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曹遠征: 十四五規劃16次提及金融 未來金融如何改革發展?

近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公佈。《建議》對金融領域發展做出若幹部署,全文共16次提及“金融”。如何看待《建議》中對金融領域的部署,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是怎樣的?新京報圍繞這些問題采訪瞭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博智宏觀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曹遠征。

其中,《建議》提出要深化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在曹遠征看來,當前經濟形勢對金融提出瞭新的要求,也構成瞭金融改革的最重要動力。未來商業銀行要適應現實經濟生活的變化,向批發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轉型。

近年來,貨幣政策的利率傳導機制問題一直備受關註。此次《建議》提出,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曹遠征認為,央行以國債作為操作標的進行新的貨幣機制安排,建立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是未來金融改革的一個方向。

值得註意的是,數字貨幣也被寫進瞭《建議》。在曹遠征看來,數字貨幣的出現是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但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也給宏觀調控帶來瞭挑戰。現在央行率先研發數字貨幣,也是保持一個可進可退的空間。“數字貨幣發展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數字貨幣的功能定位——數字貨幣是繼續保持傳統貨幣的功能還是被完全賦予新功能?”曹遠征同時指出,這一問題是中國金融面臨的挑戰。

此外,對於近期備受關註的金融監管和創新這一問題,曹遠征表示,目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走在世界前面,中國的金融監管遇到瞭全世界最新最尖端的難題,隻能在探索中前進,逐漸完善監管辦法。“我們不能一味用過去的監管來限制新生事物的發展,應該在發展中觀察,在觀察中協調,逐漸形成新的監管思路和監管模式。”曹遠征建議。

談商業銀行未來改革

“向批發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轉型”

新京報:《建議》提到,要深化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支持中小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持續健康發展,改革優化政策性金融。如何看待未來商業銀行的改革?

曹遠征:首先,商業銀行改革的背景是,去年中國人均GDP達到瞭1萬美元,在十四五期間中國進入高收入社會,人均GDP超過12000美元。隨著經濟社會形式的變化,金融也發生深刻的變化。從企業來看,隨著企業的做大做強,企業會有長遠的戰略安排,這也需要長遠的資金安排,但目前商業銀行隻能提供短期貸款。這樣,企業需要通過發行債券融資。從居民投資消費看,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在短期消費滿足後,遠期的消費還有餘錢,居民願意通過投資承受更高的風險獲得更高的收益,這也是這幾年銀行理財子公司快速發展的原因。總之,當前經濟形勢下的變化都對金融提出瞭新的要求,構成瞭金融改革的最重要動力——它推動銀行適應現實經濟生活的變化,在保留傳統存貸業務之外,銀行業務向批發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轉型。

那麼,如何具體理解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首先,商業銀行的功能發生轉變,從過去存貸為主的功能向批發功能轉變。從全球經驗看,隨著直接融資的發展,商業銀行需要轉型,即金融脫媒。大型商業銀行基本業務轉向批發銀行業務——銀行的資金來源不再完全依賴於存款,它可能通過發債等辦法從市場上獲取資金。與此同時,資產端的業務也會出現變化,不再是直接向客戶提供貸款,可能在資本市場上投資債券。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發債籌措資金,商業銀行購買債券成為資金供給方。實際上,這種模式目前已經開始顯現,現在債券最大的持有人就是商業銀行。隨著商業銀行的功能發生轉變,銀行從過去的被動負債轉向主動負債。所謂被動負債安排指的是,隨著居民存款的上升,銀行負債增加,銀行必須尋找到好的項目把存款放出去,形成資產。這種情況下,銀行規模是被動變大。主動負債安排指的是銀行在有看好的投資項目的基礎上,去尋求資金來源,不再追求規模的擴大,而是更多追求效益。

