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 中國將邁過高收入“門檻”, 2025年人均GDP將達1.37萬美元

11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2020搜狐財經峰會”上預測,中國有望在未來五年從中等收入國傢穩步邁過高收入國傢的門檻,到2025年,人均GDP將從2020年底的1.1萬美元增長到1.37萬美元。

“按照我們的測算,到2020年底,我國人均GDP將達到1.1萬美元。中等收入陷阱的門檻是12375美元,每年按照200美元左右的增長,到2025年高收入國傢的門檻值將達到1.35萬美元的水平。我們預測,我國2025年的人均GDP在1.37萬美元。”

劉元春強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國必須面臨的挑戰。按照五中全會提出的目標,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的平均增速需要達到5.5%,而未來十五年要實現人均GDP翻番,中國經濟未來15年的平均增速需要達到4.8%。

要實現這些目標,他指出,中國經濟需要在四方面下功夫:一是核心技術,二是關鍵制度改革,三是人才強國,四是突破目前的“亂世”,打造新的競爭平臺。

從外部來看,劉元春說,未來五年,中美兩國的經濟實力會繼續發生重大變化,去年底中國GDP占美國GDP的比例為68.4%,今年估計會超過71%,到2025年可能會達到85%,這將意味著中美“從嚴重不對稱的博弈向對稱的博弈進行轉變”。

劉元春說,新冠疫情並不像“女巫的詛咒”,世界經濟不是在解咒之後就能恢復原樣的。未來五年,世界經濟需要修復疫情所帶來的結構性、趨勢性、深層次的變化。在他看來,後疫情時代有九個關鍵的問題:

第一,目前來看,世界經濟的修復期將比想象中要長,長期停滯的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可能反而會加劇,也就是說,增長更低、利率更低、投資貿易增速更低、債務更高、風險更高的“三低兩高”的格局沒有改變,反而在疫情沖擊下加劇。

第二,未來五年美國經濟是進入持續的下行期,還是會進入新一輪的擴張期?目前,美聯儲的判斷是認為美國未來幾年會進入連續的下行期,並且增長速度將會從過去2%左右下降到1.5%左右。

第三,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傢是否能夠持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動力?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傢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能否從目前的50%繼續提升?目前來看存在很大問題,中國在其中的地位值得重點思考。

第四,全球債務問題是否得到緩和?上一輪處理金融危機的方法是否有效?根據國際金融協會最新統計,全球債務總量在10月已經達到272萬美金,債務率升至365%,這導致世界在高債務、低利率的組合下開始“走鋼絲”,2008年金融危機的方法已經解決不瞭目前的一些新問題。

第五,技術進步是否會在未來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使世界經濟步入全要素生產率(TFP)驅動時代並走出長期停滯?我們看到,技術進步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在下降,索洛悖論再次出現瞭,TFP增速在技術進步最好的區域大幅下降。未來五年,寄希望於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帶領人類走出目前的亂世和低迷的狀況,很難。

第六,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是否有逆轉的可能?對於當前北歐和日本的老齡化問題,至少在經濟增長上沒有解決的辦法,更重要的是,它導致瞭整個儲蓄率發生瞭系統性的變化。

第七,全球經濟增速的下降。導致瞭蛋糕越變越小,從而導致分配的模式發生瞭質的變化。這是一個基礎性的變化。

第八,收入不平等帶來的民粹主義,短期內會得到緩解嗎?各國收入分配格局在過去十年發生瞭急劇的變化,整個世界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與1928年的狀況大致相當。收入不平等導致民粹主義愈演愈烈,疫情讓形勢進一步惡化。

第九,即使在收入分配上有所改變,但由於民眾的關註點發生瞭不一樣的變化,民族主義可能也不會消失。

在劉元春看來,目前,世界上所面臨九大超級問題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將進一步地惡化。更為糟糕的是,過去解決這九大問題的傳統方法都已經失效。因此,需要超越歷史的框架構建一些新思路。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