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剩女被剩下的真正原因,說一些你不知道的實情

米蘭·昆德拉說: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隻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

結婚是一種人生,不結婚是另一種人生,不存在任何比較。

不同的是體驗和經歷,相同的是得失和意義,因為無論哪一種人生,它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的,你總要犧牲一些東西,然後收獲一些東西。也可以理解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平衡的過程,一邊舍一邊得,在一次次的交換中得以發展下去。

所以好與壞,更多是由我們的主觀意識而決定,當你老是盯著缺失或壞的部分時,感受自然是絕對糟糕的。

同樣的,你都不能端正自己的態度,也沒有發現幸福的能力,即使換一種人生也是在瞎折騰。

我們隻能在已經選擇的人生中,找到那個平衡點,然後努力且認真地堅持下去,充分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其實,人也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再好的東西,一旦擁有時間久瞭,其價值在你眼裡也會貶值,另外人的需求也總是隨著閱歷、年輕,以及生活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著。

比如,哪怕你選擇且過上瞭自己想要的某種人生,等時間久瞭,你還是會對另一種人生充滿好奇與渴望,隻因從來沒有經歷過,甚至很清楚那比不上現在的人生,然後蠢蠢欲動,人性的矛盾和貪婪。

所以,如果一個不想結婚的人突然改變想法想結婚瞭,不一定就是明白瞭自己真正想要的。

“25歲有個傢,耳邊全是掌聲;30歲一事無成,耳邊隻剩閑言碎語。”這是在朋友圈看到的一條動態,發這條動態的人,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她32歲瞭,還單身,自嘲作為大齡剩女的尷尬處境。

提到大齡剩女被剩下的原因,可能我們常認為是性格問題,但是和朋友的一番交談中,我聽到瞭不同的答案。

大齡剩女被剩下的真正原因,說一些你不知道的實情!

1、最開始貪圖享受。

不是不想結婚,隻是不想承擔婚姻裡那份厚重的責任,不如一個人自在。

想幾點回傢就幾點回傢,想和誰吃飯就和誰吃飯,另外也能隨時和閨蜜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整天無拘無束的,充分享受生活,“不負青春”便是她那個時候掛在嘴邊的口號。

等什麼時候厭倦瞭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再考慮結婚。

貪圖享受,也包括瞭她在感情中的不回應、不付出,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男孩子圍著她轉,以她為中心,現在是很後悔,但在當時隻會覺得自豪,已經考慮不到別人的感受瞭,隻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2、這山望到那山高。

還年輕的時候,無論找到瞭一個什麼條件的對象,她都不會知足和珍惜,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自信,總覺得前方還有更好的人等著自己。

離開瞭眼前這一個,下一個還能遇到更好的。

後來才想明白,自己的“自信”,是被慣出來的,因為曾交往的男朋友對她都很好,甚至百般討好,直接導致瞭她的得意忘形,擺不清自己的位置瞭。

本來就年輕,也貌美,說到底還是不自知,好像在這個世界上,都沒有能配得上自己的人。也總要跟身邊的朋友比較,就是那種,我找的對象,無論哪方面的條件都要比你找的強。

3、不相信有好男人。

這也與她的豐富閱歷有關,客觀來說,這豐富的人生閱歷,成就瞭她,也毀掉瞭她。

因為她見過太多所謂的好男人,背後是什麼真面目,愈發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偷腥的貓,男人在傢裡是一個樣,出門又是一個樣,人前一個樣,人後也是又一個樣,甚至在老婆面前一個樣,在兄弟面前又是另一個樣。

所以當她想結婚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喪失瞭對人的起碼信任能力。

不再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語,也不管人傢對自己是真好假好,一律保持懷疑,這樣的理性讓她對人毫無熱情和信任,很難與人相處。

4、還想找一個好的。

要不然隨便找一個人嫁瞭?她有過無數次這種想法,但就是做不到,因為不甘心。

真實心理就是,如果隨便找一個人嫁瞭,我幹嘛要拖到30多歲?等瞭這麼多年,就為瞭等這一個結果嗎?

是的,雖然已經成為瞭別人口中的“大齡剩女”,但是她的擇偶標準還是一點都沒有降低,她希望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但僅僅喜歡還不行,起碼要有一定的能力,一定的條件。

也是怕外面的閑言碎語,怕老傢人笑話她,找瞭那麼多年,最後就找瞭一個這樣的對象?

現在的處境確實尷尬,但她好像沒有別的選擇,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路,硬著頭皮也要走到最後,哪怕打腫臉充胖子,假裝過得很好。

以上就是總結的四點,最真實的原因。

當然是不能以偏概全,但真心覺得,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理由,比如說不想結婚、忙事業、傢裡父母挑,這些都隻是一個好聽的理由。

在這裡也沒有評價大齡剩女是否優質,一個人的價值不體現在一個方面。

但不得不說,生活中真的有一種過30歲單身女性,是非常優秀的,因為她們不是故意拖著自己的人生,而是一路走來,真真正正地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一個人能清楚自己想要的、需要的,總是好的,哪怕會變,但流逝的歲月不會讓人充滿遺憾。

同樣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當能意識到自身問題時,一切令人為難的現狀馬上得以改變。

–END–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