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現實:“傢底”薄弱的人,在婚姻裡都會極其被動,無論男女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我們早已脫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締結婚姻的形式,如今的婚姻也不再重視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門當戶對,但卻對精神思維層面的匹配有瞭較高的要求。那些“精神傢底”豐厚的人,更容易在婚姻裡獲得長久穩定的幸福。

當然這裡的“傢底”並不是物質層面的,而集中在思想精神層面,人的行為活動歸根到底是大腦思維結果的執行。那些能在婚姻裡遊刃有餘、進退有度的人,大都有著豐厚的“精神傢底”。

一個人的“精神傢底”來源於他們成長的傢庭,即在原生傢庭裡形成的內在模式。

通常一個“傢底”豐厚的人,更容易在組建新的傢庭以後復制這種豐厚“傢底”,而一個“傢底”薄弱的人,則容易復制薄弱的“傢底”。

一個從小到大在傢裡總是被漠視被冷暴力的孩子,成年以後在新的傢庭裡更容易成為冷暴力的對象;而一個總是得到真正正確愛的孩子,在新的傢庭裡更容易獲得愛和幸福。

這是人類社會的規律,但這種規律不是恒久不變的,個人如果能意識到並長期刻意練習改善,也可以扭轉不利局面。

我們的“精神傢底”其實就是我們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愛,內心的安全感以及處理關系的能力,我們和父母之間這一系列的情感交流都會形成固定或好或壞的模式,並且在未來的生命歷程中不斷重復這一模式。

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強迫性重復”,但強迫性重復的根本目的其實是人內心深處對治愈的尋求。

比如我們總能碰見一些品學兼優、長相漂亮的女孩子,在找對象的時候總是找比自己條件差的,但心裡實則看不起他們,所有必然會迎來分手的結局。

這類女孩的童年通常都被父母忽視,缺少關愛的她們內心始終有一個絕對不要被人拋棄的“隱性內在誓言”,害怕被人拋棄的恐懼促使她們不敢選擇優於自己的異性。

當她們進入婚姻,如果伴侶的“隱性內在誓言”和她們相反,就會阻礙夫妻關系的和諧。

“精神傢底”就像秘密魔咒,總是在人不經意的時候,影響人做出關系巨大的人生決定。

比如一個小時候總是被母親辱罵斥責的女孩,內在誓言通常都是:我絕對不要成為像她一樣的媽媽,但往往在自己做瞭母親之後,她會沒有意識的像她的媽媽對待她一樣,對待她的女兒。

媽媽是她年少輕狂拼命想要逃離的人,最後卻成為瞭她的樣子。

這叫做“假性脫離”,盡管我們在物理距離上努力遠離原生傢庭,逃離生長的環境以及帶給自己痛苦回憶的人,但若沒有深度的自我覺察,意識層面依舊不會剝離原生傢庭,不管你年方幾何?身處何處?

曾經帶給你恐懼的東西,依舊會時不時跳出來幹擾你的生活。

但人之所以和別的物種不一樣就是因為人擁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治愈。不過度沉迷於過去的創傷,潛心修煉升級自己的精神內核,也可以譜寫自己不同的人生。

東野圭吾曾說過:誰都想生在好人傢,可無法決定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隻能盡量打好它。

面對上帝隨機分發的命運,我要接受它,但接下來的每一步要認真走,唯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漸擁有更強掌控人生的能力,而不是被內心的恐懼牽著鼻子走。

自我救贖的第一步,首先是接受承認自己,曾經受到過傷害

要明白造成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你的錯,他們有他們的不如意,但罪責不應該由你來背。

可能的話探索父母婚姻模式背後的成因,並反思自己的婚姻中是否出現過相同的現象,如果這樣現象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我們該如何避免或修正。

其次,建立合理的界限

任何關系如果界限模糊,一定會迎來毀滅性的災難。

人都是環境的產物,如果你的父母是界限感很差的人,總是對本應屬於你自己做主的事情指手畫腳,那麼大抵你也會是這樣一個人,這種情形隱秘難以讓人察覺。

如果你的原生傢庭總是反復幹涉你的人生,影響你的生活傷害你,就一定要和他們保持合理的界限,如果固執地認為他們是你的親人,註定隻會遭受更狠的傷害。

任何長久的關系都是因為保持瞭合理的距離,哪怕親人夫妻,該劃清的界限一定要劃清。這不是不在乎,正是因為它在乎,所以才希望它能細水長流。

最後,覺察自己、建立新的行為。

治愈自己必定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你的人生過去沒有治愈的傷,在經驗累月的發酵後,變得固執難以治療,你需要對自己付出更大的耐心,覺察自己的感受。

可以從問問自己以下問題開始:

1,從小你最想要得到但始終沒有得到的東西是什麼?

2,你經常會有什麼負面情緒?

3,你的那些創傷或者在你童年最強烈的感受,對你的人生造成瞭巨大的影響。

審查自己的問題出現在哪裡,然後盡自己所能滿足自己。既然你無法讓風不吹,那就改變帆的方向,最終你的船一定能開向你向往的碼頭。

父母沒有賜予你豐厚的“精神傢底”,那你隻能自己動手,為自己打造健康健全的內在世界,就是最豐厚的嫁妝。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隻要你習得瞭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擁有掌控自我的力量,那麼你不僅在婚姻中不再被動,在工作以及其他領域同樣也會獲得更多的自主權。

我們每個人的境遇不同,而造成我們“傢底”薄弱的父母,他們的父母通常也沒有給到他們足夠的關愛,所以原生傢庭的問題真的不是我們停滯不前的借口,你的命運掌握在你手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 Rawlins, W. K. (1994). Being there and growing apart: Sustaining friendship during adulthood. In D. J. Canary & L. Stafford (Eds.),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maintenance (pp. 273-292). San Diego, CA: Praeger Publishers.

[2]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