隨著被動負債安排向主動負債安排轉化,銀行圈錢的意願也被大大減弱。

其次,銀行變革的第二種模式是社區銀行模式,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尤其是小銀行應該朝著這個模式發展。當前中國大大小小的銀行機構,其功能和分工並無區別,主要是做存貸款業務。未來金融業會發生變化,不同類型的銀行分工和功能定位會有明顯的區別。小銀行未來更重要的是下沉,立足本地給客戶提供服務。這些小銀行的收入不再完全依靠存貸間的利差,而是依靠提供服務獲得的服務費,這類銀行成為一個社會服務性的社區銀行機構。同時,引導小銀行金融機構在本地的下沉,有利於發展普惠金融,實現金融服務的可達性、普惠化。

第三,銀行的功能和定位有瞭區別之後,政策性金融改革才有空間。政策性金融業務通常被稱作開發性金融安排,通過財政貼息或者其他的財政方式獲得支持,來做一些事關國計民生或者一般商業銀行不願意介入的業務。而隻有在批發銀行、零售銀行兩種金融格局出現之後,政策性金融才有發展和改革的空間。

談利率傳導機制

“建立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

新京報:貨幣政策的利率傳導機制問題一直備受關註。此次《建議》提出,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在你看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曹遠征:過去的利率傳導機制是央行通過向商業銀行投放基礎貨幣,通過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進行傳導,最終影響到經濟。但是當前出現瞭兩個變化或者說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央行的貨幣供應機制面臨著挑戰。過去很多年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一直在增長,致使外匯占款增長,央行的基礎貨幣也持續增長。在央行貨幣投放增長之下,就會出現流動性過剩。為解決這一問題,央行首先采取發行央票進行對沖,把多餘的流動性回收到央行。而在央票出現流動性不足的時候,央行采用MLF、SLF的方式實現利率傳導,但這種機制是不穩定的。此外,現在還面臨的問題是,未來中國的國際收支會朝著基本平衡方向發展,這也意味著央行傳統的貨幣供應機制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利率傳導機制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信貸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比在持續下降,一個重要標志是社融規模中貸款占比在下降。這樣,貸款的利率並不能完全覆蓋整個市場。尤其是未來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債券業務的發展,利率變得非常重要。但這就會出現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利率“斷頭”現象,利率能否有效傳導就變成瞭一個問題,這也意味著央行過去通過影響存貸的利率傳導機制已經不靈瞭,這就需要新的機制。

那麼,新的機制是什麼呢?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提出來瞭,要建立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

國債收益率曲線是無風險收益率,其他的市場利率圍繞著這一無風險收益率進行變動。在美國,央行以國債為坐標進行一系列操作影響市場利率,美國國債利率是市場利率的基準。

為什麼國債好於其他標的物適合於貨幣政策的利率操作?相對於其他標的物,國債期限長,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發行永續債。這一特點使國債收益率可以穿透貨幣市場、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形成跨市場、跨期的連續曲線,從而成為可靠的無風險收益率曲線。此時,如果央行在貨幣市場進行國債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便可通過影響短期利率達到控制整個收益率曲線斜率的目的,即實現短期利率向遠端傳導的目標。一旦這一利率傳導機制建立,貨幣政策調控機制就由現在的以貨幣供應量為主的數量型直接調控轉變為以利率為主的價格型間接調控。相對於數量型直接調控,價格型間接調控平滑性更佳,前瞻性的預調微調能力更強。這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核心含義所在,其目標是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制。

總而言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這一問題需要深入的研究,是依然沿用當下MLF、SLF的方式進行利率傳導,還是建立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為標的,這是未來金融改革面臨的一個挑戰。但我認為,央行以國債作為操作標的進行新的貨幣機制安排,建立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是未來金融改革的一個方向。當然,要建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話,也需要一系列全新的設計和調整。

談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的核心問題是其功能定位”

新京報:值得註意的是,數字貨幣也被寫進瞭《建議》,提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你如何看待中國數字貨幣的未來?

