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情感真相:敢分手,才是談好戀愛的前提!

當你徹底失去瞭分手的勇氣,就已經陷入瞭不平等的關系裡。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一開始你最煩他敷衍你,你不信冷淡是因為太累瞭,更不信他發脾氣是無意的。可幾次心力交瘁之後,你卻莫名接受瞭這些理由。

即使是面對面坐著,也總感覺他眼裡沒有你,他好像總有很多事要忙,你好像總是被排到瞭最後。即便如此,他隻要一不開心,你還是會先服軟。

在這段感情裡,你總是患得患失,總是有很多話要對他說,但他總是顯得毫不在意,一句你能不能多體諒我一點,就可以堵得你無話可說。

慢慢地,面對他時,你找不到一點當初關於愛情的幻想,你的底線也在一次次退讓中變得模糊不清。有時候你也不知道在堅持什麼,但是你總在臨分手的那一刻,又敗下陣來。

如果你經歷過這些,那麼你很可能在進行著以愛為名的”自我妥協(self compromise)“,當下你以為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自己可以負責,可或許某天清醒過來,你會發現你已身在深淵。

一、 為什麼會妥協?

每個人在感情裡做出妥協的原因都不一樣,我每次在咨詢中問類似問題的時候收到的回答都五花八門:

有的是抱著希望,覺得有一天還會回到從前相愛的狀態;

有的是認為對方適合結婚,小毛病忍忍也未嘗不可;

有的幹脆就是為瞭舒適感和利益,比如兩個人一起租房更便宜,生活質量也能高一點。

總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選擇傾向,那就是”非理性折現“,這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但我覺得放在這再合適不過瞭。

打個比方,如果讓你選馬上得到30元和未來某天得到100元,你會怎麼選?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馬上得到30元”。

時間推移帶來的未來不確定走向,會促使人去抓住現有的東西來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忽略瞭到底哪個方案能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是”非理性折現”。

就像我們都知道愛人先愛己,可分手往往就意味著你要在面對完激烈的沖突後,獨自承擔未知的風險。人性中軟弱的部分就會促使你在碰到很難解決的問題時,還是會不自覺依賴對方。隻是通常事與願違。

因為在你的妥協的過程中,你的心態不是”我要去改變我們的狀態”,而是”萬一有一天能變好呢?”的被動等待。等著等著,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把太多的期待和指責都加到瞭對方身上,結果沒有帶來安全感,反而帶來瞭更大的危機感。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她去年和男友商量好瞭年底結婚之後,就被男友傢那邊催著要孩子,於是男友和她商量讓她辭職回老傢備孕,她有點不情願,包括身邊的朋友也勸她慎重,畢竟還沒結婚就把工作丟瞭,等於以後發生什麼變故都很難有保障。

可在男友明裡暗裡的不滿下,朋友還是選擇瞭順從。不過現實給瞭她一個巨大的教訓:她以為這麼大的犧牲能換來男友的珍惜,不知不覺對男友有瞭更高的要求,但男友那邊一個人承擔著兩個人的未來,又打著拿孩子來綁住她的算盤,對她是越來越沒有耐心,兩個人的婚期也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婚。

我們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朋友做的是一個”短期維穩,長期虧本”的決定,但她依然還是那麼做瞭,根本原因就是,她沒有支持獨立的內在動力源。

事實上,她出身農村,從小成長的環境就很傳統,甚至有些重男輕女,父母給她灌輸的也是”女人遲早要嫁人””女人年紀大瞭就不值錢瞭”這種在我們看來一點都不可取的思想。多年的洗腦下,她雖然有不舒服的感覺,但早就失去瞭反抗的勇氣和獨立的信心。

所以如果你要問我,戀愛談到什麼時候該分手?

那我會負責任地告訴你,在你不敢分手時,你就該考慮:這段感情真的有繼續下去的價值嗎?

二、 怎麼跨過”不敢分手”的坎,做一個平平無奇的戀愛小天才?

▶第一點當然是,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

人都是群居動物,當一個人的社會支持系統比較健全,那他大概率也能更好地解決感情問題。

社會支持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你除瞭傢庭裡”母親/父親””妻子/丈夫”等角色之外的其他社會身份,比如”朋友””同事””玩伴”等。這些社會身份不僅能讓你得到情緒支持、物質支持,還能讓你在一個更為開放的環境下受更多社會信息的熏陶。

就像上面提到的朋友,她為什麼最後把自己推到瞭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在她的認知裡,傢庭遠遠比事業重要,所以她辭瞭自己的工作,自己把自己的退路斷瞭。

如果她能有一份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我想她是有機會從原生傢庭的枷鎖裡脫離出來的,我身邊這種例子就不少,有機會的話,我再寫寫她們的故事。

實際上,社會支持系統和戀愛根本不沖突,它們是共存關系而不是對立關系,畢竟一個人活著不能隻有親情和愛情。退一步說簡單一點,失戀瞭一個人哭比較好受,還是約上朋友拿著錢去購物中心和酒吧哭好受?

