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歸? 沒那麼簡單! 美國拆墻容易補墻難

經過一段時間僵持後,美國總統權力交接終於啟動,美國政府的政策也進入瞭“微妙期”。

本周特朗普政府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在“退群”名單上再添一筆。近年美國“退群”成癮,這樣的舉動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率領首批內閣亮相,宣告“美國回來瞭”。他曾承諾,在上任第一天,美國就將重回世界衛生組織和《巴黎協定》。

不少國際組織也在期待美國重新回歸,它們認為拜登將為國際關系打開新局面。不過,“拆墻容易補墻難”,美國要重返過去,恐怕還真沒那麼簡單。

回歸世衛組織 並沒那麼簡單

在瑞士日內瓦,世衛組織的專傢們日夜奮戰,全力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然而,就在7月,特朗普政府卻“釜底抽薪”,終止瞭與世衛組織的關系。對於拜登的積極表態,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歡迎,他也向拜登團隊傳達出展開合作的期待。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向拜登表示祝賀

然而,美國想要重新“入群”並不簡單。按計劃,美國將於明年7月才能退出世衛組織,相關退出流程正在進行中。若美國重新加入,如何處理更是沒有先例。

另外,美國曾是世衛組織最大的捐助國,會費卻長期處於拖欠狀態。今年年初特朗普威脅“斷供”後,美國拖欠的會費也越積越多。若美國決定回歸,這筆錢不知是否需要全部補上?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

在美國宣佈退出世衛組織的近五個月間,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數量增加瞭近1000萬例,死亡病例增加瞭10萬多例。即使美國迷途知返,這失去的10萬多條生命也永遠回不來瞭。

退出《巴黎協定》 傷害難以愈合

在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準備工作也在緊張進行。幾天前,英國首相約翰遜親自向拜登發出瞭明年參會的邀請。

今年12月12日是《巴黎協定》通過五周年的紀念日,各締約方計劃共同慶祝這一裡程碑式的時刻,而此時此刻美國的心情卻是復雜的。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

11月4日,特朗普政府正式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而拜登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讓美國會盡快重新加入協定。

近日,拜登宣佈曾經促成《巴黎協定》簽訂的前國務卿克裡,將在下屆政府擔任氣候變化事務特使,這些無疑為《巴黎協定》帶來積極的信號。然而,美國的“任性”已對全球減排努力造成瞭不可估量的傷害。

△11月24日,拜登任命前國務卿約翰·克裡擔任美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

2017年6月,特朗普政府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拒不履行“到2025年在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基礎上排放下降26%~28%”的氣候行動目標。

此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美國停止瞭實施“國傢自主貢獻”,停止對綠色氣候基金捐資等出資義務。自2018年起,美國連續三年拒絕履行提交“雙年報告”和“國傢信息通報”等義務,遊離於全球減排體系之外。

根據《紐約時報》的最新統計,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總共撤銷瞭超過80項重大環境政策,另有20多項則正在撤銷當中。可見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時間越長,重新參與的難度就越大。

△據美國《紐約時報》統計,特朗普政府上臺後撤銷近100個重大環境政策

美方雖早早宣佈“退群”,卻還持續無理攪局《巴黎協定》後續問題談判,這種“將退未退”的狀態持續瞭三年之久,嚴重阻礙瞭全球減排的進程。

用“美國回來瞭”替代“美國優先”作為新口號,可以看出拜登摒棄單邊主義的決心。可是,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已在全球產生瞭深遠的影響,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道義形象也嚴重受損。

若美國重回國際組織發揮其影響力,就必須正視這些年來所造成的傷害……

認清美式霸權的復雜多變

如今美國社會撕裂嚴重,“美國回來瞭”的新口號,能否得到國內支持還不得而知。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表示,拜登提出美國應重新領導世界,他這樣說很容易,但實現起來卻要難得多。

拉赫曼指出,美國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大,重新加入世衛組織或《巴黎協定》等國際組織,不會使美國回歸主導的角色。美國回歸的代價將是接受妥協,這樣的結果在美國國內可能不會受到歡迎。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

每過四年或八年,美國就有一位新總統進駐白宮。實際上無論誰當選,追求的都是美國國傢利益,維護的都是美國霸權,他們不同的隻是實現手段而已。

在這短短四年間,美國對待多邊主義的巨大轉變,讓各個國傢感受到其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的態度,也讓人們對美式霸權的復雜多變有瞭更加深刻的體會。

拜登上任後,或許會帶領美國重返一些國際組織,但是之前頻頻退群造成的政策斷層,卻不容易輕易彌合。對於美國的“回歸”,不僅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