的想得到心裡認定的那種儀式感。

而很多時候男生追求儀式感的熱心,就是這樣被澆滅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冷眼相看,試問哪個男生可以持續保持熱情?

就像這位女生一樣,他們通過傢裡介紹認識,在彼此相愛確定關系前,女生明確跟男生說想要一個表白的儀式感,但沒有告訴對方自己對儀式感的想法是怎樣的。

第一次談戀愛的男生迷茫卻手足無措,隻能效仿其他人的做法,在表白當天手捧玫瑰花在眾多朋友面前向女生說出自己愛對方。

不料卻遭到瞭女生現場當眾的冷眼,因為玫瑰花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禮物,她內心真實想要的是手鏈等實際物品。

女孩不甘卻氣憤地跑過來問我:他是真的不懂嗎?是重視與不重視的區別?還是其他原因呢?

在這個故事裡,我看到瞭更深層次意思:女生用價格衡量瞭對方這場用心安排的驚喜。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禮物僅僅是代表著心意,俗話說的好“禮輕情意重”,我們不能單靠以價格來衡量別人的用心。

將自己的虛榮心扭曲成儀式感,除瞭看不到對方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感受不到儀式感獲得快樂以及愛。

用價格衡量儀式感,擁有的隻是做作的形式主義罷瞭。

我們應該看重對方行為和禮物背後的意義,儀式感追求的應該是對方對自己的在意態度。

男生給驚喜送禮物的初衷,無非是為瞭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想看到對方收到禮物時開心滿足的樣子,以及想要獲得對方的誇獎和肯定。

當然,站在女性的角度上看,直男在送禮物的時候確實會讓人出乎意料,對禮物的某些方面產生不滿意也可以表示理解。

但是對於男生來說,男人買禮物的熱心一旦被冷眼,一次次地澆滅和批評,就很難再重新點燃。

難道對男生儀式感的安排不喜歡,還不能表達不滿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但人都是需要鼓勵的。

我們要學會用高情商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在讓自己舒心的同時不能讓對方覺得難堪。

比如,先為對方的用心表達出真摯地感謝。

我們可以簡單地說一句:“謝謝你用心地安排,愛你!”

語言一定要自然且熱情,體現出自己愛的是對方這個人,而不是精致的追求。

其次,婉轉地表達出對安排的不喜歡。

我們可以委婉地說一句:”親愛的,我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個好玩的地方,我們下次安排吧。“

在對儀式感的感到不滿意時,說話的邏輯一定是先鼓勵、再糾正,並且語氣一定要溫柔。

03

想要讓男友具備儀式感,就要利用潛移默化的語言、行為來讓對方在不知不覺地情況下發生改變。

我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一段長久的親密關系,一定是非常精確的價值匹配,隻有雙方都投入,並且雙方都感到自己的投入是值得的,雙方都覺得這是對等的,都是心甘情願的,關系才能長長久久。

我們旗幟鮮明地反對撿漏。

時常要考慮一件事情,當我們走在路上,怎麼可能天上忽然掉下來一塊餡餅砸到頭上呢?

這不符合事實的常理。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應當通過奮鬥得到,這是一個正常的流程。

而天上忽然掉下來的,通常不是餡餅,而是有毒的餡餅。

在建立儀式感這件事情上同樣如此,不要抱著試圖撿漏的心態,我們應該通過努力給予對方正向的引導。

同樣是一位女性讀者的投稿。

她和男朋友交往6年,彼此都見過父母,確認是適合結婚的對象,但現在她卻在猶豫要不要結婚。

因為她的男朋友是一個比較冷漠、不怎麼懂得關心人,更不會制造驚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女生沒有任何親密的動作,除非她主動。

日漸平淡的日子,讓這個女生越來越感受不到對方的愛。

她滿是著急和困惑地來問我:”這樣的感情,是不是應該快刀斬亂麻?“

對於自己需要的東西,最好自己先去創造。

就像上文故事中的女主,如果想擁有好的驚喜感,那就先學會制造驚喜。

因為這個層面的需要,是出自於我們自己的需要。

要承認是自己先需要這種充滿驚喜的生活、有情緒價值的生活,而不是別人。

在追求儀式感驚喜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一味地隻讓男生付出,畢竟男生也同樣需要儀式感。

所以,可以嘗試給男生安排驚喜,比如:

在對方生日的時候,為對方置辦生日會,送上心儀地禮物;

在類似情人節這種節日,約上對方一起出去外面感受粉紅色的浪漫氣息;

在結婚紀念日這種重大節日,可以安排一個彼此有美好回憶的地方,重溫舊地。

……

簡而言之,就是將自己幻想的儀式感,事先使用在對方的身上。

當對方感受到這種儀式感的美好時,便會潛移默化在在行動上做出改變。

再恩愛的情侶,生活最終都會歸於平淡,但即便生活再平淡,我們也需要認真去對待。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雙方共同建立儀式感,讓自身的生活越過越幸福,越過越精彩。

在這裡,希望我的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甜蜜與幸福。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