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牛瞭”背後的中國品牌走出去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高興 金晟 汪鵬翀

這幾天,可牛瞭可牛瞭。

有點蒙是嗎?其實,”可牛瞭”是一傢上個月底剛剛成立的乳品公司,可牛瞭的”父母”分別是可口可樂與蒙牛。

這下明白瞭吧?!

昨天進博會上,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在第三屆全球乳業合作論壇上發言時,再次提到這傢合資成立的新公司時,一臉自豪。”這個名字是我們一名員工想到的,大傢都覺得不錯,就用瞭。”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在論壇上演講)

這個牛氣沖天中又不乏頑皮可愛的名字背後,是中國乳品業在後疫情時代抓住黃金機遇重構國際乳業生態時碰到的品牌構建問題。

蒙牛乳業是中國最早邁開國際化腳步的乳品企業之一。在盧敏放眼中,走國際化道路,有三個要素要抓住:一是技術,二是供應鏈,三是品牌。”前兩者,我可以很自豪地說,經過這幾年的佈局與努力,已經有瞭很好基礎,但是品牌方面還有許多提升空間。”

之前,蒙牛在國外收購乳品企業後,一般都使用當地的員工,比例高達99%,品牌名稱也是當地的,因為”需要考慮地域的接近性”。

但顯然,隻做一個”有錢的幹爹”,不做一個”有影響力的幹爹”,並不是跨國企業的操作手法。企業也要考慮輸出管理、輸出文化,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從規模化牧場、先進加工、乳品質量、乳品消費、產品多樣化等方面的長足進步,可以看到中國奶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邁入第一陣營,尤其在疫情過後,這個態勢很明顯。

(馬純良在論壇上講話)

以國內國外雙循環來帶動行業良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乳企正在構建資源技術人才的全球生態圈。國傢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馬純良,在論壇上就蒙牛發佈《質量安全白皮書》表示,”這是對中國乳業發展成就的展示,對於進一步提升中國乳業信心有積極作用。”

但是對於品牌的塑造,是所有中國乳企的阿克裡斯之踵。品牌絕不是投投入點廣告費就能換來的。比如,過去15年,中國本土嬰兒奶粉品牌第一名一直在換人,沒有一個能守住冠軍,別說冠軍,就是連續幾年保住前三,都很難。

品牌是需要積淀的,口碑是需要積累的。現在國內嬰兒奶粉的增長還是比較慢,但重視質量的方向對瞭還是很重要。對老百姓來說,說到底,是一種信心。

“一個好事情是,中國的年輕人尤其是90、00後對進口貨的推崇並沒有像我們60、70後這一代人這樣執著瞭,進口品牌在他們面前沒有優越感,隻要質量好、有新意,他們就喜歡。而質量與創新,是我們乳企一直在追求並一定會做好的。”盧敏放在接受采訪時說。

可牛瞭的新產品明年初就將上線,具體情況處在保密狀態,”肯定是一種創新型牛奶,會按照個體營養需求去設計,會非常吸引人”。不過,可牛瞭沒有特別的英文名字,目前看到的是就是可牛瞭的漢語拼音”keniule”。

不過,可以預見,可牛瞭如果在國際市場火爆起來,這三個字背後的中文含義以及中國文化無疑會讓客戶們更願意主動瞭解與接受。

“可牛瞭”是中國乳品品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一次國際化突圍,這種突圍未來能否讓人感覺中國品牌可牛瞭、中國公司可牛瞭?讓我們拭目以待。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