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宣佈當選,政權過渡團隊加速運作

當地時間7日晚,拜登及其競選搭檔哈裡斯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發表講話。拜登在講話中表示,我們贏得瞭這個國傢歷史上當選總統最多選票數,7400萬!他還承諾,保證將成為一個不尋求分裂,而是尋求團結的總統。

同時,他還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向美國人喊話,表示前方的路會很艱難,但他承諾成為“為瞭所有美國人”的總統。外界註意到,拜登的個人簡介上,已經添加上“候任總統”的標識。

《紐約時報》報道稱,目前拜登的團隊正在加快政權交接計劃,首批未來新政府高級官員名單最早將於下周公佈。

拜登的過渡團隊做些啥?

總統過渡期,指的是從選舉結果確認到來年1月20日新總統正式就職之間的這一段時期。在這個時期,候任總統將組建自己的過渡團隊,以備在就職後能立即實施行政權。

拜登的顧問表示,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的官員都真誠地和他們進行合作,拜登團隊希望這種情況可以維持下去。目前,該團隊的關註焦點在於醫療保健和解決疫情問題,以及研究可以立即提出的經濟方案,包括撤銷特朗普實施的部分行政命令。

在7日晚間的演說裡,拜登就公開表示,周一他就會指派一些專傢和科學傢來領導過渡團隊的抗疫工作,把此前描繪的疫情計劃變成具體的行動指南,以便能夠在2021年1月20日就推行下去。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過渡團隊的準備工作由拜登的親信、前特拉華州參議員考夫曼領導。2008年,考夫曼曾在奧巴馬的過渡團隊工作,幫助制定瞭相關過渡程序。而拜登的過渡團隊從今年夏天已經開始運作,目前已有至少150名職員,而這個數字或將增加到300人。

美媒稱,考夫曼正領導拜登過渡團隊工作

盡管今年大選結果公佈稍有延遲,壓縮瞭過渡期,但相比起2000年的那場大選,情況已經好瞭很多。當時,由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佈什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之間的爭議,使得過渡期隻剩下39天。如此短的過渡期,讓團隊無法就潛在的內閣成員和其他候選人進行充分的背景調查,這其實為新政府埋下“隱雷”。

除瞭物色人選之外,在過渡期內,過渡團隊的工作任務,還包括瞭解聯邦政府機構的運作模式,審視新政府的施政規劃,以及研究新總統就任初期發佈的行政命令等。

但有人警告稱,特朗普一旦敗選,可能在卸任前破壞新政府過渡工作,因此這次交接或許是“美國政治上最危險的時刻”。目前看來,要讓特朗普和平交接權力,確實有一定難度。

熱門人選有誰?

美媒報道稱,拜登的過渡團隊正商討白宮及各個部門高層的任命。

盡管有一種說法是,由於拜登本人的迷信,他拒絕在結果塵埃落定前公佈自己的人事佈局,但圍繞拜登政府關鍵職位的鬥爭,早已彌漫硝煙。

與4年前缺乏可用之才的“政治素人”特朗普不同,拜登長時間的政治生涯為他積累瞭大量人脈,而現在“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被考慮到”。拜登本人也承諾,他的內閣成員以及司法官員的任命,將反映美國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此前他選擇卡瑪拉·哈裡斯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就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有少數族裔血統的女性獲得美國主要政黨的副總統候選人身份。而現在,哈裡斯就要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副總統瞭。

卡瑪拉·哈裡斯

據悉,拜登的高級顧問和他的親信收到瞭來自民主黨人的電子郵件、短信和電話的全方位轟炸,這些人都希望能夠在拜登新政府中謀得一職,特別是能夠占領關鍵職位。盡管拜登本人和他的團隊對於人選三緘其口,但仍然能從一些跡象中嗅出點味道。

《華爾街日報》等美媒報道,目前,蘇珊·賴斯對國務卿一職表現出興趣。她曾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國務院非洲事務助卿,後來成為佈魯金斯學會一名外交領域和全球經濟與發展項目領域的高級成員,之後她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擔任奧巴馬的外交顧問,此後被奧巴馬提名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並上任,成為首位擔任該職位的非裔美國女性。原本在奧巴馬時期,她有望接替希拉裡·克林頓成為國務卿,但由於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大使館遇襲事件,賴斯未能闖過國會一關,但後來被任命為國傢安全顧問。

擔任美國總統國傢安全顧問期間,賴斯曾被認為在“搶救美中關系”上發揮重要作用。此前她多次表示,美中競爭不可避免,但在利害一致的問題上要加深合作。

蘇珊·賴斯

安東尼·佈林肯也是國務卿“後備役”之一。此前他是克林頓的外交政策首席撰稿人,從2002年開始,他追隨拜登,曾任其國傢安全事務助理,後升任常務副國務卿。不過有消息稱,相比起國務卿,拜登可能更希望佈林肯擔任國傢安全顧問一職。

在對華政策上,安東尼·佈林肯今年9月就在一檔節目中表示,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並不會完全“脫鉤”,這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也是美國企業發展的需要。但佈林肯也同時表示,如果拜登當選,那麼“美國勢必會站在高於中國的角度與中國進行交流,這樣的話,美國就不必受中國的脅迫”。換言之,如果是拜登當選,那麼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會比現在有所緩和,但美國仍要堅持其霸主地位。

