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再出狀況,對“問題股”就應該出重拳整治

10月28日晚,豫金剛石發佈的三季報顯示,三季度虧損1.24億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4.81億元。不過,有兩位董事表示無法保證三季報的真實性,對非經常性資金占用無法表示意見則成為其投下反對票的理由。董事對定期報告投反對票而非獨董,這一現象並不多見。

豫金剛石隸屬於材料行業,主營業務為相關飾品的加工、批發與零售,以及人造金剛石及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等。從業績上看,2019年度每股虧損4.31元,虧損高達5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每股虧損0.39億元,虧損金額近5億元。因此,無論是從業績上看,還是從所屬行業上看,都並非市場的熱點。但是,該股自8月以來,股價曾兩度出現暴漲,且短期內漲幅巨大,也被市場解讀為“妖股”。

豫金剛石毫無疑問是近期A股市場的“明星股”,不僅股價走勢上“妖性”十足,基本面方面也是乏善可陳。比如2019年報,由於存在涉及擔保及訴訟事項、抵賬及資產減值、關聯方交易、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等多方面的問題,審計機構對豫金剛石出具瞭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共涉及64項訴訟/仲裁案件,案件金額合計約47.97億元。今年4月,豫金剛石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今年以來,豫金剛石已經累計收到8份關註函和2份定期報告問詢函,數量如此之多,實屬罕見。

更為嚴重的是,針對深交所的問詢函或關註函,上市公司方面隻是選擇性地回復瞭3份函件。基於此,深交所向豫金剛石下瞭“最後通牒”,稱若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回復函件或消除相關情形,將對上市公司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或進行停牌處理,並對豫金剛石及董事采取監管措施。

股價妖性十足、董事不保證三季報真實性、訴訟纏身、問詢函關註函雪片般飛向上市公司,被深交所“最後通牒”,豫金剛石堪稱是一隻“問題股”。事實上,滬深股市的“問題股”並不在少數,在現行退市制度無法將其清除出資本市場的背景下,對“問題股”出重拳整治卻是非常有必要的。

滬深股市存在眾多的“問題股”,根本原因是現行退市制度存在短板。其實,對於“問題股”,完善退市制度將其強制退市是一種手段,通過強化監管加速出清劣質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某些問題公司能夠在市場上長期存在,再融資與並購門檻太低難辭其咎。前幾年並購重組門檻的降低,客觀上為問題公司茍活於資本市場提供瞭政策上的保護。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就必須建立完善且暢通的優勝劣汰機制。個人以為,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與並購重組的門檻不可或缺。

近幾年資本市場停牌制度改革,上市公司長時間停牌的現象已大為減少,某些上市公司通過停牌達到某種目的的現象已受到抑制。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其實是建立在上市公司正常運營的基礎上,建立在上市公司沒有“問題”基礎上。但對於“問題股”,個人以為不僅不應該減少停牌,而是應該采取強制停牌的措施。比如個股蛻變為“妖股”的,可實施較長時間的強制停牌。既可打擊市場的瘋狂投機行為,也可正確引導市場資金的投向。

此外,對於“問題股”,也需要高舉“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大旗。目前針對個股的風險警示,一般都是由於上市公司業績連年虧損原因導致的,這無形中無法發揮出退市風險警示的作用。對“問題股”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既是向投資者警示風險,也會對其他上市公司產生警示作用。如果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不提升公司的質量,而是問題連連的話,即使業績沒有出現連年虧損,仍然有可能披“星”戴“帽”。

David: