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專訪知名國際問題學者安明傅: 拜登可能為美中務實關系留空間

[環球時報記者陸沅芷 於金翠]美國大選被認為“拜局已定”,但餘波未平。由於用選票支持現任總統特朗普者超過7000萬人,這意味著未來特朗普或“特朗普主義”將繼續發揮影響力。與此同時,對於美國政府換屆後中美關系的走向眾說紛紜。“美國可能會從冷戰言辭轉變為‘冷和平’方式,為務實的關系留下空間。”美國知名國際問題學者安明傅(Amitav Acharya)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判斷。安明傅(如圖)是美國美利堅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傑出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國挑戰與治理中心主席,曾任國際研究學界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機構國際研究協會主席。

對內——彌合社會分裂,拜登估計做不到

環球時報:美國媒體預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以選舉人票306張對232張擊敗特朗普,這個結果符合您的預期嗎?

安明傅:說實話,拜登勝選超出我的預期。我不相信拜登會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的預測,原因是4年前希拉裡競選時的情形,即使拜登在民調中領先,選舉人團卻是另一回事。我看到瞭特朗普在美國得到廣泛支持的跡象。

當然,拜登比希拉裡更加謹慎,避免犯下重大失誤,例如希拉裡曾形容特朗普的部分支持者是“一群無恥之徒”。拜登沒有類似“白水事件”、比爾·克林頓彈劾案、“郵件門”等引發的重大或發酵的爭議。尤其是特朗普及其團隊的成員在財務和道德方面存在更大、更明顯、被證實的過失,拜登以及他兒子的財務交易爭議沒有持續下去。

但特朗普的選舉表現值得關註。他獲得超過7200萬張普選票,比2016年還要多。他有大量追隨者,不僅僅是他的核心忠實追隨者,還有全國范圍內的男性選民和共和黨。這表明他依然是美國政壇的一股重要力量。

環球時報: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拒不承認敗選反映瞭美國社會政治分化嚴重、政治體系退化。您對此有何看法?

安明傅:特朗普拒絕承認大選結果比他反復強調選舉存在舞弊的意義要小。特朗普在沒提供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便宣稱大選勝利被“偷走”,這被選舉官員駁回。特朗普提出的這類指控和陰謀論旨在打擊拜登執政的合法性,同時在國內外削弱瞭美國民主。許多國際觀察人士對美國總統的言論和行動感到震驚,他們可能不僅會指責他本人,還會公平或不公平地將其視為美國政治體系的一個根本問題。我認同美國的政治體系被敗壞瞭。

環球時報:接近一半的美國選民支持特朗普,這將如何影響拜登政府的內政外交?拜登呼籲美國要團結,您認為他能彌合美國社會的分裂嗎?

安明傅:特朗普不會就此消失。如果健康狀況允許,他可能會參加2024年大選,說著2020年選舉舞弊的陰謀論,聲稱總統職位被偷走瞭。這意味著美國政治的分裂將變得更深入、更持久,不僅是意識形態的,還有階級分化。

考慮到拜登的年齡,他的任期可能隻有一屆。他無法在面對特朗普領導的民粹主義持續攻擊時,彌合如此深的分歧。如果共和黨在明年1月的佐治亞州選舉後繼續保持參議院多數席位,情況會更糟,拜登的施政議程將因參議院領導層的蓄意阻撓策略而受阻。拜登別無選擇,隻能訴諸更多的行政措施,這將反過來遭到共和黨嚴厲指責,並擴大美國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之間的鴻溝。

在外交政策方面,拜登有更多回旋餘地。他會迅速采取行動,扭轉特朗普的一些極端政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和伊朗核協議等。拜登將尋求一種更加多邊的方式,恢復美國與北約以及德國等盟國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他將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美國在國際上失去的信譽和聲譽。

對華——可能會從冷戰言辭轉變為“冷和平”方式

環球時報:過去幾年,中美關系急劇惡化。與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是否會從根本上不同?

