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森工更名為泉陽泉, 股價表現兩重天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一份更名公告,見證瞭A股上市公司“吉林森工”(更名後簡稱“泉陽泉”)股價觸及漲停,創造新高。在今年已有農夫山泉上市的先例,有人甚至猜測同樣“賣水”的泉陽泉也可能“一飛沖天”。然而,伴隨著股東拋出減持計劃,疊加業績疲軟、市場和行業壓力,泉陽泉又上演瞭大漲之後的多次下跌。

泉陽泉目前的公司全稱為吉林泉陽泉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前公司全稱為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為“吉林森工”,其曾經的主營業務是森林培育和林木采伐。2017年,吉林森工通過定增收購泉陽泉75.45%股權後,礦泉水也成為其主業。如今該公司已秉承“一主一輔”的發展戰略,發展礦泉水產業和園林綠化產業。

而泉陽泉也不負眾望,帶動吉林森工的業績增長。根據財報,背靠吉林長白山的泉水資源,泉陽泉占吉林森工的業務比重越來越高。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半年度凈利潤為3066.57萬元,對母公司凈利潤貢獻2454.79萬元,而上半年吉林森工的凈利潤為5479.75萬元,子公司中,泉陽泉貢獻比例最高。

泉陽泉礦泉水業績的貢獻,也讓吉林森工作出更名的決定。2020年11月,吉林森工先是將公司中文名稱“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吉林泉陽泉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又發佈公告稱,為瞭體現公司所屬的行業和實際經營業務的特性,提高品牌辨識度,提升品牌形象,並與公司新名稱相匹配,公司董事會決定將證券簡稱由“吉林森工”變更為“泉陽泉”,並於11月18日完成變更。

一如此前的“澳洋順昌”等更名企業,泉陽泉也繼續瞭A股的“更名神話”,股價迎來一波上漲,一度在6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55%,總市值增長28.54億元。

不過,泉陽泉更名後不久,便迎來股東的減持計劃。11月20日,泉陽泉發佈公告稱,股東趙志華計劃減持不超過約2727.55萬股,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3.814%。股東陳愛莉計劃減持約123.73萬股,減持比例為0.173%。股東趙永春計劃減持約9.52萬股,減持比例為0.013%。

減持計劃的拋出,似乎加速瞭泉陽泉股價的跌勢。在11月18日達到股價新頂點後,泉陽泉股價開始下跌,11月19日,其股價跌幅為6.98%,11月24日,泉陽泉更是跌停。截至12月3日收盤,泉陽泉股價為7.9元/股,較近期最高收盤價11.18元/股下跌近三成。

消費品行業資深投資人吳曉鵬表示,突破1億標箱的銷量,說明其在東北地區已建立較高的市場覆蓋,泉陽泉在區域市場中形成瞭良好品牌認知。此次對上市公司更名,對於品牌露出和品牌打造是明智之舉,但市場中的炒作、股東計劃減持卻不是長期主義的理念。

2016年時,吉林森工的業務包括森林經營產品和人造板產品兩部分,二者收入占比分別為14.62%、71.02%。根據《國傢林業局關於紮實做好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工作的通知》要求,該公司已停止原木的生產和銷售,木材產品業務也不再是主營業務。但隨著伐木政策的不斷變更,該公司兩項業務的營收均以兩位數的速度下降。

2017年,吉林森工將泉陽泉收入囊中,並發佈規劃稱,希望泉陽泉做深做透吉林省、遼寧省市場,撬動黑龍江市場,並力爭在2017年徹底撕開即飲市場缺口,“開啟全國總攻模式”。然而,2015年以來,泉陽泉的業績呈現波動狀態。根據財報,2015年、2016年,泉陽泉的營業收入降幅分別為8.2%、42.16%。隨後業績增幅為正,其中,2018年業績增幅達到頂點,為50.72%。

消費品行業資深投資人吳曉鵬認為,包裝飲用水因為便攜和健康的特性,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快消品類之一。中國的人均消費量與發達經濟體還有較大差距,隨著消費升級總趨勢和年輕人口消費力提升,在一線都市和城鎮市場,包裝飲用水行業都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泉陽泉的扣非凈利潤從2014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均為負值。2019年扣非凈利潤為-15.5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則為-1902萬元。

事實上,扣非凈利潤連虧6年的泉陽泉原本可能面臨著退市風險,但憑借政府補助逃過一劫。財報顯示,2017年-2019年,泉陽泉政府補助分別達到7649萬元、9341萬元和8702萬元。

據今年三季報,其扣非凈利潤同比降幅持續擴大,但前三季度政府補助達到9834萬元,因此歸母凈利潤為正,同比增長2.08%。

在今年的半年報中,泉陽泉稱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企業上班、學校開學延遲,外出人員減少,導致包裝水銷量減少;一季度園林業務在建的部分工程項目所在地區仍未全面解禁,無法開展現場工作,導致項目施工進度延緩。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就多個問題向泉陽泉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經濟學傢宋清輝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扣非後歸屬凈利潤更能反映一傢公司主營業務情況,連續多年為負值或說明該公司主營業務發展並不樂觀,預計泉陽泉難以通過發力礦泉水業務來明顯提振業績。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