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同居18天便閃婚,妻子卷走40萬”碩士男閃婚愛情,值得反省

男人到底是個“始終如一”的生物,18歲的時候喜歡18歲的小姑娘,28歲時喜歡18歲的小姑娘,38、48還喜歡18歲小姑娘。這句話倒是十分在理,誰不喜歡青春洋溢,正值美好的異性呢?

然而,在如今這個被眼花繚亂的表象和精心設計的佈局人設的時代,誰又能說你真正的瞭解過那個與你同床共枕的人,誰又能保證,一張貼圖背後,甜美聲線的另一端不是一個諸如“喬碧蘿”的女人呢。

閃婚,在如今已經不少見,大多數人到瞭一定的年紀之後,迫切地想要成傢立業,組建屬於自己的傢庭,這也無可厚非,人們通過相親和社交軟件認識新的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子,再從中擇優選擇合適的人作為伴侶,隻要雙方認同,那麼婚姻就可以成立。

沈從文懷念的過去那個屬於書信的慢時代已經永遠成為瞭過去,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更快,來的快,離的也快,大多數的關系,都不過是精心編織的謊言和觸手可及的利益所維持的罷瞭。

海歸碩士男閃婚,一年遭遇堪比影視劇

劉先生是一名從馬來西亞留學海歸的碩士生,因為此前一直忙碌於學業和工作,85年的他至今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共度餘生,這讓父母很是著急。於是19年4月,他通過社交軟件認識瞭同城的張女士。

兩人一見如故,甚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盡管張女士小瞭劉先生十歲,卻並沒有成為兩個人在一起的阻礙,僅僅認識瞭18天,劉先生就隱瞞父母秘密和張女士領瞭結婚證。

因為張女士年輕,劉先生總是包容著她,將她的種種任性當作是耍小朋友脾氣,甚至為瞭給以她充足的安全感,將自己的所有資產毫無保留的告訴瞭她。

卻沒想到,相處不到幾個月,新婚妻子便攜帶劉先生父母的三十萬養老金和自己十萬存款離傢出走,從此杳無音信。

在警方的幫助下,劉先生得知,妻子在年齡和出身上統統作假,結婚相處瞭幾個月,他甚至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的妻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隨後,劉先生便接到瞭一封來自北京法院的離婚起訴,一紙訴書上滿是對劉先生的誹謗和侮辱,說劉先生騙婚。而在張女士的帶動下,劉先生近乎半年的時間都被微博掛名網爆侮辱。

人財兩空的劉先生患上瞭嚴重的心理疾病,經過調查,他還發現,自己的妻子在離傢出走之後的幾個月裡一直與別的男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如今,他一無所有,甚至被迫落瞭貧困戶的名頭。

盲目的婚姻無異於陷阱,妄圖利益終害己

故事中的劉先生從頭到尾看似都是一個受害者的形象,但其實不難看出,如果當初不是他通過僅僅18天的相處就秘密領證,甚至給出自己全部的資產信息,也不至於落得今天這部田地。

婚姻不是愛情,愛情可以短暫而熱烈,婚姻卻是終身大事,它不隻是兩個人的相互選擇,更是兩個傢庭的結合和未來,盲目的愛情可以說是尋求刺激,可盲目的婚姻無異於是明目張膽的陷阱。

在愛情面前,我們都太容易放松警惕,走入一張被人精心設計的網中,所有人都如陷泥潭。盲目的婚姻,換來的並不是幸福,而是深淵,劉先生如今一無所有,丟失瞭工作,還搭進瞭父母的養老金,使得兩位老人的晚年都沒有辦法得到保障。

追求愛情沒有錯,但錯就錯在私心,錯在終身大事妄下定奪,導致瞭最終壞的結果。

筆者情感感悟:

如果說愛情是一次心動的話,那麼婚姻就是一種心境,婚姻更多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無非是柴米油鹽的粗茶淡飯。想要生活安定平穩,就不要貪圖小便宜,認為天上真的會掉餡餅,也許真的有,但不過是陷阱。

這是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人和人之間最好還是要保持一定戒備之心,尤其是感情關系,更應該一步一步來,慢慢培養信任,互相知根知底才算公平。永遠不要祈求一個人進入你的世界,不要嘗試用愛去換得另一個人的愛。

閃婚閃離的故事數不勝數,年輕人的心總是容易浮躁,但愛情最見不得的就是浮躁的心,欲速則不達,太多的東西,強求不來,急不來。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