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開始享受單身

文丨學術頭條

又到瞭一年一度的 “雙十一”,在瘋狂剁手買買買的同時,不要忘記它的另一個 “名字”——光棍節。

據民政部 2018 年的統計顯示,中國單身人口規模甚至比英國、德國、法國的人口總和還要多。2018 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 2.4 億人,其中超過 7700 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 2021 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 9200 萬。

為何當下年輕人更願意單身?又是什麼因素影響瞭人們的戀愛?或許接下來的兩個研究能給出答案。

草食動物關系的興起

作為鄰國的日本,單身人口比例同樣在過去 30 年中急劇增加。早在 2015 年,30 多歲的人群中就有 1/4 的女性和 1/3 的男性是單身,其中一半的單身女性表示對異性戀不感興趣。

日本媒體將被廣泛討論的單身者增加、對約會和性的興趣下降稱為年輕一代 “食草化” 的癥狀。在流行文化中,未婚且看似對尋找伴侶不感興趣的成年人是 “草食動物”,而積極追求浪漫伴侶的人則是 “肉食動物”。

流行病學專傢、東京大學 Peter Ueda 博士表示:“這種草食動物現象,無論是它的定義還是關於它是否確實存在,在日本都已經引起瞭激烈的爭論,但一直缺乏全國代表性的數據。”

為此,Peter Ueda 博士的研究團隊分析瞭由日本國傢人口調查所收集的數據並將分析結果發表在瞭 PLOS ONE 雜志上。該調查表是由日本國傢人口與社會保障研究所在 1987-2015 年期間大約每 5 年設計和實施一次的問卷調查。

與 1992 年相比,2015 年日本 18-39 歲的單身女性增加瞭 220 萬,單身男性增加瞭 170 萬。1992 年日本 18-39 歲的女性中單身女性占 27.4%,男性占 40.4%。到 2015 年同齡段的人群中女性占比升至 40.7%,單身男性升至 50.8%。

而且有趣的是,年輕的日本人更有可能表達他們對戀愛關系不感興趣。在 2015 年的調查中,單身人士被問及他們是否有興趣尋找一段關系的後續問題時,超過一半的單身人士表示他們對戀愛關系不感興趣,其中 18-24 歲的女性中約有 37.4% 的人自稱是單身並且對戀愛不感興趣,這一比例在男性中占比 36.6%。而年齡在 30-34 歲的女性中,隻有 1/7 的女性和 1/5 的男性稱自己為單身且對戀愛不感興趣。

Ueda 表示:“30 歲以後,要麼結婚,要麼單身,很少有年齡較大的人未婚但有戀愛關系。人們往往以為婚姻才是成年人之間最容易被社會接受的關系,但是在日本這種觀念卻成為瞭戀愛關系的障礙。”

更為普遍的單身背後

自 1992 年以來,日本單身人數的穩定增長主要是源於婚姻數量的穩步下降。

Ueda 表示:“在男性中,較低的收入與單身生活密切相關,盡管這不一定代表因果關系。如果我們現在將 100 萬美元轉入他們的銀行賬戶,目前尚不清楚單身人士是否會增加他們對改變其婚姻狀況的興趣,然而認為低收入和不穩定的就業機會構成日本約會市場的劣勢並不牽強。”

無論年齡大小,已婚男性有較高的比例從事固定工作,並且收入較高。雖然這其中僅有 32.2% 的已婚男性的年收入至少為 500 萬日元(約合 31 萬人民幣),但在有伴侶的男性、有戀愛意向的單身男性和無戀愛意向的單身男性中,這一比例分別為 8.4%、7.1% 和 3.9%。

公共衛生專傢、該研究的合作者 Haruka Sakamoto 博士表示:“草食動物現象可能部分是社會經濟逆境造成的。如果政府政策直接解決針對低收入、低教育人群的情況,我認為一些缺乏工作保障或經濟來源的人可能會對約會產生新的興趣。”

所以根據專傢的發現,那些對戀愛關系不感興趣的人相比於那些擁有戀愛關系的人收入更低,並且受教育程度更低,這可能指向日本約會市場停滯不前背後的社會經濟因素。

戀人?有朋友還不夠嗎?

不僅僅是在日本,很多國傢的單身人士數量也在上升,但這似乎很少有人關心。

在美國,年齡在 18 歲及以上的已婚成年人的比例已從 1960 年的 72% 下降到 2016 年的 50%。許多人都在談論這種轉變本身,但是很少有人討論這種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特征。

根據發表在《社會與個人關系雜志》(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上的一項新研究,當單身人士對社交更加滿意並把朋友置於生活中的優先位置時,他們對戀愛關系的渴望就會降低。

希伯來大學(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公共政策學院的研究員 Elyakim Kislev 說:“我認為,研究戀愛欲望如何出現在單身人士的生活中,這一點很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Kislev 檢查瞭 “德國親密關系和傢庭動力學小組分析”(German Panel Analysis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Dynamics)研究的數據,這是一項對 12000 多人及其伴侶、父母和孩子的縱向調查。作為調查的一部分,單身參與者被問及他們有多大程度同意 “我想要一個伴侶” 這一說法。

該調查還評估瞭參與者對他們的朋友和社會接觸水平的滿意度,以及朋友在生活中的相對重要性。在控制瞭年齡、健康、教育、就業、收入滿意度和孩子數量等因素後,Kislev 發現朋友的重要性和社會滿意度與選擇單身的程度相關。

對此,Kislev 表示:“調查發現表明,渴望更高層次關系的人往往會傾向於將朋友的重要性降低,對他們的社交生活也並不滿意。反之亦然,缺乏戀愛欲望的單身人士認為他們的朋友更重要,也更滿意他們的社交生活。”

簡而言之,這些結果表明,戀愛欲望低的單身者更愛社交,並從朋友那裡獲得更大的支持。這些發現也否定瞭普遍的負面看法,即低戀愛欲望的單身人士存在社交困難。

縱向來看,單身參與者報告說,他們的社會滿意度和友誼的相對重要性從一年到下一年都有所提高,但他們尋找伴侶的願望卻有所下降。

Kislev 也發現,單身人士尤其是長期單身的人,比已婚同齡人擁有更廣泛的社交網絡,這有助於緩沖單身者的孤獨感。

“我相信單身人群應受到更多關註。我甚至敢說,我們需要接受和擁抱更多的獨居生活。追求一個伴侶是可以的,隻要他們符合我們的真正目標,而不是我們的傢庭或我們周圍社會的目標。” Kislev 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此刻在屏幕前的你無論是在享受單身亦或渴望愛情,學術君都祝你能夠想你所想,恪守自己的愛情觀。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