所以,要做一個”敢分手”的人,就要先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找一個發展前景好的工作,有二三密友,偶爾還能用愛好寄托一下情懷。這樣才能確保即使戀愛瞭,也能獨立自主,敢愛敢走。

▶第二點,保證自己的長遠利益

前面也說瞭,自我妥協實際上是一種以犧牲自己長遠的大的利益,來暫時留在舒適圈的”非理性折現”。你別怪我紮心,這本質上是一種目光短淺的選擇。

我們買個貴重東西還知道要提起存錢呢,更何況是很可能影響一輩子的情感選擇,那肯定也得在決定的時候,提前規劃,保住自己的長遠利益,而不是隻看當下利益。

具體做法,你可以對照這張表:

先列出現狀,比如”他已經對我不耐煩瞭”;再寫下自己做出妥協時產生的期待,比如”他以後會更愛我”;然後思考一件事,那就是你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達到這樣的預期,比如在中間寫下”鋪墊舒適感、高價值展示、給予新鮮刺激”;最後再問自己,這些措施,你能毫無怨言地去施行嗎?

如果可以,那麼你選擇妥協,實打實用努力維護愛情也未嘗不可,如果不行,那我建議還是為瞭長遠利益早做決斷,不要在怨氣橫生的退讓中,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這種時候就不要問,他幹什麼去瞭?感情中一旦開始計較,就免不瞭地會有責備,我們要記住,戀愛的目的是為瞭兩個人創造更大的幸福,而不是湊一塊創造更大的不幸。

▶第三點,表達是索取,傾聽才是付出

《愛的藝術》裡弗洛姆說:幼稚的愛是”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而成熟的愛是”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被動的自我妥協其實就是變相地拿底線去換他的關註,說白瞭,還停留在”幼稚的愛”上。你在不停地說,不停地想要控制他,想讓他像你黏他一樣也黏著你,本質就是在暴露自己的高需求。

這就意味著,可能在這段關系裡,你覺得自己是付出比較多的那一個,但實際上,你依賴他比他依賴你多多瞭,否則,為什麼離不開的是你不是他?

因此你要想”敢分手”,就一定是要做實際的那個付出者,最後讓他離不開你。

具體做法超級簡單,那就是傾聽,少說多聽,收起自己的需求,學會自己滿足自己,然後引導他多暴露。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你沒有那麼多話想找他說,可他卻急需你這個精神支柱來支撐他。

傾聽,說難也不難,做到這幾點即可:

·理解,而非解決問題:

“我知道你說的這個,其實你可以這麼做…”✘

“哎,聽你這麼說我也好難過,你是不是還有話沒說完?”✔

·面對攻擊時無防禦聆聽,記住你愛他並尊重他:

“你怎麼這麼說我?你自己在傢不也沒幹活?”✘

“是我的神經大條傷害瞭你,讓你覺得我不在乎你是嗎?”✔

·共情,甚至生理上同步(一起哭、笑):

“你那時候生氣瞭?”✘

“你生氣也是應該的,畢竟…”✔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一個人的強大不在於你的聲音有多大,而是你溫溫柔柔、安安靜靜在那,他就知道他控制不瞭你。這就是傾聽的力量。

一段好的戀愛一定是雙方都要有分手的勇氣,畢竟兩個人在一起,不是為瞭寄生也不是為瞭共生,而是相互依存又保有獨立。

所以愛情最好的樣子不是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而是困境中相互扶持,順境中共享盛景,偶爾分開也沒關系,要有落在對方身後的底氣,更要有走在對方前頭的志氣。

心理測試:測試你分手後復合的概率

分手後你是否想過兩個人還有多大的可能會復合?這套測試題幫你測試分手後復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來試試吧

1、 現在你的手機裡是否還存著前任的聯系方式?

是 5分

否,全部刪除瞭 0分

2、你們分手的原因是什麼?

客觀原因,傢裡不同意 1分

異地戀,沒有未來 2分

TA認為我脾氣很差,我們性格不合適 3分

有第三者介入我們的感情 0分

我們吵架之後誰也不願意低頭,一怒之下分手 5分

我覺得TA脾氣很不好,總是抱怨,被TA甩掉 6分

3、 以下四種說法,如果非要選一個你最認同的,你會選哪一個

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就應該愛TA 的全部,無論優點還是缺點,否則就稱不上是真愛,頂多是喜歡 2分

感情雖說是你情我願,但是事在人為,對方的愛也是可以把控的,隻要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愛情就能被引導 4分

強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復合,我尊重TA的想法 1分

感情世界永遠不可能是平等的,想復合的那個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6分

4、在表達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

說話表述的精確程度 2分

說話給對方感受到的強烈印象 1分

說出的話周圍的人是否感到舒服 6分

說出的話所能達到的最終目標 4分

5、你認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點

情緒化嚴重,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0分

自抑能力強,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情緒起伏大,一旦挫傷很難平復 2分

一切都是浮雲,天生不容易動怒,朋友都誇贊的好脾氣 6分

感情不拖泥帶水,較為直接,隻是一旦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發怒 3分

6、 曾經挽回過前任嗎?

挽回過,但是被拒絕瞭,沒有再繼續挽回 4分

沒有,不知道對方心裡怎麼想的,不敢開口 2分

挽回過好幾次,對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見到我 0分

試探著開過口,但是對方認為我們不合適,希望我找到幸福 6分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咨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咨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