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見 | 年輕人紛紛逃離銀行? 不必放大成長期“職場焦慮”

“我一直以為銀行是把我當行長接班人來培養的,領導帶我進櫃臺的時候我以為隻是走個過場,沒成想我一進去,身後的大鐵門鎖上瞭。給瞭我一個行服,一個編號,每天就過著在封閉空間裡被攝像頭環繞的生活……”第三季《脫口秀大會》中嶄露頭角的新秀house,辛辣吐槽瞭自己曾經的銀行櫃員經歷,爆笑之餘引發不少共鳴。

在銀行工作究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在微博上,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兩種模樣。一邊是筆試難、門檻高,銀行越來越難進,收到offer的都是985、211的應屆研究生;一邊是在“今天你從銀行辭職瞭嗎”超話裡,已有1.9萬個帖子,9760萬閱讀。人們互稱“獄友”,探討何時“出獄”。有人發表離別感言,更多的人還在為去留糾結。“逃離銀行的年輕人”,成為眾多媒體熱議話題。 “年輕人”+“逃離”,雙箭齊發,準確擊中瞭社會痛點。從諸多“血淚控訴”來看銀行業的生存圖鑒,的確是崗位門檻水漲船高、競爭壓力逐漸增大,現狀和預期的差距更是越拉越大。傳統壟斷地位面臨互聯網公司的巨大沖擊,當生活被996、KPI填滿,而工作又陷於低質量運轉、高強度競爭的困局中,更高階的價值滿足感變得遙不可及,對自身的否定、對奮鬥的質疑、對未來的迷茫,導致年輕人的負面情緒如野草一般瘋長。“內卷”一詞席卷萬物,“小鎮做題傢”“打工人”“社畜”等的無奈自嘲,無不是這種負面情緒的外在流露。 可細想一下,今天我們能否再用“逃離”一詞來形容年輕人的職業選擇?諸如壓力較大、薪酬不均、工作內容枯燥和晉升空間縮小等問題,的確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但放眼望去,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誰不是在一邊吐槽,一邊堅持?而社交媒體的發達,又前所未有地放大瞭人們的欲望、焦灼與不安。客觀來說,時至今日,銀行依然是人們眼中普遍意義上的“好歸宿”,工作穩定體面、薪資待遇可觀、社會地位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據某教育機構提供的數據,銀行總體報錄比常年維持在13:1左右,且逐年升高。畢業生們用腳投票的結果,顯然具有更大的說服力。在千軍萬馬中成功擠上獨木橋的年輕人萌生退意,與其說是一種“逃離”,倒不如說是他們為尋找新的可能性而主動邁出的一步。要知道,這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和底氣。 對於任何一種職業選擇,實在無須過度解讀。人生何處無“內卷”?如若因此陷入一種自怨自棄的負面循環,則無異於一種自己和自己的“內卷”。無論是對職業的定位,還是對自我的認知,都是一個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需要看到,這個時代年輕人背負的壓力很大,更要看到,較之於以前,年輕人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因此,社會在反思如何給年輕人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機會增量時,年輕人亦應思考,如何突破陳舊的價值判斷標準,如何克服不切實際的價值目標預期,如何摒棄人雲亦雲的標簽化思維,在獨屬於自己的人生中,走出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