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爾·弗格森: 拜登獲勝為中美從對抗走向緩和創造機會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米爾班克傢族高級研究員尼亞爾·弗格森11月15日在彭博新聞社網站發表文章稱,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勝利為中美從對抗走向緩和創造瞭一個機會。

文章稱,曾在全球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個單詞呈卷土重來之勢:緩和。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這個詞為美國人所熟知,當時它被用來形容美國與蘇聯間冷戰的解凍。

文章還稱,筆者自去年以來一直認為,美國和中國已卷入第二次冷戰。現在,喬·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勝利為從對抗走向緩和創造瞭一個機會,這個機會來得比第一次冷戰時要早得多。

文章指出,拜登本人將樂於回到貝拉克·奧巴馬政府時期,當時,他與中國領導人的會晤都是關於“雙贏夥伴關系”的,我曾經稱之為“中美聯合體”(Chimerica)。

文章認為,緩和意味著減少冷戰中固有的緊張關系,降低冷戰成為熱戰的風險。

文章指出,在被視為20世紀70年代美蘇緩和締造者的亨利·基辛格看來,緩和是中間道路。他認為,好鬥情緒導致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盡管存在軍事平衡,歐洲還是不知不覺陷入瞭一場無人想要的戰爭和一場無人能夠想象的災難”。

文章稱,去年,拜登在亞洲問題上的主要顧問庫爾特·坎貝爾和傑克·沙利文(曾在2013年至2014年擔任拜登副總統的國傢安全顧問)似乎明確提出瞭支持基辛格意義上的緩和觀點。他們寫道:“盡管兩國間存在很多分歧,但兩國都需要準備好與作為一個大國的對方共處。”

文章還稱,美國對華政策應該結合“競爭與合作因素”,而不是“為瞭競爭而競爭”,後者可能導致“危險的對抗循環”。坎貝爾和沙利文可能會堅稱,用冷戰作類比是不合適的,但他們所提建議正是出自基辛格20世紀70年代的劇本。

文章表示,在技術戰中,拜登團隊似乎願意做出讓步。這位當選總統的一些顧問希望為向華為供貨的外國芯片制造商提供更廣泛的豁免,並放棄特朗普對中國互聯網企業采取的行動。

文章指出,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關系今年陷入僵局。戰略對話讓位於在推特網站上的謾罵。緩和2.0版將是一種進步,哪怕隻是在超級大國溝通這一層面上。

文章強調,正如基辛格上世紀70年代經常說的那樣,推動緩和的理由是世界日益相互依賴。如今,這種觀點的說服力更強瞭。大流行病揭示瞭我們之間程度極深的相互依賴,也揭示瞭一個基於“人人為己”和“各有所好”的世界秩序是不可能存在的。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