曹遠征:首先,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瞭。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很大,數據變成瞭新的要素,數字貨幣的出現是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安排。在過去一段時間,商業機構自己在使用發行數字貨幣,滿足支付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與此同時,數字貨幣也帶來瞭很大的問題——中央銀行設立以後,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調控貨幣供應量來調經濟周期,數字貨幣的中心化給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制度帶來瞭挑戰。現在央行率先研發數字貨幣,也是保持一個可進可退的空間——央行先適應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用傳統的方式來維持以往貨幣發行和調控的機制。

第二,數字貨幣的研發以及未來發展存在著一些爭議性的問題,這也是《建議》中提到要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的原因。對於央行研發數字貨幣,一種觀點是,央行的數字貨幣繼續保持傳統貨幣的功能,雖然穿上瞭“數字”這件新衣服,但依然通過商業銀行進行基礎貨幣的投放來影響市場,繼續保持原有的貨幣傳導機制。另一種觀點是,數字貨幣完全被賦予新功能,央行跨國金融機構直接面向個人來影響市場,這樣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就不復存在瞭。從傳統經濟學上看,我傾向於第一種,要保留傳統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總之,數字貨幣發展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數字貨幣的功能定位——數字貨幣是繼續保持傳統貨幣的功能還是被完全賦予新功能?這個問題是中國金融面臨的挑戰,現在還在探索之中,還不能下結論。

談金融監管:

“中國的金融監管遇到瞭全世界最新最尖端的難題”

新京報:《建議》對金融監管提出瞭多方面的具體要求,比如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等。近期金融監管和創新的話題引發關註,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曹遠征:十四五規劃的建議中對金融監管的表述,是對十四五期間監管工作提出的要求,包括未來要改善和提高的方向。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監管和創新的關系。

首先,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瞭實現金融普惠性面臨的問題。金融是和陌生人做生意,金融機構不知道陌生人的信用情況,陌生人把資產抵押給金融機構才能獲得貸款,如果借貸者不能還款,抵押的資產就要被沒收。在傳統的金融模式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資產抵押。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沒有資產進行抵押的人或者說資產不足的人,如何獲得金融服務?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普惠金融的問題。同時,普惠金融問題也和貧困問題連接在一起。當前全球收入差距在擴大,要解決這一問題,金融要發生變化,需要一整套新機制的安排——傳統的金融模式具有排斥性,就是嫌貧愛富。而今後的金融一定是要面向窮人,銀行要變成窮人的銀行。如何建立一整套的新機制改變傳統金融的模式?這既是一個學術界的尖端問題,也是實踐前沿的一大挑戰。

互聯網金融通過數字伸入到場景中間,發現沒有資產可以質押的人的信用,並以這些場景的數字作為信用貸款的基礎,部分或者說相當大程度上解決瞭沒有資產質押的人的信用問題,實現瞭金融的普惠性。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創新。

第二,從反壟斷角度看,任何行業的壟斷都會影響競爭效率、技術進步。因此,政府通常采用拆分壟斷企業的方式,阻止壟斷的形成。但在當下,互聯網的特點是贏者通吃,沒有辦法用傳統的拆分方式阻止互聯網機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壟斷。可以說,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壟斷是監管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和挑戰。

第三個問題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到底是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如果是金融公司,就要滿足金融監管的標準。但如果不是金融公司,是科技公司的話,互聯網金融公司又涉及金融業務。從監管角度,監管就是要監管風險,現在監管面臨的難題是,既無法拆分壟斷企業,也無法完全按照傳統的金融監管辦法進行監管。

總之,目前中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征程,在轉型期面臨著很多不同於以往的尖端問題和挑戰。尤其是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走在世界的前面,規模龐大,場景復雜,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以往傳統金融大國都沒有遇到過的問題,中國的金融監管遇到瞭全世界最新最尖端的難題。而解決這一難題,既無傳統的監管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國外的監管經驗可以借鑒。那麼,金融業發展進入到“無人區”之後,我們到底如何進行金融監管?現在沒有一個確定的回答,隻能說在探索中前進,逐漸完善監管辦法。我的建議是,我們不能一味用過去的監管來限制新生事物的發展,“一棍子打死”,應該在發展中觀察,在觀察中協調,然後逐漸形成新的監管思路和監管模式。

新京報首席記者 侯潤芳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危卓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