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回顧美國歷史: 美國社會裂痕源自南北戰爭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11月16日發表題為《美國為何會撕裂?》的文章,從歷史角度分析瞭美國社會出現裂痕的原因,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社會出現瞭一道裂痕。主張“美國優先”的保守派與進步派之間的對立,自南北戰爭以來一直根深蒂固。此次的總統選舉經過一番激戰也造成空前的混亂。這場動搖民主主義的分裂到底能否停止?我們將從歷史角度進行思考。

18世紀末從英國獨立而出,兼具移民國傢和多民族國傢性質的美利堅合眾國,一直努力促進社會融合。讓人種不同、文化背景多元的人們凝聚成統一國傢的國民,這本身就困難重重。

轉機發生於19世紀中葉。工商業發達的北方和以奴隸制為支撐發展棉花種植業的南方之間發生尖銳對立。經過4年南北戰爭,北方軍獲得勝利,阻止瞭國傢分裂。作傢瑪格麗特·米切爾以這場戰爭為背景創作瞭長篇小說《飄》,描繪瞭當時的社會變遷。

戰後,合眾國統一瞭國內市場,促進瞭工業化發展,建立瞭大國基礎。國傢統一得到強化,人們的國民意識和愛國心也得以根植。

然而,現實卻同“自由與平等”的理想相去甚遠。奴隸即便獲得自由依然受到種族歧視。那場死亡人數接近62萬的戰爭給南北雙方留下瞭深深的遺恨。歷史學傢貴堂嘉之在著書《南北戰爭的時代》中稱此種遺恨仍然牽動著當今的美國社會。

挺過大蕭條,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為超級大國。進入20世紀60年代,因身陷越南戰爭和種族歧視等問題,美國的自信發生動搖。反戰和民權運動活躍。進步派思想滲透美國社會,引人重新思考何為美國人?何為美利堅合眾國?

在此背景下,人們紛紛對美國展開瞭探尋——1968年,西蒙和加芬克爾在歌曲《美利堅》中唱出瞭當時人們的心理。歌曲描繪瞭一對乘車橫越大陸旅行的情侶。創作者的解釋是:“一些人為瞭弄清自己是誰、將去往何處而踏上旅程,這首歌講的便是他們的故事。”

批評傢江藤淳曾於1962年赴美進行為期兩年的留學,其間見證瞭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遇刺、黑人頻繁暴動等事件,目睹瞭社會分裂的加劇。

在當時的美國社會,追求更多自由平等權利的運動和古老的價值觀產生瞭激烈沖突。那些身為早期移民的自耕農為建立起合眾國而自負,他們不喜歡由19世紀後半期來此的新移民建立的大都市,也不願接受新移民的思想。當一切順利時,這些“古老面孔”可以暫且藏起自己的敵意。但是,“一旦遭遇不順,這種敵意便會爆發而出,人們會將怒氣撒向有錢人、天主教會、工頭、知識分子、共產主義者或某個別國”。

上世紀70至80年代,新舊之間的沖突趨於平息,但是90年代以後,因冷戰終結這些沖突又在國內加劇,漸漸顯露於表面,保守派和進步派的分裂愈發難以調和。

社會結構也發生瞭巨大變化。新移民不斷增加,人口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白人占比急劇下降,拉美裔和亞裔增多,其影響力也有所擴大。美國出現瞭一種“多文化主義”的思想,即各人種和民族在保留自身語言和文化的同時共同建立新的社會。國傢的形態自此開始動搖。

歷史學傢亞瑟·施萊辛格擔心這樣會導致“一個美國”意識的崩潰。1991年,他在《美國的分裂》一書中主張來自於不同國傢的人們互相融合,共同樹立全新的國民意識,找回往日的理想。

進入21世紀,進步派與保守派的隔閡進一步加深。特別是對現實越來越不滿的“古老面孔”和白人勞動者等群體加入瞭保守派。結合瞭白人至上主義和本國優先主義的“白人民族主義”思想也蔓延開來。4年前美國還誕生瞭一位煽動分裂的總統。

拜登強調國民團結。他會將這積年累月的分裂修復至何種程度?拜登的成果將會大大影響世界政治和經濟走向。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