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著撤離中國,行動卻告訴世界:中國市場真香

一段時間以來各國都在高呼要加速企業撤離中國,特朗普政府喊著制造業、產業鏈回遷多年,在今年新冠大流行下叫囂的聲勢更大,緊隨其後的是日本,此前還是安倍政府提出的要將企業遷出中國,但走的還沒有下定決心,來的企業卻在不斷湧入中國市場。

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進口博覽會上,目前已經有64個國傢企業參與,其中最多的是日本企業,另占展覽總面積最大的是美國。美國一段時間以來表現出要和中國進行“決裂”和“脫鉤”的架勢,但不管是美企撤離還是斷絕和中國的貿易往來都充滿瞭不切實際。

另一個是叫囂著要搬遷產業鏈的日本,日本企業在過去幾個月確實有不少企業離開中國,當然總量依舊龐大,大量日企在國內有市場,有生產基地,借助本土的產業鏈優勢經營有利於公司發展和創造經濟效益,既有生產優勢,又有市場基礎,拋開政治層面的“博弈”不談,在市場經濟主導下,中國的吸引力是在不斷加強的。

在疫情危機下中國表現出的抗風險能力再次獲得瞭各國的認可,中國在疫情下成為瞭諸多企業的“避風港”,相比全球業務低迷的糟糕情況,中國市場成為瞭為數不多能保持增長的地區。

事實上除瞭美、日之外,其他國傢對參加中國進口博覽會也抱以極大的熱情。奧地利此次有22傢公司參加進博會、而丹麥不僅企業參加,該國的領事人員還出現在瞭拼多多的直播中做起瞭時興的“直播帶貨”,通過互聯網讓中國消費者瞭解該國的商品。

在市場端、消費端,中國的吸引力也在增強,這不僅僅體現在外國商品渴望進入中國,在涉及工業、機械制造零部件等領域,外國企業哪怕將產業鏈遷出中國,也不敢斷言和中國就“再無瓜葛”瞭。事實上中國的制造業在進行升級的過程中已經展現除瞭新的優勢,卻這一優勢是其他新興國傢難以比擬的,全產業鏈,完善的配套服務以及便利的現地消費市場,當密集型制造業人口紅利逐漸被削弱後,中國工業制造業的競爭力也在尋求新方向。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