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頭條丨福奇向歐洲“吐槽”: 為何美國疫情如此糟糕

最近美國疫情發展太快,讓人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當下美國感染數日增超過十萬,確診總數超過千萬,死亡人數超過24萬,疫情嚴重程度居全球之首。大疫當前,美國反對戴口罩、反對疫苗的遊行示威也沒有停止過。

就在美國進入總統權力交接的微妙時期,首席傳染病專傢安東尼·福奇高調亮相英國皇傢國際事務研究所,向歐洲“吐槽”美國抗疫的深刻教訓。

△英國皇傢國際事務研究所對話美國國傢過敏癥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

教訓一:科學與政治,本不該對立

在與歐洲同行的“隔空對話”中,他講述瞭美國抗疫中科學與政治的對立,以及自己所遭受到的攻擊和不公。

從1984年開始,福奇擔任美國國傢過敏癥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達36年,先後供職六屆美國政府部門,在業界享有崇高聲譽。

然而,在美國疫情失控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卻與他漸行漸遠,多次稱他為一個“災難”,並在競選集會中暗示可能會炒掉福奇。在美國空前分裂的社會下,福奇不僅傢人受到攻擊,自己也受到瞭死亡威脅,不得不暫時放棄外出長跑的愛好。

本來應該科學掛帥的防疫工作,卻成為政治鬥爭的靶心。一股史無前例的反科學浪潮,以及社會的極端分化,都出乎瞭福奇的意料,但是他始終堅持相信科學。

整場對話,福奇沒有提到特朗普一個字,但他堅持科學抗疫的觀點,都和特朗普公開場合的表示針鋒相對。

戴口罩在美國被高度政治化,更成瞭一種黨爭。戴口罩就是民主黨,不戴口罩就是共和黨,這使得他的英國同行感到不可思議。不少權威專傢認為,除瞭文化和習慣的因素,被政客帶節奏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福奇主張人們保持基本的社交距離、戴口罩、洗手和避免大規模聚集。然而特朗普卻在出院後第一次亮相時急不可待地扯掉口罩,競選集會更是沒有社交距離可言。

福奇指出,疫情下科學給出瞭證據和數據,讓人們可以作出正確的決策。然而,在美國分化的社會中,科學卻被政治化,這是史無前例的。

教訓二:團結抗疫,為何難以實現?

疫情肆虐下,政府與民眾團結抗疫,為何如此難以實現?在與福奇的對話中,英國傳染病學專傢大衛·海曼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政治領袖和醫學專傢間溝通出現困難,美國疾控中心已經被邊緣化。 很不幸的是,福奇就在那兒,還得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團結其他的機構來作出統一行動。

對這一番話,福奇沒有否認。在這種“甩鍋”科學的政治氣候中,福奇雖掛著防疫總指揮的頭銜,卻成瞭“跛腳司令”。

對他的譏諷和攻擊,無形中助長瞭極端言論和行為,讓本不該對立的科學與政治,成為針尖對麥芒。本應得到尊重和支持的科學意見,被束之高閣。

△11月23日,美國紐約反封鎖抗議者與戴口罩的市民對峙

福奇指出,歐洲和美國的疫情並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比起歐洲,美國的疫情更不容樂觀。在美國,很難讓五十個州統一遵守指導意見,再加之人們厭倦封鎖措施,令平衡推進公共衛生舉措難上加難。

病毒並不知道左中右,它們隻是一波一波地傳播下去,奪走生命,侵蝕繁榮。追求所謂個人自由最大化的抗議者,反而因為對科學的忽視和盲目,被病毒限制瞭自由。

如今,美國正處於總統權力交接的過渡期,而隨著冬季來臨,醫學界人士擔心疫情將再度惡化。拜登曾明確表示,當選後會明確由科學傢主導防疫工作,這樣的表態讓福奇松瞭口氣。

最後,福奇向歐洲同行們坦言,無論哪位總統入主白宮,都應該讓科學主導抗疫。即將在聖誕節前夕迎來80歲生日的他,希望一直戰鬥到疫情結束。

監制丨薑秋鏑

總臺記者丨慕蘭亭 張赫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