安明傅:關於拜登政府會如何對待中國,我覺得還是要保持謹慎。2016年11月特朗普獲勝時我在北京,我清楚地記得當時中國一些分析人士對特朗普當選後美國對華友好充滿希望與熱情。他們認為,民主黨在貿易方面的意識形態和保護主義傾向太強(他們往往如此),而特朗普的企業傢背景會讓他更務實、高效、註重結果,認為他是中國可以與之達成協議之人。看看結果如何?除非以零和方式思考,認為特朗普總統任期對美國國際地位的損害對中國是有利的,否則我看不出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比特朗普上臺前對中國更有利。

拜登政府可能會淡化特朗普政府最近采取的那種意識形態措辭,比如蓬佩奧的一些極端言論。但拜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美國的對華外交政策,至少在短期內是有限的。有一些眾所周知、根深蒂固的因素正在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這些因素跨越瞭兩黨分歧,尤其是在貿易和技術轉讓領域以及關於中國在海洋領土爭端方面的政策。

不同於難以預測和前後不一致的特朗普(他在幾周內就中國處理新冠疫情先是高度贊揚,然後激烈指責),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在對華關系的立場上將變得更加穩定和可預測。美國可能會從冷戰言辭轉變為“冷和平”方式,為務實的關系留下空間,允許兩國坐下來談判以穩定雙方關系,不管有多艱難。

這對美國、中國乃至整個國際社會都有好處。對全球化和貿易少一點敵意,對國際合作多一點支持,在與國際社會打交道時多一點溫和,這樣的美國總體上對中國有利,盡管它會繼續對中國的批評。

國際秩序——“自由主義霸權”的概念已經過時

環球時報:拜登勝選將如何影響美國和世界?您曾寫道,西方霸權的時代已經結束,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正在終結。您現在仍持這樣的觀點嗎?

安明傅:我仍堅持我在我的《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一書中的預測。拜登勝選強化瞭我早先分析和預測的相關性。某種程度上,拜登將重新接受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即西方和美國創造的國際關系規則占上風的秩序。但我不認為該秩序可以恢復到特朗普當總統前的狀態。

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危機和衰退早於特朗普上臺。正如我在書中寫的,特朗普勝選前兩年,該秩序已經受到長期的結構性破壞,特別是全球經濟和技術力量從西方轉移到亞洲,新的治理和經濟增長思想與方法的出現構成對西方自由市場和自由民主模式的挑戰。

特朗普從來不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而是衰落的癥狀或結果。正如我在2016年特朗普獲勝後所預測的,他的反經濟全球化政策、反多邊外交政策以及對反自由民主規范和價值觀的推動,可以說把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推到瞭懸崖邊。此外,作為對全球化的反沖,在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地區,民粹主義情緒顯著上升。包括極端組織在內的激進的非國傢行為體的不斷擴散,也威脅著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而且將會持續。

拜登可以修復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某些方面,比如多邊主義,但任何關於“自由主義國際秩序2.0”的說法都是牽強的,任何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復興都是有限的。它將是“次系統性的”,它將不得不與其他類型的國際或區域合作與秩序建設機制競爭、共存。“自由主義霸權”的概念已經過時。這不意味著美國不會在世界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美國的作用以及中國的作用,將取決於這樣一個現實,即我們正在目睹一個長期但明確無誤地出現的多元化世界。

新冠疫情破壞瞭國際關系專傢看待世界的兩種方式。一個是世界將被一兩個、三四個強國或它們的意識形態體系所控制。事實上,世界既不是“多極”,也不是“兩極”。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其他地區,中小國傢在控制疫情方面比大多數大國做得好。此外,還有其他重要行為體,比如公司、國際機構、社會運動和使用社交媒體的群眾。

另一個是,新冠疫情體現瞭全球相互依存的本質。世界並不是“多中心”的,實際上,國傢之間的聯系日益復雜,不僅受貿易或投資流動影響,還受各國面對不斷上升的跨國威脅的共同脆弱性的影響。這些跨國威脅包括氣候變化和大流行病。

在此背景下,美中都應該從全球角度來構建世界秩序,不僅要考慮本國利益和保持競爭性的雙邊關系,還要考慮其他國傢的利益。這意味著,每次一方采取一項與另一方競爭的政策時,都應考慮這可能對其他國傢造成的影響,並避免采取損害共同利益的政策。

特朗普所有“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言辭不僅沒起到作用,還讓美國在國際舞臺上顯得非常“不偉大”、小氣和復仇心重。拜登的總統任期無法讓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再次偉大”,因為它已經不可挽回地失去瞭昔日的輝煌。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