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犯愁: 中國在全球買買買

[文/觀察者網 龍玥]隨著大麥收獲季的到來,澳大利亞許多谷物田已成金色。不過,今年中國宣佈對澳大麥征收“雙反”關稅後,澳大利亞糧農或開始為他們的大麥銷路犯愁。

面對可能失去中國大量訂單的狀況,據路透社17日報道,澳糧農已經開始反省自身問題,比如對自己過於自滿、過於依賴中國。

而正在澳大利亞試圖開辟多元化銷售途徑之際,中國的大麥購買力正在讓全球其他國傢的糧農受益。多國大麥市場價格強勁上漲,他們的大麥供應鏈甚至因中國的需求承壓。

“確實太自滿瞭”

面對今年大麥的貿易情況,一位西澳大利亞州的麥農米克爾(Lyndon Mickel)說道,“作為一個行業,我們變得過於依賴(他國)。我們曾經有個鄰居願意購買我們的優質谷物,但我們確實可能太自滿瞭。”

今年5月,中國曾宣佈對澳大利亞大麥征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而後,有消息指出,澳大利亞曾在8月要求中國對“雙反”關稅進行復審。不過,澳大利亞政府消息人士11月向路透社透露,中方已經拒絕瞭澳方的復審要求。

米克爾發現澳大利亞在面臨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之際,該國的糧食市場乏多元性。他說道,“這給瞭我們一個教訓,我買的市場應該有足夠的多樣性,以保證我們不會在陷入這樣的狀況。”

澳大利亞是全球主要的大麥生產國,該國的大麥通常占據全球啤酒大麥貿易的40%,占飼料大麥的20%。而澳大利亞大麥總出口的一半以上都流向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國——中國。另有澳媒此前引官方數據稱,澳大利亞約70%的大麥出口到中國,2018年的貿易額一度高達1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0.5億元)。

當前,澳大利亞大麥成熟期又已到來。路透社稱,該國今年大麥產量預計將達1120萬噸,並迎來30年以來的第二大豐收季。但這些大麥要麼被儲存起來,要麼在國內銷售,要麼在談成新協議後被銷往替代市場,比如沙特阿拉伯。

一位主要的大麥供應商表示,澳大利亞的大麥出口對沙特阿拉伯比較有吸引力。這位供應商補充稱,“與此同時,我們將努力實現市場多元化……並促進國內銷售。”

中國強勁的購買力

在澳大利亞正在探索多元化銷售途徑之際,中國也正在全球尋找糧食作物的代替供應商。路透社稱,中國正在使得法國、烏克蘭、阿根廷及加拿大的糧農受益,與此同時,中澳貿易關系的變化在促使全球大麥貿易格局迅速重構。

專門研究釀造原料的瑞士咨詢公司RMI Analytics的高管阿瑟(Brent Atthill)表示,大麥供應鏈一直在承受壓力。“市場存在流動性問題,當中國提出額外需求時,(大麥)價格就會被推高。”

法國農民也在響應中國市場需求,盡管法國今年的收成季產量低於往年,但該國大麥仍在流向中國。經歷三年停滯後,來自阿根廷的大麥船貨也開始駛向中國。另外,中國買傢在加拿大的大麥采購量增加瞭一倍以上,目前約占該國大麥出口的五分之四以上。

報道指出,世界各地的大麥價格均已強勁上漲,但澳大利亞今年的大麥價格卻下跌瞭10%以上。

澳大利亞渲染“中國威脅”

今年,在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大麥、葡萄酒等出口商品依法采取系列行動之際,部分外媒頻繁炒作中國在“打擊”澳大利亞進口商品。

對於中國就澳大麥采取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調查,今年5月,部分澳媒還惡意將此與所謂的“新冠病毒源頭獨立審查”掛鉤,將中方正常的貿易調查稱為:“對澳大利亞開第一槍”。

其實,中國對澳大麥進行的雙反調查從2018年底就正式啟動,原調查期限是1年,不過後來商務部宣佈將調查期限延長6個月,因此一直到今年5月份才給出最終的裁定結果。今年5月,中國曾根據貿易救濟調查結果,依法裁定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征收反傾銷及反補貼稅。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