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白春禮: 我國在高技術領域仍有短板, 會令工業大廈“地基”不牢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在《財經》年會2021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同時也在深刻改變著世界格局。科技創新在國傢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越來越凸顯,能否做到科技自立自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關系一個國傢民族的前途命運。”

白春禮指出,客觀來講,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傢相比,與國傢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五中全會對當前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判斷是“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集中反映出我國科技發展的差距和不足。

如何理解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戰略意義?

白春禮指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戰略意義:

首先,科技自立自強是國際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的形勢所迫。面對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趨勢帶來的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經濟結構對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這兩年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爭端,凸顯出我國在很多高技術領域仍然存在受制於人的短板和“卡脖子”地方。比如,我國芯片進口額已經連續多年超過石油,2019年超過3000億美元;操作系統、高端光刻機仍被國外公司壟斷,90%以上傳感器來自國外。高檔數控機床、高檔儀器裝備、關鍵基礎材料、高端醫療儀器設備、高端醫用試劑等嚴重依賴進口。

白春禮說,這些方面的問題和短板,會讓我們的工業大廈“地基”不牢,一旦被“卡脖子”,就會威脅到整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隻有實現瞭科技上的自立自強,突破國外在關鍵核心技術上的封鎖和制約,才能真正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地保障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安全。

其次,科技自立自強是現代化國傢建設的發展所需。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無論是培育新動能、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還是改善人民生活、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國傢安全,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五中全會特別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無疑是構建這一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如果把國內大循環想象成我們的人體系統,要讓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暢通起來,首先需要打通經濟循環中的堵點,不能有“栓塞”。這其中有些是阻礙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自由流通的“制度性堵點”,我們可以通過持續深化改革來化解;更多是“技術性堵點”,這些問題是制約我們發展最大的“卡脖子”瓶頸問題,也是打通循環的關鍵,是亟需科技創新發揮作用的地方。

此外,整個體系運行的通暢與否,還要解決運行的質量和效率問題。我們知道在衡量生產系統效率的生產函數中,科技創新已經成為關鍵變量,隻有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供給,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更好地滿足高質量發展的科技需求,才能進一步增強供給體系對日益提高的國內需求的適配性,讓我們的經濟體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供需的動態平衡。

第三,科技自立自強是科技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國”,但還不是“科技強國”。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就是希望要逐步扭轉我們科研活動中原創能力不強、大量資源和精力用在從事跟隨型研究上的問題,激勵科研人員提出更多原創理論、做出更多原創性貢獻,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加快實現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的轉變。

白春禮說,當然要特別強調的是,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不是相互對立排斥的,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絕不是說中國要關起門來搞創新,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持續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和開放創新,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可以讓我們更加平等、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

在白春禮看來,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國科技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發揮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各類創新主體的作用,而戰略科技力量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白春禮指出,一般來說,戰略科技力量是在重大創新領域由國傢佈局支持,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使命的科技創新“國傢隊”,代表國傢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考察近代以來主要科技強國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擁有一支國傢戰略科技力量對國傢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美國在二戰以來組建的橡樹嶺、阿貢、勞倫斯等國傢實驗室,圍繞國傢戰略需求領域和重大科技前沿領域開展持續研究,湧現出原子彈、互聯網等重大戰略科技產品和顛覆性技術,對於保障國傢安全、促進科技進步發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國的馬普學會、弗朗霍夫協會、亥姆霍茲聯合會三大國傢研究機構,構成瞭德國國傢創新體系的中堅力量。法國的國傢科研中心(CNRS)、日本的理化所等國傢科研機構,也都是各自國傢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代表國傢參與國際科技競爭與合作。

