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各界人士: “雙循環”與擴大開放相輔相成 中國崛起惠及世界

當下,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國各界人士近日在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表示,“雙循環”順應時代潮流,與擴大開放相輔相成,中國進一步發展壯大有利於全世界。

外國政界:“雙循環”與擴大開放相輔相成

歐盟駐華大使鬱白(H.E. Nicolas Chapuis)指出,所有人都在關註中國的表現,當各大經濟體都面臨經濟下滑時,中國的“雙循環”模式脫穎而出。

波蘭駐華大使賽熙軍(Wojciech Zajaczkowski)分析稱,中國擴大開放和“雙循環”發展格局相吻合,我們認為“雙循環”將對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產生很大影響。

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H.E. Wim Geerts)說,過去十年是中國融入全球體系的過程,中國開放的貿易給中國和全世界都帶來瞭好處,我們將繼續與中國深化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食品、安全、循環經濟、衛生領域和氣候變化方面的挑戰。

外國商界:“雙循環”提供發展機遇

中國英國商會主席斯蒂芬·林奇指出,英國企業在改革開放之後就進入瞭中國,這些企業已經本地化,並發展成為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未來幾年能夠解決全球供應鏈的問題。我們詢問過很多本地化企業,它們認為不會搬遷回去,想在中國繼續發展。

中國瑞士商會主席馬丁·穆勒表示,“雙循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選擇。在“雙循環”模式下,中國國內消費可以進一步發展,在以國內市場為重點的基礎上,中國會繼續推動自由貿易。中國擁有14億人口,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可以采取“雙循環”的經濟發展。內循環代表自給自足,意味著開發國內市場,讓生產、消費具有可持續性。為對沖某些國傢想要進行的脫鉤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需要進一步發展。就技術方面而言,中國要能保證生產一些高科技供應鏈中關鍵部件,填補空白;中國必須要運用自身優勢,投資新技術,賦能國內消費市場。

CCG常務理事、默克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曄說,我們對中國市場規模有足夠的信心,對中國消費者對於更高質量產品的更旺盛需求也非常有信心。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密不可分。我們相信廣大的跨國公司能夠在中國享受到更多改革開放的紅利,並且能夠在下一個五年推動中國向更高水平發展。

事實上,國際社會普遍看好中國的發展。意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Luca Ferrari)認為,在未來的10年和在過去10年中,全球1/3的增長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將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中的至關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一環。美國佈魯金斯學會董事會名譽主席約翰·桑頓更是直接指出,中國崛起有益於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