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劇被法國人吐槽: 美式“濾鏡”在法國水土不服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史彧 陳晨)“無論如何,我們都很好奇劇中的人物到底住在哪門子巴黎。”“啊,又是美國人眼中的巴黎。”“歐洲版的美國夢。”

10月2日,在網絡視聽平臺奈飛上線播出的電視劇《埃米莉在巴黎》一經推出便躋身奈飛點播排行榜前列。然而爆紅的同時,這部頗具法式風情的喜劇也被批“槽點滿滿”。

劇中,美國姑娘埃米莉隻身一人來到巴黎,在大洋彼岸上演一場異國“杜拉拉”的戲碼。初來乍到的埃米莉搖下車窗,張望著這座她從小就憧憬著的“浪漫之都”。

貝雷帽、牛角包、法國香頌配埃菲爾鐵塔,“高傲”的法國人煙不離手……這些似曾相識的畫面和“老梗”,似乎幾十年來在美國電影和劇集中反復出現,這讓法國人覺得美國影視劇沒啥長進。

旅遊景點+法棍

女主角僅把巴黎當刻板道具?

劇中彌漫著濃厚的法式氣息,法國觀眾似乎並不買賬。不少法國網民吐槽:“劇裡充斥著外人對巴黎的刻板印象,街景全是旅遊景點,仿佛巴黎隻有貝雷帽、法棍和埃菲爾鐵塔。”

《埃米莉在巴黎》劇照。(網絡截圖)

“法國人在劇中被形容成傲慢、不愛幹凈、懶、刻薄,得虧有這個美國人來到,教我們應該怎樣生活。”一名法國網民在影評網站上寫道。在該網站上,《埃米莉在巴黎》的觀眾好評度隻有2.7顆星(五星為滿分)。

一名法國影評人在網上直接“開炮”:“可能隻有科幻迷才會欣賞這部電視劇。”法國評論員貝特朗·沙默魯瓦更是在節目中直言埃米莉住在瞭“假巴黎”。“我時常問自己,劇裡的人物到底生活在哪座城市?”

法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網絡截圖)

面對法式吐槽,部分人認為法國網民有點“玻璃心”。“如果你想放空自己,《埃米莉在巴黎》再合適不過瞭。”美國電視編劇達娜·施瓦茨在社交平臺上寫到。更有該劇粉絲“回懟”,建議批評者“去看紀錄片”。

10月12日,奈飛發佈短片,疑似回應批評聲音:“無論如何,這隻是創作罷瞭。”而有法國網友嗆聲:“創作不等於脫離現實。”

不少人指出,劇中對巴黎的部分刻板印象缺乏事實依據。“劇中多次出現辦公室吸煙場景,然而法國法律早已禁止公共場合吸煙。”一名法國視頻博主表示。

水土不服的美式“濾鏡”

《埃米莉在巴黎》的主創為美國人達倫·斯塔,後者曾創作瞭《欲望都市》等知名影視劇。面對爭議,他表示希望通過埃米莉的視角呈現“一封給巴黎的情書”。

有網友指出,埃米莉的故事不過演繹瞭一場“歐洲版的美國夢”。“通過《埃米莉在巴黎》,斯塔是想把美國夢強行移植到歐洲大陸上。”一名博主在文章中寫道。

爭議背後,法國輿論界更多在批判美式文化對法國和巴黎的“濾鏡”。

從20世紀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到21世紀初的《紅磨坊》,再到近年的《愛樂之城》,好萊塢熒幕上的巴黎似乎永遠蒙上瞭同一層美式“濾鏡”,與現實脫節,和時代格格不入。正如許多法國人所批評的,在一成不變的美式“濾鏡”下,巴黎隻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背景。

10月30日,一名女子走過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附近的特羅卡德羅廣場。(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自《緋聞女孩》與《穿普拉達的女王》後,我們已經很少看到這麼多關於法國首都的刻板印象。”法國電臺RTL在評論中指出。

“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導演對巴黎及其文化的描述要麼是帶著懷舊的色彩,要麼隻選擇巴黎光鮮的一面。”BBC(英國廣播公司)援引巴黎美國大學電影研究教授愛麗絲·克雷文的話報道。

牛津大學的阿瑟·阿瑟拉夫向法國媒體表示:“這是美國在熒幕上刻畫巴黎的傳統方式。可惜的是,這部劇播完後,觀眾對法國的認知仍沒有改變。”

“我們應該打破刻板敘事,講述真實的巴黎。但我們現在仍被灌輸有關巴黎的陳詞濫調。”英國旅法作傢瓦妮莎·格拉爾告訴BBC。

“雖然《埃米莉在巴黎》是由美國團隊創作,主打北美市場,但其播放平臺奈飛面對的是全球觀眾。無論如何,我們都很好奇劇中的人物到底住在哪門子巴黎。”法國《巴黎人報》指出。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