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有錢就變壞?心理學傢告訴你真相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老話說,“男人有錢就變壞。”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放眼望去,男人有錢後就沉迷享樂,之前的承諾和誓言都拋之腦後;

而且一開始信誓旦旦,保證自己不會走上世俗老路的人,最終也無法避開輪回。

那麼,男人為什麼有錢就會變成另一個個人呢?

故事

丹尼斯·狄德羅是法國18世紀有名的哲學傢,一天朋友拜訪,送給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

可當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動時,總覺得傢具破舊、房間風格不符、地毯的針腳粗糙,嚴重配不上他這身睡袍;

於是,丹尼斯把舊的東西更新,飾品重新佈置,書房才算符合睡袍的檔次。

200年後,哈佛大學經濟學傢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國人》書中,提出與丹尼斯舉動雷動的概念——“狄德羅效應”,也被稱為“配套效應”

即人們在擁有一件新物品後,會不斷升級原有物品與之相配,以此達到心理平衡的現象

夫妻之間差距增大

從配套效應的可以看出,當男人有錢瞭身價身份不同瞭,豪車、豪宅、名表配西服統統升級;

為瞭與之配套,妻子不也得跟上水平?思索一番,還是覺得名模更配得上名車。

當男人習慣揮金如土的時候,糟糠之妻卻還對價格斤斤計較;

當男人經常出入高檔會所的時候,糟糠之妻卻因護膚品太貴舍不得用而整天素衣淡妝;

男人就會覺得你配不上我,我也改變不瞭你,那就隻能換一個和我相配的太太。

兩個人雖然在一起多年,可是前進的步伐思維模式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思維、三觀、學識、認知等等差距都無法協調,最終同床異夢成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然後不歡而散。

典型案例可看看國父孫中山、文學大傢魯迅先生…

沒辦法,他們的修養學識跑的太快,確實對妻子的能力和思想境界要求頗高,怨不得誰。


接觸的異性朋友多瞭

另一方面,男人有錢後接觸的人就變多瞭,朋友質量也隨之提高,自然有更多機會遇到更優秀的異性。

而且男人能力的提高,自然也會吸引那些優秀的異性靠近,苦苦糾纏更是大有人在,男人即便拒絕瞭這個還有下一個等著,著實考驗人心。

在實力經濟具備的情況下,僅憑結發夫妻的責任感約束自己,是很難抵擋“溫柔鄉”的誘惑的;

所以,處於這個尷尬境地的倆夫妻,婚姻其實已經名存實亡,雖然沒有明確離婚,但兩人的感情逐漸變淡已成既定事實,且無法改變。

愛面子

隨著男人出入的場所愈發高檔後,就對身邊的女伴有瞭要求,帶出去首先要面上有光。

而且很多男人發傢,最初都靠妻子娘傢幫扶,一看到妻子就會聯想到自己沒有話語權的過往;

稍微人品欠缺的男人發達後,第一件事就是休妻!

這就像官渡之戰後,曹操占領冀州,許攸自詡勞苦功高輕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

“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雖表面嬉笑,內心卻滿腹芥蒂。

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又口出狂言,終惹怒曹操一命嗚呼。

我們可以把曹操看做發達的男人,許攸比作貧窮時陪伴男人的妻子;

妻子總是自詡功高踩低男人,強迫他不斷回憶曾經落魄的自己,這對男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極大的打擊。

為瞭讓自己徹底擺脫過去的陰影,換妻就成瞭一種自保也殘忍的方式。


童年回避型依戀類型

大量研究表明,童年時期的艱苦,深深影響著成年後個體的行為和決策。

有文獻指出,從依戀倫理出發,回避型的依戀性格對性的態度持更加開放想的通。

通俗地講,要想判斷這個男人有錢後會不會變壞?

要考察他的童年生長環境,傢庭條件富不富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爸爸媽媽的夫妻關系;

在父母關系良好,且傢庭教育民主開放的環境下長大,這個男人勢必重視親情,也更註重維系夫妻關系;

若男人在爭吵中長大,對傢庭和夫妻關系的認知從錯誤開始,就會表現出更高水平的性開放;

也就是說,他會不自主的逃避長期親密關系,尋求短暫性伴侶,更容易成為人們口中的“花心男”。

男人有錢不一定婚姻幸福,男人變得有錢也不一定會變壞;

同有能力有潛力的男人在一起,女人很容易不自信沒安全感,總是懷疑另一半出軌;

比起無休止的擔心,思考如何跟上伴侶的腳步共同進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與其探討男人有錢後會不會變壞,不如探討我們抓不抓得住變有錢有能力的老公!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Over consuming Americans》、《the Diderot Effect》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