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峙(四)事態將往何處發展?雙方的勝負手已經顯現

前面幾次,基本變量已經列出來瞭。

美國發動“圍剿”的必要性、時效性,不再贅述;

雙方的見招拆招以及不少的底牌,也已經躍然紙上。

那麼,局面究竟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之前定性分析過的結果過於樂觀,這裡做一個比較粗糙的定量分析。根據2019年的數據,我國GDP總量為美國的67%,實際增速達到瞭6.1%,而美國的實際增速隻有2.2%。這樣計算,中國的GDP總量,超越美國的時間為2030年。這個算法很不科學,畢竟沒有考慮到任何的變量,但我們可以在定量的基礎上定性分析,美國在這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明顯會比我們更曲折。

第一,疫情導致它的起點更低。

二季度美國GDP預測是腰斬的,年化一下也要影響到13%,據測算美國2020年GDP的實際增速或許會更慘(-20%),除瞭疫情、暴亂帶來的影響外,還有貨幣超發的嚴重後遺癥。而中國已經在二季度將GDP增速由負轉正,預計疫情對全年GDP的影響並不會特別大。而2019年絕非中國經濟的鼎盛增長時期,反倒是美國在特朗普政府的手段下被壓榨出瞭超額的經濟目標。雖然過程中美國會嚴重的削弱我們,但出口轉內銷的前景看,美國的市場不過是我們的1/4而已。

此消彼長,這個追趕過程,大概可以減少5年,也就是說,我們的GDP總量會在2024-2025年左右超越美國。這也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麼美國高層希望特朗普連任的原因瞭。咬人的狗不叫,愛叫的狗不咬人,特朗普則集合瞭二者之優點,既愛大放厥詞,也愛維度打擊,很對美國高層“遏制中國發展”的胃口。

如果以為總量超過美國就是結束,那就大錯特錯瞭,畢竟人均GDP才是硬道理。換個更嚴峻的說法,總量超越美國連個小目標都算不上,不過是發展的必然而已。未來我們想完全超越美國,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至少兩代人的努力。而超越的過程,就是我們被進一步封鎖、打擊的過程,雖然我們不會因此停下腳步,但尋找突破口將會是這代人和下代人共同的任務。

綜上這個問題得到瞭答案:中國會慢慢超越美國,但過程會很曲折、很漫長。

事已至此,美國在全球怕是隻有一個戰略對手——中國。其他的對手它完全可以選擇去碾壓,譬如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美國一個“捅泡泡”,日本經濟直接停滯瞭將近30年,堪稱原子彈後美國給予日本的第二次“必殺”。從移民、殖民文化背景的角度考量,美國要想殺滅一個對手,是絕對不會給它反應時間的,其手段隻會快、準、狠。但二戰結束後,讓它頭大的隻有兩個對手,一個是已經解體的蘇聯,另一個就是當今的中國。也就是說,縱觀全球,我們是美國唯一無法一擊必殺的對手,因此,中美陷入瞭對峙和博弈。

也就是說,今後的中美對峙,將不會再有“胡蘿卜加大棒”這種模式瞭,那是美國對付小國的障眼法。近兩年的對峙中,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的讓步無法讓美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美博弈,正在打破40年來的全球經濟生態,盡管這個生態明顯是美國主導、美國得利的,但坐看這麼大的一個潛在對手成長,肯定不符合美國政府的“強盜掠奪邏輯”。

目前的形勢是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商品,但中國可以通過本幣結算來斷瞭強勢美元的根本,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一點,或許也是美國高層希望特朗普繼續咬人的根本原因。縱觀近年來美國的“反傾銷”以及所謂“貿易協定”,無一不是在將這個天平往它們的方向平衡,典型的“吃你、用你、算計你”。

與此同時,越南、拉美等地則成瞭美國新的目標,它妄圖通過控制多個小國,使其無法經濟獨立的同時,取代中國商品的權重和地位。同時利用其領跑幾十年的科技優勢,妄圖在中國打破技術壁壘之前,完成這個“美元傾銷地”的重新開發。

數據很冰冷,現實很骨感,但中國自然不會讓美國輕易得逞。

因此,中美對峙,雙方的勝負手已經顯現!

究竟是美國尋找“新冤大頭”更快,還是中國破科技壁壘更快!

此事又該如何推演?我們,下回再議!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