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等15國經濟抱團,印度又把自己排斥在瞭機遇大門之外 | 新京報專欄

錯過RCEP,印度將失去融入全球化進程的機會。

▲ 印度總理莫迪。圖源新京報網。

文 | 劉宗義

據媒體報道, 11 月 15 日,中、日、韓,東盟 10 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 15 個國傢將在東盟峰會上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印度則被排除在外。

印度試圖從推動“去中國化”中獲益

在新冠疫情仍在肆虐,許多國傢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的背景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的簽署將有力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確保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極大提升地區國傢恢復經濟增長的信心。

對於印度未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印度政府方面的說法是因為中國在 RCEP 中占據優勢地位,而中印之間存在巨額貿易逆差,印度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加入 RCEP ,對其來說是不公平的。

不過眾多國際觀察者卻認為是印度國內的某些利益集團為維護其部門利益極力阻撓印度加入,莫迪總理及印人黨為瞭爭取他們的選票而作出讓步。

另外,由於印度總理莫迪推行帶有強烈經濟民族主義色彩的“印度制造”政策,鼓勵本國生產,而在目前情況下,印度的工業產品確實無法與來自中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傢的商品競爭。

從過去一年來印度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來看,印度選擇不參與 RCEP ,難言意外。

2020 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之後,印度國內很多人都認為印度發展制造業、替代中國的機會來瞭。

印度政府推出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措施,遊說在中國的大型跨國企業將其生產鏈條轉移到印度。

而美、日、澳、印、韓國、越南、新西蘭等國副外長每兩周舉行一次會議,其中商談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如何建立取代中國的、更加富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

此外,加勒萬河谷沖突也給印度的“去中國化”進程提供瞭理由。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動與中國脫鉤、“去中國化”的同時,印度實際上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推動其經濟“去中國化”的進程。

印度所采取的一些“去中國化”的措施,甚至遠遠超前於美國。或者說,印度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引導美國“去中國化”。

從印度政府部分高官的言論看,印方認為在中美嚴重對立的情況下,印度將獲得絕佳的發展機遇。

印度希望通過與美國結盟,讓美國、歐洲、日本等西方國傢向其提供資金和技術,幫助印度發展制造業,以建立一條取代中國的價值鏈和產業鏈。

印度不僅自己不想加入 RCEP ,而且也不想讓日本加入,實際上印度根本就不希望 RCEP 建立起來。

一言以蔽之,印度企圖以犧牲中國為代價獲得自身的發展。

▲ 印度總理莫迪。圖源新京報網。

錯過 RCEP ,印度將失去融入全球化進程的機會

如今, RCEP 馬上就要成立,歷史將證明印度莫迪政府犯下一個非常嚴重的戰略錯誤。

雖然 RCEP 其他成員國為印度專門設瞭一個條款,隨時歡迎印度加入,但將來加入的標準將更高,印度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再加入 RCEP 瞭。

錯過 RCEP ,印度將失去融入全球化進程的機會。

莫迪政府原本寄希望特朗普能夠連任,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戰和美中經濟脫鉤進程繼續下去。

因此在美國大選之前,印度積極推進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系,為特朗普助選。

在地理空間基本交流和合作協議簽署之後,美印之間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同盟。

但美國大選之後,美國新一任政府在外交手法上可能會發生變化。對於印度莫迪政府來說,這絕不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

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的形成及其遷移是個自然的經濟發展過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雖然美國希望在其“印太”戰略中增加經濟支柱,但在美國本身需要再工業化的情況下,除軍工領域之外,美國很難為印度的工業化進程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

美國新一任政府上臺之後,很有可能為瞭重振美國經濟而加入 CPTPP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 是個比 RCEP 準入門檻更高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如果印度連加入 RECP 的標準都達不到,更不可能達到 CPTTP 的要求。

原來奧巴馬政府所設計的 TPP 就根本沒將印度包括在內,連 APEC 美國人都不允許印度加入。

至於印度所幻想的打造自己的經濟勢力范圍,主導南盟國傢區域經濟一體化,憑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本難以實現。

對於 RECP 其他成員國來說,印度現在不加入,並不意味著多邊機構效能會受損。

印度市場雖然看起來廣闊,但實際消費水平遠遠不足。從印度在國際組織中的一貫表現來看,凡是印度參與並獲得重大話語權的國際組織,其效率都會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功能。

因此,不參加 RCEP 將意味著印度在未來的新一輪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陷入孤立;對於 RCEP 其他成員國來說,這意味著 RCEP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過程中將少一些牽絆。

□ 劉宗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 )

編輯:陳靜實習生:潘宇潔校對:吳興發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