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支持延遲退休年齡比例增至79%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0日電(魏薇)10日,2020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發佈會在“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舉行。報告稱,2020年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為6.23,相較於2019年的6.15略有回升。據瞭解,退休準備指數的取值在0-10之間,數值越大表明退休準備越充分,其中8-10為高準備指數,6-7.9為中等準備指數,6以下為低準備指數。

  2020中國居民退休生活信心保持高位

  《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是由同方全球人壽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和風險管理研究中心調研撰寫。該指數的構成包含瞭6個因素,分別是退休責任意識、財務規劃認知水平、財務問題理解能力、退休計劃完善度、退休儲蓄充分度以及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表示,今年指數回升主要由於“退休準備充分度”以及“退休計劃完善度”方面較去年有大幅提升,但在“財務規劃認知水平”方面有下滑趨勢。

  報告稱,中國居民對於退休生活的願景總體樂觀,信心保持高位。具體而言,居民對退休生活的聯想整體樂觀,其中未退休居民對未來的願景較為保守,已退休居民在享受良好退休生活的同時,自身健康或成更大憂患。

  “居民更加註重退休後的自我滿足,繼續工作意願不高;相較而言,年長者更傾向於自我享受,年輕人的選擇更加多樣,中、高收入群體退休後繼續工作意願更強。”報告指出。

  報告顯示,退休居民財務自主能力強,對財務方面擔憂較少,對自身健康和心理感受擔憂較多;居民預期的退休年齡受國傢法律規定影響,預期的退休準備時間延長,年輕一代退休準備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此外,居民對後代未來退休生活的預期保持樂觀,也更加自信。

  陳秉正進一步指出,具體而言,女性受訪者的退休準備指數超過男性,指數在性別上的差異不再固化。全國各地區退休準備指數之間的差異增大,整體上經濟發達地區及經濟增速較快的地區居民退休準備指數仍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在傢庭特征中,擁有兩個子女的受訪者有較高的退休準備指數,可見穩定的傢庭關系和未來子女的贍養能力是影響人們退休準備的重要因素。

  支持延長退休年齡的受訪者比例提高

  報告顯示,中國居民傾向於對發展第一支柱有更高的認同度,而對於發展第三支柱的認同度仍然不足,養老保障三支柱的平衡發展離不開居民觀念的進一步轉變。

  陳秉正表示,具體來說,近五年,支持延長退休年齡的受訪者比例明顯提高,報告顯示支持延遲退休年齡的比例從2016年的63%增加到2020年的79%,年長者、教育水平高、職級較高、收入較高的群體、對於延遲退休的態度更為積極,單一年齡標準的退休制度很難適合所有人的意願,延遲退休在年齡的規定上應具有一定彈性。政府可以適時推出漸進式的延長退休政策。

  報告建議,在退休規劃上,從企業角度,可以為員工提供多種形式的福利、技能培訓及退休幫助,但仍有必要在為員工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退休準備財務建議、更靈活的退休方案等方面進一步努力。

  陳秉正特別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和全球大流行更凸顯瞭制定後備計劃、為生活中不可預見的事件做好準備的重要性。個人退休準備計劃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保險、應急現金儲蓄等,但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應在退休前後為維持財務狀況穩定發揮關鍵作用。

  未來退休壓力逐漸顯現在當下青壯年群體

  報告顯示,青年人對未來退休生活願景相對保守,信心有所不足,其中80後相較於70後與90後更為樂觀。

  究其原因,首先是當代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標準提高,滿足物質生活的經濟壓力增大。其次,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導致青年人對社會保障體系信心不足。此外,由於青年人距離退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也導致青年人更加保守地預期自己的退休生活。現實中,國內大多年輕人也的確存在著職業規劃不清晰、自身定位不準確的問題,而職業規劃將直接影響養老和退休規劃。

  對此,陳秉正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青年人應當盡早明確職業規劃與發展路線,結合時代背景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找準自身的定位,對個人的未來與退休生活產生理性的預期;二是青年人應當不斷地提升自身金融素養以及對財務規劃的認識,盡早為自身養老與退休計劃做好準備;三是青年人應當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為國傢改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升社會保障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