安東尼·佈林肯

屬意國務卿一職的還有特拉華州聯邦參議院議員克裡斯·庫恩斯。庫恩斯是拜登的“老朋友”,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拜登當選後的國務卿大熱人選。他曾表示,自己和拜登在外交政策上非常相似,看法非常一致。此前,拜登競選拍檔公佈日期一再延後,曾被指決策緩慢,但庫恩斯就站出來為拜登解釋稱,拜登在做決定之前都會考慮一系列問題,還會征詢專傢的意見。

在對華政策上,克裡斯·庫恩斯曾建議稱,美國必須通過在“小院子周圍建立高圍欄”來保護其最先進和最敏感的技術,而不是試圖完全中斷與中國的經濟與技術聯系。

克裡斯·庫恩斯

目前,圍繞經濟職位展開的鬥爭可能是最激烈的。因為自由主義者的權力在特朗普時代大幅上升,導致傳統共和黨人也希望能夠在拜登時期迎來一個更有穩定性、對企業更加友好的總統。

目前呼聲較高的是伊麗莎白·沃倫。有熟悉競選活動的民主黨人就表示,拜登聽取瞭沃倫在經濟方面的建議,後者在奧巴馬政府曾擔任總統助理和財政部長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特別顧問,被視為“能影響國傢政策的人士之一”。2019年2月10日,她宣佈參加2020總統選舉,但後來因在超級星期二的表現不佳宣佈結束競選。

伊麗莎白·沃倫

不過外界就註意到,如果沃倫成為財政部長,這就意味著她的參院席次很可能被共和黨人代替,因此分析認為,拜登不太可能冒險來進行這一任命。

而另外兩個選項,分別是美聯儲理事萊爾·佈雷納德,她曾是奧巴馬政府的財政部副部長,以及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首席執行官羅傑·弗格森。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羅傑·弗格森是“美聯儲歷史上最有效率的副主席之一”。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9·11”恐怖襲擊發生3個小時後,弗格森以美聯儲的名義發佈一份重要聲明,表示美國中央銀行系統依然開放且工作正常,並調動資金保證瞭整個資本系統的正常運作。正是這一次危機應對,讓弗格森聲名大噪。

萊爾·佈雷納德

羅傑·弗格森

如果上述幾位有機會當選財政部長,都會帶來一個巨大的改變——那就是,他或者她,會成為首位少數族裔或者女性美國財政部長。另外一個有可能突破傳統藩籬的職位,是國防部長。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防部正在考慮米歇爾·弗洛諾伊。她在克林頓時期就進入五角大樓,後在奧巴馬時期擔任國防部政策次長。2016年,在希拉裡·克林頓競選總統時,她就已經被視為新任防長的熱門人選。

米歇爾·弗洛諾伊

拜登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有接近拜登團隊的人表示,現在每一個關鍵職位,都有5至10個以上的潛在人選。又由於拜登團隊不想給選民造成“還未當選就已經決定好團隊”、“完全忽略選民意願”的印象,因此直到目前,確切的人選仍未公佈。

還有一點就是,拜登期待能夠通過這份名單來“破壁”,因此他的備選選項將涵蓋更多的非裔、拉美裔、女性甚至是共和黨人,這也直接加大瞭其挑選內閣成員的復雜程度。不過由於這些團體被視為是拜登在今年取得“政治成功”的重要因素,對拜登入主白宮提供極大助力,因此這點“糾結”,可能也不算苦澀。

此外,參議院的選舉結果也會影響拜登的考量。如果民主黨能夠在參議院輕松贏得多數,那麼拜登將被認為擁有更多的自由來挑選自己的內閣成員。但如果民主黨隻能獲得微弱多數,或者參議院仍在共和黨手中,那麼拜登就要好好掂量掂量瞭。

美聯社分析稱,美國總統需要任命4000名官員,其中1200人要由參議院確認提名。如果共和黨繼續控制參議院,可能令拜登任命官員的進程受挫。

不過,知情人士就透露,拜登將盡快任命白宮幕僚長,而羅恩·克萊因被認為是優先選項。克萊因曾在拜登擔任副總統時擔任辦公室主任,同時還擔任過奧巴馬政府的“埃博拉事務專員”。有瞭這一層身份的加持,使得克萊因被認為擁有應對大流行病的豐富經驗,而這正是被新冠疫情籠罩的美國所需要的。

羅恩·克萊因

順帶一提的是,兩周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不打算控制疫情”的現白宮幕僚長馬克·梅多斯,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拜登面臨著什麼?

不論最終是誰能夠成為拜登內閣成員,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恐怕都是修復被特朗普政府嚴重破壞的美國。畢竟,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超980萬例,有超過23萬人因此失去瞭生命。

而拜登在競選過程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不斷攻擊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並且無數次向選民強調,自己將領導美國走出疫情陰霾,重振美國經濟。

美國疫情分佈圖(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Covid-19地圖)

不過,有拜登的親信就這樣描述:“當拜登出現在白宮的第一天,他不需要被告知戰情室究竟在哪個地方,因為他已經在這個地方待瞭很長很長的時間。所以,就經驗而言,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經驗和最有資格的人。”

還有分析認為,盡管民主黨未必能奪回參議院的絕對多數席位,但拜登本人曾在此工作過34年,其中24年,他與剛剛獲得連任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麥康奈爾共事,之後在奧巴馬時期,拜登又擔任瞭8年參議院議長。因此拜登具有優秀的跨黨派工作能力。

時任副總統拜登和奧巴馬在白宮戰情室中

拜登自己7日晚也說瞭,美國兩黨的不合作,並不是真的不可以,而是妖魔化的結果。他呼籲,民主黨和共和黨重新合作,重塑美國的可能性,讓美國人有尊嚴地活著。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