他表示,從科技發展趨勢來看,強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也是把握新科技革命機遇、實現未來科技自立自強的客觀要求。隨著大科學時代的到來,科學研究的復雜性不斷提升,科學前沿不斷向超宏觀、超微觀和極端復雜方向推進,傳統上科研人員單打獨鬥或小規模團隊作戰的科研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很多領域日益復雜的科研活動需要。特別是在深海、深地、深空、深藍等重大戰略性科技領域,往往面臨投資強度大、投入周期長、技術難度高、學科交叉廣等問題,市場機制無法保障有效的科技資源投入,需要依靠國傢統籌規劃佈局和長期穩定投入,充分發揮國傢戰略科技力量的多學科、建制化優勢,組織開展體現國傢意志、服務國傢需求的重大研究,確保國傢戰略目標的實現。

白春禮稱,我國歷來高度重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把建設一支體現國傢意志、服務國傢需求、代表國傢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作為科技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科技基礎非常薄弱,黨中央作出瞭建立中國科學院的重大決策,集中力量加快發展新中國科技事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起較為齊全的學科體系。我國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動員全國科技力量組織實施“兩彈一星”等一批國傢重大任務,在較短時間內就攻克一大批尖端科技難關。“近年來,我們相繼取得載人航天與探月、北鬥導航、載人深潛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國傢戰略科技力量在其中發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在深海探測方面,人類正在從近海走向深海大洋,海洋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是當前各國競爭的戰略重點。中科院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於今年5月9-26日期間,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4次萬米下潛,連續下潛次數居世界前列,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引領我國海洋科考進入瞭萬米時代。今年11月10號,中科院參與研制的我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刷新瞭我國載人深潛的紀錄。

在深空探測方面,這兩天媒體都在關註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昨天已經取得發射成功,按計劃接下來探測器將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大約在20天後將帶回我國首份自主無人采集的月球樣品。這也是繼1976年蘇聯Luna24取回月球樣品後,人類時隔44年再一次采集月球樣品並返回地球。中科院有14傢院屬單位承擔瞭嫦娥五號相關任務,牽頭論證提出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承擔瞭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制任務,突破瞭一大批關鍵技術,為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發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後續還將組織開展科學數據應用研究。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科院、醫科院、軍科院等戰略科技力量挺身而出,為打贏疫情科技攻堅戰作出瞭重要貢獻。比如,我們最早確定瞭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得到病毒毒株;成功利用恒河猴模型和ACE2小鼠模型進行疫苗抗體的評價工作,成功構建瞭獼猴、北平頂猴感染模型。自主研發的CAStem幹細胞註射液,入選國傢“三藥三方案”。篩選出能緩解肺炎癥狀的羥氯喹、發現能有效阻斷“炎癥風暴”的托珠單抗、用於治療重癥和危重癥的痰熱清,納入國傢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傢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準。重組蛋白疫苗獲得國傢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準,是國內首個獲批臨床試驗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近期,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和相關企業聯合研制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開始國內III期臨床試驗。

支持大灣區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白春禮說,最近,中央對對強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進行瞭系統部署,下一步,要按照有關要求,準確把握國傢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的重點任務,更好支撐科技實現自立自強。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國傢創新體系總體佈局。強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與市場主體的統籌協同和融通創新,協同部署產業鏈和創新鏈,暢通創新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高創新鏈的整體效能。

二是要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任務。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針對當前的“卡脖子”問題,通過采取“揭榜掛帥”等方式,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制約。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重點領域,著眼長遠系統謀劃重大項目佈局,為解決事關長遠發展的“心腹之患”問題提供戰略性技術儲備。

三是要強化基礎研究。中國當前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深層次原因往往是基礎研究的“卡腦子”問題,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要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強化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中發現重大科學問題,從科學原理、問題、方法上集中進行攻關,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四是要加強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加快推進國傢實驗室建設,重組國傢重點實驗室體系。深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進一步強化國傢科研機構的體系化能力和集群化優勢;加快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提升服務國傢需求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五是要優化戰略科技力量的空間佈局。加快推進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建設,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引領帶動其他區域加快走上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