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趙立堅道歉的澳籍主播: 我為過去24個月裡澳大利亞發出的所有反華言論道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司坤 陳青青]“尊敬的趙立堅,今天(我)作為澳大利亞人感到非常慚愧。非常抱歉。這十年來一直在努力促進中澳關系。今天是我第一次真正考慮放棄澳洲的國籍瞭……”11月30日,一位名叫HazzaHarding的澳大利亞小夥子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一條推文下留下瞭這樣一段留言,Hazza的留言很快在中文輿論場發酵,2日晚,這位就職於廣東廣播電視臺的澳籍主持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的采訪,實錄如下:

環球時報:您為什麼會留言稱“作為澳大利亞人感到非常慚愧、非常抱歉”?

Hazza:我以一名澳大利亞人的身份回復瞭趙立堅先生的推文,為過去24個月裡澳大利亞發出的所有反華言論道歉,我並不代表整個澳大利亞,也不代表澳大利亞政府。

我認為,澳大利亞人很少有機會去判斷中國對這些信息的反應,因此大多數澳大利亞人並不完全瞭解這些信息對兩國關系造成瞭多大的傷害。我感到有必要道歉,因為我想讓趙先生和中國人民知道,有重視與中國關系的澳大利亞人存在。

2015年,澳大利亞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也是最早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西方國傢之一,雙邊關系十分穩定。但也是從那時起,由於各種原因,反華情緒在澳大利亞不斷滋長,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的澳大利亞人,我認為,這種對中國的仇恨是沒有理由的。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們本可以享受一種穩定、互利的關系,但澳大利亞卻對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產生恐懼或怨恨。

環球時報:您提到,“今天是我第一次真正考慮放棄澳洲的國籍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Hazza:我專門使用“考慮”一詞, 因為有那麼一個時刻,我對自己的國傢失去瞭信心, 我不想和澳大利亞扯上關系,因為我所看到、聽到的關於澳大利亞的事與我個人的價值觀不符,也與我所認為澳大利亞人民應該有的價值觀不符。我們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應該開放地與整個世界合作。

環球時報:有很多中國網友給您留言,說您不必道歉,這不是您的問題,您看瞭有什麼感受?

Hazza:中國網民的評論大部分都是對我非常支持的,有網友表示,僅僅看到一個澳大利亞人發瞭一條這樣的評論,就使他們對兩國關系能夠重建有瞭信心。但也有人質疑我發表這條評論的動機,我希望我的評論沒有冒犯任何人,我的目標是一如既往地促進兩國關系。

環球時報:澳大利亞軍方日前公佈駐阿富汗部隊調查報告,證實澳軍人涉嫌在阿富汗參與殺害囚犯和平民事件,您有什麼看法?

Hazza:我感到震驚,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聽到那件事時的痛苦。盡管如此,我還是要贊揚澳大利亞有關部門公佈瞭這份報告。但是,我們需要確保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我認為,澳大利亞不應該卷入世界任何地方的軍事沖突,除非我們自己的國傢安全受到明確、直接的威脅。

環球時報:您說,“我十年前離開的澳洲和今天的澳洲完全不一樣瞭。我都不想回去瞭。”哪裡不一樣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Hazza:當我離開澳大利亞的時候,我們和中國的關系很好。人們在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人與中國接觸,我們意識到我們與中國的關系很重要,不僅是出於經濟原因,而且因為我們是天然的合作夥伴。當我離開澳大利亞的時候,澳大利亞並沒有對某個特定的國傢產生普遍的仇恨。

然而今天,情況就不一樣瞭。我感到自己關於中國的觀點(在澳大利亞)不受歡迎,而這僅僅因為我生活在中國,為一傢中國媒體工作。

環球時報:近年來中澳關系急轉直下,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Hazza:缺乏理解。害怕你不完全瞭解的事情總是很自然的,目前,澳大利亞沒有足夠多的人瞭解中國是如何運作的;害怕變化也是很自然的,當事物發生變化時,就需要一個適應期。我認為,作為一個國傢,澳大利亞沒有為中國的崛起做好準備,澳方大多數對中國未來的預測都是基於過去,這很不幸。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應該如何看待中國,而不應該專註於消極方面。例如,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它沒有對我們的主權構成軍事威脅,也不指望和我們成為軍事盟友。中國隻希望進行經濟合作,這是我們應該歡迎的。

環球時報:作為一名在中國生活的澳大利亞友人,您覺得,兩國關系應該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

Hazza:過去十年來,我在中國工作和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音樂、活動和電視節目等多種形式促進兩國關系。我覺得澳大利亞真的需要更加重視學習中文,瞭解中國的運作方式。過去的十年對我來說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我知道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工作方式非常不同。

因此,我認為(將兩國關系推向)前進的道路在於專註於共同的目標並努力。氣候變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全世界都需要采取統一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全球變暖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環球時報:如果您有機會向莫裡森政府傳遞訊息,你想對他說什麼?

Hazza:我會告訴他,今天做出的影響我們與中國關系的決定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產生回響。

就在幾年前,我們還處在成為第一個與中國擁有真正牢固關系的西方國傢的軌道上,但今天,我們似乎遇到瞭最壞的情況。作為一名關心自己國傢未來的澳大利亞人,我希望莫裡森政府能積極努力恢復兩國關系,減少摩擦,尋找共同點。澳大利亞和中國都很好地控制瞭新冠疫情,如果我們有更強的關系,中澳兩國現在可能已經建立瞭一個“旅行泡泡”(又稱”旅行走廊”或”旅行經濟圈”),這將大大有助於我們的經濟復蘇,但現在,我認為這是一個被錯失的機會。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